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66姐妹  36989帖子
发帖
TS

【TS读书笔记】《浩荡两千年》-中国的工商业发展史

TS
TS   TS 2015-11-08 18:50 阅读(5254)

最开始知道吴晓波的这本书还是看了温蒂 的读书笔记。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历史的人。一直到前两个月,正好看到这本书的kindle版。于是花了2元人民币买了下来。之前读了第一章,后来上个星期出差晚上和路上的时间利用起来,读完了整本书。下面是温蒂分享的读书笔记,喜欢的可以去看看。很多信息哦。

整本书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对各个朝代的工商发展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研究。看到后面的那些reference,完全就是一篇论文嘛。我们经常说“已史明鉴”,这本书就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


中国在加入WTO之后一直在招商引资,但是很多外资其实在中国受到了不少的限制。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对外资的诸多法规政策,表示理解,毕竟为了保护中国企业。但同时,大多的国有企业被保护也有很多的弊端,民间企业貌似也不是特别受重视或者保护。


书中前言的这句话,应该是大多数西方人士的想法:“中国的商业或者商人永远是与政府有关联的”。之前的华为在美国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它是一家纯粹的民间企业,可是在国外看来,就觉得你是有政府背景,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困难。后来的情况我就没有持续关注,具体的结果也不是特别清楚。



文中指出:费正清曾用捕鼠来描述东西方的不同。

“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这句话特别形象。


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


之前就和bf探讨过,所谓的“中国人富不过三代”。当时他的想法就是政府的管制不会让一家企业独大,或者大于政府的权利。吴晓波的书中也提出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所谓“富不过三代”,并不仅仅因为中国的商人没有积累三代财富的智慧,而是因为财富的积累必须托庇于拥有者于政权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必然是脆弱和不对等的。


他提出中国的中央集权导致了四种中国特色的“经典困境”。

1)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楚河汉界”,前者垄断上游的资源型产业,后者控制中下游的消费生产领域。

2)政府与民间没有形成对等的契约关系,民间资本的积累缺乏制度性保障。

3)权贵资本横行,财富不断的向权利,资源和土地聚集。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的50人当中,中国有6位,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珅,刘瑾,伍秉鉴和宋子文,其中只有伍秉鉴是关东商人,其余都是政治人物。

4)在国有资本和权贵资本的双重高压之下,民间商人出现强烈的恐惧心理,经济成长从而书去创新动力。


工商经济的停滞:


中国人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从远古时代就有经商的人,中国的人口远比同时期的其它国家要多,这里有举世文明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中国是第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宋代的水稻技术以及明朝的棉花普及。无一不是因为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其创造的环境。唐代经济的繁荣,以至于国外现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都叫“唐人街”。宋代GDP总量就占到全球的1/3,到了明清朝代,中国的经济规模依旧是第一。


然而,如此聪慧的中国人,工商经济却停滞了千年。欧洲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我们反而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最后导致了鸦片战争,各种赔款,白银大把的外流。导致了封建半封建社会转入到现代社会。中西方对鸦片战争的评价不太一样。中国认为是侵略,认为鸦片战争是导致中国衰落的原因。而西方倾向于将战争看成是中国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是这场战争让中国摆脱了闭关锁国的状态。从某种方面来说,这点上,我到是倾向于西方学者。如果没有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也许中国不会那么早的进入现代化吧。依旧是闭关锁国,藐视一切周边国家。(之前习大大访英,据说晚宴上英国国宴上的酒是1989年的,意在提醒xx运动。中国应该送点东西提醒他们走私鸦片,火烧我们圆明园的事。)


在中国的历代经济史上,都是先开放后关闭。以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在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


许悼云先生撰写的《汉代农业》一书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在1949年以前,中国的农村变化不大,我当时看到的农村基本上跟汉朝相差不多。”各农村所有的机械类农具,如水排等都是在汉代就已经发明出来的。这也就是说,在之后,农业的机械类农具根本没有任何发展。工商业方面也一样,在商代,已经能铸造重大833公斤的巨型铜鼎,到了清朝末年,冶炼作坊的规模几乎没有扩大。


想想看,在春秋时候的管仲,就知道“寓税于价”,就是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实行间接收税,使纳税者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不觉中就纳税,这是有多大的智慧呀。并且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增加就业,现在经常用的,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就已出现,确实令人惊叹。


之后的战国七雄,各自变法,到了秦朝,汉朝有又变法,一直到宋代的王安石变法。这些都是中央集权控制下的。管仲的改革另齐桓公称霸,范蠡采用计然七策(书中说是范蠡,这个我认为不对,史记里说的是计然),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商鞅变法帮助后世秦国完成大一统,却被车裂。后来的桑弘羊,王莽,王安石等变法,都只是改变了一时,却不能彻底改变。至此之后,就在无重大的革命性的创新了。


现在的中国正在蓬勃发展中,希望我们真的能以史为鉴,不要在重蹈覆辙,要创新,而不是一味的山寨。作为一个中国人,为我们悠久的历史而骄傲,可是也会为我们的抄袭而感到难过。当一个外国人职责我们智慧抄袭的时候,我希望某一天,我会腰板挺直的告诉他,他错了。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31)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