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读书笔记】《浩荡两千年》-中国的工商业发展史
最开始知道吴晓波的这本书还是看了温蒂 的读书笔记。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历史的人。一直到前两个月,正好看到这本书的kindle版。于是花了2元人民币买了下来。之前读了第一章,后来上个星期出差晚上和路上的时间利用起来,读完了整本书。下面是温蒂分享的读书笔记,喜欢的可以去看看。很多信息哦。
第一次尝试做的思维导图。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整本书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对各个朝代的工商发展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研究。看到后面的那些reference,完全就是一篇论文嘛。我们经常说“已史明鉴”,这本书就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一直在招商引资,但是很多外资其实在中国受到了不少的限制。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对外资的诸多法规政策,表示理解,毕竟为了保护中国企业。但同时,大多的国有企业被保护也有很多的弊端,民间企业貌似也不是特别受重视或者保护。
书中前言的这句话,应该是大多数西方人士的想法:“中国的商业或者商人永远是与政府有关联的”。之前的华为在美国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它是一家纯粹的民间企业,可是在国外看来,就觉得你是有政府背景,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困难。后来的情况我就没有持续关注,具体的结果也不是特别清楚。
文中指出:费正清曾用捕鼠来描述东西方的不同。
“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这句话特别形象。
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
之前就和bf探讨过,所谓的“中国人富不过三代”。当时他的想法就是政府的管制不会让一家企业独大,或者大于政府的权利。吴晓波的书中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所谓“富不过三代”,并不仅仅因为中国的商人没有积累三代财富的智慧,而是因为财富的积累必须托庇于拥有者于政权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必然是脆弱和不对等的。
他提出中国的中央集权导致了四种中国特色的“经典困境”。
1)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楚河汉界”,前者垄断上游的资源型产业,后者控制中下游的消费生产领域。
2)政府与民间没有形成对等的契约关系,民间资本的积累缺乏制度性保障。
3)权贵资本横行,财富不断的向权利,资源和土地聚集。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的50人当中,中国有6位,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珅,刘瑾,伍秉鉴和宋子文,其中只有伍秉鉴是关东商人,其余都是政治人物。
4)在国有资本和权贵资本的双重高压之下,民间商人出现强烈的恐惧心理,经济成长从而书去创新动力。
工商经济的停滞:
中国人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从远古时代就有经商的人,中国的人口远比同时期的其它国家要多,这里有举世文明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中国是第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宋代的水稻技术以及明朝的棉花普及。无一不是因为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其创造的环境。唐代经济的繁荣,以至于国外现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都叫“唐人街”。宋代GDP总量就占到全球的1/3,到了明清朝代,中国的经济规模依旧是第一。
然而,如此聪慧的中国人,工商经济却停滞了千年。欧洲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我们反而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最后导致了鸦片战争,各种赔款,白银大把的外流。导致了封建半封建社会转入到现代社会。中西方对鸦片战争的评价不太一样。中国认为是侵略,认为鸦片战争是导致中国衰落的原因。而西方倾向于将战争看成是中国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是这场战争让中国摆脱了闭关锁国的状态。从某种方面来说,这点上,我到是倾向于西方学者。如果没有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也许中国不会那么早的进入现代化吧。依旧是闭关锁国,藐视一切周边国家。(之前习大大访英,据说晚宴上英国国宴上的酒是1989年的,意在提醒xx运动。中国应该送点东西提醒他们走私鸦片,火烧我们圆明园的事。)
在中国的历代经济史上,都是先开放后关闭。以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在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
许悼云先生撰写的《汉代农业》一书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农村变化不大,我当时看到的农村基本上跟汉朝相差不多。”各农村所有的机械类农具,如水排等都是在汉代就已经发明出来的。这也就是说,在之后,农业的机械类农具根本没有任何发展。工商业方面也一样,在商代,已经能铸造重大833公斤的巨型铜鼎,到了清朝末年,冶炼作坊的规模几乎没有扩大。
想想看,在春秋时候的管仲,就知道“寓税于价”,就是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实行间接收税,使纳税者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不觉中就纳税,这是有多大的智慧呀。并且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增加就业,现在经常用的,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就已出现,确实令人惊叹。
之后的战国七雄,各自变法,到了秦朝,汉朝有又变法,一直到宋代的王安石变法。这些都是中央集权控制下的。管仲的改革另齐桓公称霸,范蠡采用计然七策(书中说是范蠡,这个我认为不对,史记里说的是计然),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商鞅变法帮助后世秦国完成大一统,却被车裂。后来的桑弘羊,王莽,王安石等变法,都只是改变了一时,却不能彻底改变。至此之后,就在无重大的革命性的创新了。
现在的中国正在蓬勃发展中,希望我们真的能以史为鉴,不要在重蹈覆辙,要创新,而不是一味的山寨。作为一个中国人,为我们悠久的历史而骄傲,可是也会为我们的抄袭而感到难过。当一个外国人职责我们智慧抄袭的时候,我希望某一天,我会腰板挺直的告诉他,他错了。

内容很丰富,我专门翻出历史朝代更迭顺序来对照呢。你的分析正好可以解释为啥从古至今那么多人热衷去做官,在我们的制度下权利是不分家的;古代的一些时期,商是很低档次的职业。
我也都是从吴晓波的这本书里 看到的 觉得很有道理 中国的历史 史书 很多对于商业都没有太多关注 管仲的士农工商,商在最后, 商鞅变法的时候 干脆就不待见商人
中国的历史 早就了大部分的人都是愿做官的 不是说 有了权就有了钱
下载的导图软件 我只是简单的写了一下 具体的没有填充
我之前看过视频《激荡三十年》,是吴晓波所著小说改的纪录片,不过看了一半,后来不知为啥没看了,主要是讲1978年—2008年的中国。因为商业就不是主题。
有时候觉得中国人的智慧没用在对的地方,好像更善于搞政治,更愿意将心思花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嗯 对的 激荡三十年 是激荡两天前之前出的 我记得 我没看过那本 纪录片在哪里看的?
同意 很多时候都这样。。。
亲爱的是不是对历史 有点 混乱? 确实是信息量比较大, 这里就是按照时间线讲的很多东西 其实不难 你可以尝试看看书 也许觉得容易一些
太厉害了 咋读书读出了经验来了呢 还能导图了 高大上啊![[开心]](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8.gif)
那你还是别花太多时间去搞吧
亲爱的你写了好多![[微笑]](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8.gif)
是呀 主要是很同意 吴晓波的观点 以前没有想到这个层面 突然好像开了一扇窗
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导图软件,不知道是笔记本的尺寸太小的关系还是如何,总之,看着现在找到的目前还能用的软件的界面就觉得小的慌..噗
TS用的是哪个软件呢?
可否分享一下名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