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听书笔记】春秋的霸主之(三)楚庄王
楚庄王(前?年—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汉族,芈姓,熊氏,谥号庄。楚穆王之子,他是楚穆王的嫡长子,熊侣(还是楚庄王好听)。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
春秋时期,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最开始因为晋文公的文韬武略,使得楚国一直没有称霸成功。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军令统一的楚军大败政出私门的晋军,宣告着楚庄王霸业的功成名就,其雄才大略使楚国称霸于中原,号令诸侯,打破了晋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楚庄王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关于他的典故和事迹。他的雄才大略不仅平定了国内的政治斗争,最后还成为了一代霸主。我这里只挑了两个比较有名的。
一鸣惊人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继位做了国君。此时的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沉迷声色,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然而此后数月,庄王依然如故,仍旧以淫乐为好,大夫苏从冒死再次进谏,庄王终于听从劝告,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先后任用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整顿内政,厉行法制,百姓安居乐业,兵力日益强盛,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为庄王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由于庄王日后取得丰硕业绩,确应验其所言“三年不鸣,鸣必惊人”,后世称为“一鸣惊人”。
事实上楚庄王刚登基时受到权臣制肘,不得已而为之的韬光养晦之策,而且后来诛杀权臣也不是所说的简简单单,过程非常艰难,引发了内乱且在内战中险些丧命。一鸣惊人之说多认为是演义的描述。
问鼎中原
周定王元年,南方强大的霸主楚庄王,兴起北上,旨在讨伐所谓的陆浑之戎。
这个让齐、晋,这样的强大诸侯都感到无奈的南方蛮夷,突然冲到了温温和和的周天子的面前,就好像大灰熊撞见了小白兔,怎么能让人不感到担心呢?
周定王知道楚庄王来者不善,但是也并未因此慌乱,多年来,大周朝已经学会了一套以柔克刚的智慧。定王当即派贵族王孙满出城代表周天子慰问楚军。
王孙满来到楚营,楚庄王上来就问王孙满,“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有多重?”九鼎是当年大禹所铸,分别对应着天下九州,是天下统一的标志,历代将其视为天子权力的象征。
楚庄王询问九鼎的轻重大小,显示出想要威逼周朝以取天下的勃勃雄心。幸亏王孙满能说会道,讲了一通“得天下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的大道理,庄王听了王孙满不卑不亢的一席对话,十分佩服,当即南下回国了。

你这一系列待我有时间慢慢来看。
ps:我昨天在一个叫随手记的社区看到你了,标题吸引我,一看“北欧能源工程师”和姓名,当然还有靓照,哈哈,果然是你哦。
ts,求这些听书都是哪里找来的啊?
你这么一说,我立马跑去随手记社区了,翻啊翻,木找到![[哭]](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6.gif)
找到“精彩人生”板块,第四十一期就是我们的TS。
哈哈 我一直用随手记记账的 社区已经好久不去了 实在没时间![[坏笑]](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1.gif)
这系列听书笔记还有好多 不着急 哈哈
喜马拉雅 app哦
你们俩聊的还真热乎 哈哈 别让别人知道啦![[萌]](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1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