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的终极梦想:家庭账务座谈会(16)
葛朗台的终极梦想:家庭账务座谈会(16)
(本文版权属于作者,不得转载,转载请授权,首发她理财网)
平淡而安稳的生活,一直是我们心之向往。很多时候,我们也总是在嬉笑玩闹中不断体会生活的点点温情。
量入为出,是我们家永恒的宗旨。小日子比以前大有改善,但全然还没有到奢侈的地步,算来算去,也只能算是温饱不愁,其他的不做他想。我们同样是每天为生活不断的奔忙,一刻不得闲。
这些年,我深知帮主大人赚钱养家的不易。心疼之余,我总是想用有限的生活费,变着花样的来花销。在生活中我更是不失时机的向邻居大妈请教,问哪里有经济实惠的市场。本地的土著居民对周边总是了如指掌,称呼其是活地图也不为过,更别说他们精打细算的小日子呢,往往让小年轻们自叹不如。
自从我发现了农贸批发市场,鸡鸭鱼蛋,当季水果统统都在那采买。但我只在超市买检疫好的肉,稍微能放心一点。周末每次都集中的一次性大采购,更是节省了不少费用。
Q先生说:钱,永远是用来用的,而攒钱永远也不能攒完。很多人说像我们这么克制的攒钱没有必要,先享受了再说。但我个人觉得只要适度就好。早年是为生活形势所逼,不得不为之。在往后的日子中才明白,原来只有满足自己的味蕾,只有满足了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微小的小幸福,才有继续攒钱的动力呢。当你浑身充满能量,甚至是满血复活,那些挡在前面的小困难,也就是小事一桩了。
现如今,只赚钱不花钱的人,几乎也没有呢。日常生活一定要全部满足好了,才能去攒闲钱。虽说好生活的标准,在每个人心中各有不同,但千万别省基本的生活费用,要不然,真的就本末倒置了。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互相打趣,设想假如要是我们以后成为了有钱人,你说我们又该如何生活?
奈何,我们真是小农思想中毒太深,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诸如天天下馆子,夜夜住五星级酒店这样的场面来。我说我们这样也太俗气了吧?Q先生反问我,难不成等我们发了财,也真的会像广告里的那个欠揍的怂人,“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还拿着一个摩托罗拉,等我有了钱,买一个就扔一个啊......矿泉水啊,我是喝一瓶扔一瓶啊......”我摇摇头,浪费永远可耻。
他说他断然也不会相信,我有钱了以后会变成像他那个模样。平时就是一个抠抠儿,纯粹的葛朗台做派,还能变的哪去啊?这让我十分的欣慰。臭小子,真没白为你管理账本这么多年呢。
生活有太多种面貌,就像天上多变的云朵,随风变化着但绝不重样。从来没有一模一样的家庭,同样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家庭开支,我们深知这点。只要大方向没有改变,平时也要犒劳和体恤自己为生活奔忙的辛苦。一路走来的这些年,我们也在不断的调整对账本的态度。我们该花的时候不手软,该节省的时候小钱我们也没有放过。
只有一板一眼的文字,哪里有一板一眼的家庭财务呢?但为何要做预算,为何要记账?任何时候,心中有数和家有余粮,一样的重要呢。
当然,在我们生活中,也总有意外,也总有开支起来刹不住车的时候。比如很多时候大宗的电器购物,我们都是事到临头,才想起它的重要性来,比如暑热难耐,急需空调一部,不在我们的预算之内的空调,我们就立马会去整一台回来,要是说来行为也实在是激进。可原本生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日常的需求也是有轻重缓急的,在条件允许下,一切都是正当的需求,想通了这点,就能释怀啦。
要知道前几年,面对诸如这类意料之外的大额开支,就连我这个克制理账的葛朗台主妇也有点着急呢。有时候我也问Q先生,难道激进因子也附身于葛朗台小姐?还是葛朗台小姐本身就是风风火火的性子?他说,适当的需求总是优先于预算之上的。
他总是笑笑,何必过分执着于预算,预算也是你做的,你的本意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生活品质在每个阶段都要相应的提高,哪有越过越回头的道理呢?激进派的帮主大人永远主张先享受生活,而保守派的葛朗台小弟永远主张“守成”,揉吧揉吧综合一下,就好啦。
我也觉得十分的有理,我们做预算就是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体现了家庭账务的把控能力,预算再好,就像是航行的大船,实际航行起来,还需舵手随时调整,才能不偏离航道。偶有偏差的情况更是多了去了。就如同不确定的生活,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又会有什么惊喜等着你去体验,无伤大雅又不出现财务赤字,就算是成功一大半啦。
当然意外支出过多,也会引起我的警觉。不算账本的人,消费永远是无感的。比如Q先生就不愿意算生活账。如果当月频繁的在外购物和用餐,如果当月还有其他的活动开支,我总是会记下明细账后汇总,然后及时的讨论我们的小账务。如没有意外,讨论会总是在发饷银的那一日,毕竟又过了一个月了嘛。用我的话来说:这是在向帮主大人交账,请帮主大人指示下一步的工作。然后不失时机的找机会同Q先生探讨,是否下月可以稍微控制一下?下个月是否还有需要增添的费用么?这笔费用需要的急么?比如下月有买书、考试、报名,添置衣物,短途旅行,只要有要求,自然就会有费用的计提和准备。
我认为,家有余粮,就是体现严格控制预算后,留下唯一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我们故乡的一句俗话“总得要洗得开盘子。”就是能应付得了事件或生活的意思。
Q先生说,只要一看到拿着账本来与之商量,那感觉就像小时候学校的月考到了,我说“那为何你感觉到的不是地主婆找佃户催租子?”所以往后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戏称地主婆和地主公对账的日子到了。他说,地主婆找佃户催租子的比喻实在是不雅,极大的损伤了帮主大人的颜面......
当然,时间一长,Q先生也偶有怨言,小小的抵触情绪也是有的:
“ 哎呀,哎呀,咱们能不能换个主题聊啊......”
“.......,要不,换成你来管账?”
“可是,这样看账好严肃啊,咱还能愉快的玩耍么?”
“那,就,整个有趣的话题......”
“恩,那葛朗台小弟,你就说来给本帮主听听......”
“嗨,兄弟,那咱们就来谈一下人生吧......”
随即,就看到Q先生瘫倒在沙发上,捂着肚子笑。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不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呢?就是这些基本的生活要素,才组成了我们生活的陈杂百样的滋味,你能说它们不是人生的一部分么?
嗯哼,兄弟,那我们也来聊一下人生吧......?
日子就像流水,平淡的向前流淌,如果时光就此停留在那些平安喜乐的日子该多好。 (未完待续)
-
-
全心全意的妙喜全心全意的妙喜
干净的水,要是在家里,净水器就能做到,要是空气只能用净化器,那就麻烦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