【国容读书笔记】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二)
希腊公投之剑,顶住了长期货币被低估的德国咽喉;没有了欧元,德国回到马克时代,币值可能骤升60%,达到1马克2美元的实质高价位。届时德国十年来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劲出口,不止完了,德国也逃不掉日本人的后路,成了另一个“消失十年”的国家。
于是灭火希腊,把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先扩充至4400亿欧元,再利用杠杆化方法讲规模扩张至1万亿欧元;这一项方案,把原本的恐怖片,瞬间转成了喜剧片。但它是恐怖的结束?或仅仅是暴风雨前夕的宁静?其答案系于德国议会的一念之间。为什么呢?
希腊的债务危机,将改变未来它在西方文明的角色。希腊因为2004年做假账加入欧元区被揭发后欧盟及IMF明白告诉希腊人,你们已骗了全球一次,除非通过紧缩节约,世界没有人有义务帮助你。这是一个国家造假行骗的下场。
一个人与公司的信用,何其珍贵,何况是国家。希腊一路骗进欧元区,却想从此把债务赖给德法。当德国人勤奋工作时,希腊人却在睡大觉或在雅典卫城旁望着夕阳享受大餐。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以懒惰与骗术,结合大西洋彼岸的华尔街银行,奇袭了全世界!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突然发疯,在外界毫无逾期的情况下宣布公投,以公投之名逃避承担之责,引来全欧狂骂。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认知时代的任务就是德国经济必须保住欧元才能有长远的前途。
与此同时,意大利形式的恶化,远超过市场的准备,虽然意大利的经济基本面比希腊好,但罗马的政治领导,令人不敢领教,终至一天一天把国债逼到市场信心崩溃。而这一切,只为了一个席位,名叫总理。它的代价却是全世界。
当时全球经济虽处于网络泡沫化及亚洲SARA恐慌中,德国并无重大经济危机但施罗德尝试说服国会与工会,德国如果不在体质好的时候改革,等病人膏肓,才来解决问题,工人及国家都会付出更大代价。德国总理眼看中国东欧廉价劳动力崛起,亲自出马与工会领袖面对面谈判,最终换得他们对全球经济趋势的理解。工会同意以更低的薪资交换更大的法律工作保障;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字,过去十年,德国薪资实际降低4.5%,工会的让步换来的是尖端技术不外移,德国出口竞争力也大增。
施罗德的远见,使德国成了如今唯一傲视欧洲的国家。

他们当时公投 真是被人骂死了
还是一样 只不过现在难民问题更多关注 把经济问题先靠一边了 其实问题还在
之前有个同事 还说呢 有个法国人 特别严肃的 说 欧洲需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