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行为下的心理活动
什么样的记忆最深刻,那么我可能会说,在实际生活中印证了的理论记忆最深刻。前段时间因为参加一个考试,于是把大学时期学过的心理学课本拿出来看,一边看一边结合自己在工作时情景现象,忽然发现这些行为下的心理理论支持已经接触到,只是那时的我还懵懂,还没有接触到这些理论中提到的现象。现在结合实际,对这些理论做一些总结和注意的问题。
1、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实践:生活中小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如果家长不买,他们通常会采用满地打滚加哭闹的方式来索要,如果一次成功,则采用这种方式要东西的行为就会在之后的生活中不断出现,所以在孩子刚出现这种现象时一定不能满足,否则之后的事情就会似滚雪球似的不断出现。
——实践:在一些商家营销时,当消费者因其所作出的购买决策而受到奖赏或惩罚时,工具性条件反射原理便会起作用,商家可通过采取适当行动逐步强化消费者反应,以改变他们的购买行为。
2、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实践: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实践:最近发展区扩充一下就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如果一下走出太多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则会返回原地或者信心受到打击,所以在选择时最好先找到自己最近发展区,即有能力的掌握同时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后一步步的扩大这个“区域”,最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3、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并且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
——实践:有效、合理的复习。即:正确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复习中尝试回忆;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相结合;复习的形式多样化。
4、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实践:如何更好的记忆:根据识记的目的采用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相结合;根据识记的材料和方法,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相结合;通过多次识记及时复习。
【注解】有意识记:有预定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的识记。无意识记相反。
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记忆,其实就是所谓的死记硬背。
意义识记是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
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实践:①生理需要是其他需要的基础。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当一个人处于这种需求时,理想、追求等字眼对他而言都是空话,可能不会争取到对方的支持,反而会适得其反。
②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孤独感。这种爱,不仅是指爱情,还包括友情、亲情。
例如:一个没有受到父母关怀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没有价值,所以在学校交朋友,无视道德观和理性地积极地寻找朋友或是同类。譬如说:青少年为了让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帮别人做牛做马,甚至吸烟,恶作剧等。
③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
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
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
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
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 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
经济学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获得的满意度”,也就是说,同样的洗衣粉,满足消费者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能接受的产品定价也越高。市场的竞争,总是越低端越激烈,价格竞争显然是将“需求层次”降到最低,消费者感觉不到其他层次的“满意”,愿意支付的价格当然也低。
6、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凡是个体趋向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实践:想要获得他人的支持或者销售自己的产品,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是需要,对方需要,那这种就是再好不过的了;二是诱因,即一些外在刺激,使其产生羡慕或者嫉妒的心理,特别是朋友、同事间的羡慕和刺激,这将会对你的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7、高原现象: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实践:这种高原现象的表现:学生成绩的下降或者下滑,学习技能的停滞,或者工作中的瓶颈等。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懂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原因有八点:感觉技能和中枢技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提高联系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练习方法不对;产生心理或生理上的疲劳;动机强度减弱;意志品质差;自满情绪;可能正在进行潜在的学习,成绩还没有显现。——所有,在孩子的成绩出现停滞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去打压或者谩骂,按着这几种对应着找出原因,然后耐心引导和改正。
8、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区别。“高分低能”现象。能力具有一般性,它是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能力的形成;但能力的发展相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实践:“高分低能”的人,说明掌i握了比较高的知识,但是却没能对知识灵活运用,这就是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欠缺。所以,在传授知识中或者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它们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理解就是,让孩子知道1+1=2,这是知识,但是要知道怎么运用这个比如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也等于二、一个香蕉加一个香蕉也等于而这就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