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综合理财 246609姐妹  154822帖子
发帖
楠楠说钱

【nannan推荐】001 你知道多少伟大的投资家?

楠楠说钱
楠楠说钱   楠楠说钱 2015-11-16 09:37 阅读(4279)


关于【nannan推荐】:


这个系列是我把自己看到的非常有深度的理财文章做的汇总,这些文章出自大牛,我希望通过我的整理和搜集让大家在思想的高度上更上一层楼。这其中包含了理财的方方面面,也有做人做事的哲学,它们藏匿于我的微信收藏、朋友圈分享和有道云笔记,有的是和君商学院的内部阅读资料,希望这样的整理可以让我在复习和回顾的同时,也让大家用更少的时间看到不一样的理财世界。每篇文末,还会分享我的思考和感悟。


001 成为世界一流的投资家

文/吴春林(王明夫私塾弟子,厦门大学本科、北大光华硕士毕业,和君资本研究员)



金钱永不眠。职业投资家,一生以追逐金钱为志趣,人生就是一部金钱史。如果说企业家的使命是建立高效的赢利性组织,那末,投资家的使命则是高效配置资本,让资本增值。


巴菲特说:“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功,是因为我生活在美国的这30年”。换句话说,离开了美国的那个30年,很难出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30多年,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未来30年,该是轮到中国出巴菲特的时候了。我们有幸生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在可以成为世界一流投资家的最好年代。


美国兴旺发达的经济和资本市场孕育了为数最多的世界一流投资家:格雷厄姆、巴鲁克、邓普顿、巴菲特、约翰·梅勒韦瑟、索罗斯、林奇、芒格、格罗斯等等。世界的未来30年,中国将诞生为数最多的一流投资家。其中,会有和君人吗?


投资是“知行合一”的工作,世界一流投资家的智慧言教给我们指明了“致良知”之道。当我们致力于学习和实践世界一流投资家的思想、方法和工具时,别忘了德国诗人海涅的名言:“每一座墓碑躺着一部世界史”,每一位世界一流投资家的投资历程就是他们的思想体系、心理过程、行为模式、处世之道和生活方式,各个不同,能管窥其中,勾勒他们的面貌一二,汲其精髓,或有教益。


全球化投资之父:约翰.邓普顿



约翰·邓普顿是邓普顿集团创始人,被誉为全球最具智慧和最受尊崇的投资者之一,邓普顿成长基金38年复利达15%/年。邓普顿开创了全球化投资先河,逐浪于日本、韩国、中国等主要经济体起飞之际,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投资之父”。


邓普顿的投资法宝是:“在全球范围寻找低价的、长期前景良好的公司作为投资目标”,他是“全球低价股猎手”。邓普顿在全球猎取低价股的弓箭简单之极:总体市场低市盈率。低市盈率引导着邓普顿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日本市场,80年代初回归美国市场,90年代末进入韩国市场,21世纪初投资中国主题基金、中国人寿ADR和中国移动ADR。极简法则的基石是:邓普顿对长期前景的专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史的深刻理解。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经济增长率高达10%,但国际资本对刚开放的日本资本市场漠不关心,很多股票市盈率只有4倍左右。邓普顿慧眼独具,他坚信日本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国民勤劳的美德必将推动日本成为工业强国,日本股市大有可为。60年代初,邓普顿大举押注4倍市盈率的日本公司,而又在80年代末日本市场达到峰值之前全身而退。历经多国多轮牛熊交替,邓普顿总结道“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狂热中毁灭”,他自己就是市场的温度计。


邓普顿职业生涯反复提到金融市场一句俗语“街头溅血是买入的最佳时机”,作为逆向投资者,他总能逆势出击,将市场恐慌转换为未来收益。事实上,他的第一桶金就是发战争财。1939年,纳粹摧毁了欧洲和美国市场,股市下跌了49%,邓普顿举债1万美元买了104只股票,随后短短1年赚了3倍。战争与债务无疑是沉重的负担,邓普顿的胆识源于他对美国一战经济史的研究和在欧洲游学时的观察,他断定美国必然参战,战争将极大刺激美国工业经济的勃兴。悲观之地正是低价股猎手的猎场,邓普顿说过:“人们总是问我,前景最好的地方在哪里,但其实这个问题问错了,你应该问:前景最悲观的地方在哪里。”


邓普顿善用理性的定量方法投资,但他又是人类灵性的倡导者。1972年,邓普顿设立了邓普顿奖,以奖励对人类灵性进步的突出贡献者。邓普顿认为诺贝尔奖所代表的理性并不是人类的全部,灵性进步也至关重要,因而他坚持奖金要高于诺贝尔奖。或许,这得益于邓普顿长期浸淫于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市场,他更懂得珍视人类高贵而又卑怯的情感。


股神:沃伦.巴菲特



股神沃伦.巴菲特是投资界最璀璨的明星,被奉为“奥马哈的圣人”。在巴菲特和芒格管理下, 1965年-201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尔复利达19.7%/年,增值了6935多倍,远胜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98倍的增幅。巴菲特孜孜不倦传道,他每年亲撰的致股东信堪称最佳投资教程,而每年股东会更是吸引了全球数万投资者来奥马哈朝圣,聆听股神教诲。在巴菲特手中,投资成为了宗教。


巴菲特成功的两大基石是:巨额廉价资金和价值投资。巴菲特曾将投资简单定义为:把钱放进口袋里,拿出更多钱。那么钱哪来呢?巴菲特极为精明,早在1970年就开始以保险为核心构建业务群,2013年保险业务可用于投资的“保险浮存金”高达772亿美元,资金成本长期低于美国国债。由于巴菲特长期手握巨额廉价现金,每每历史性的机遇来临,他都能游刃有余,在恐慌中肆意抄底。2008年次贷危机,巴菲特就以拯救者姿态在高盛和GE总计投资了80亿美元,他用钱“给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投信任票”。


巴菲特师承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但又超越了导师纯粹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早年巴菲特的投资深受格雷厄姆影响,例如格雷厄姆喜欢猎取股价比每股净营运资本低1/3以上的股票,巴菲特就依葫芦画瓢投资了桑伯恩地图公司、邓普顿机械厂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尔纺织公司等,基本上是纯粹的定量分析,他戏称为“捡烟屁股”。1964年左右,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开始转向,开始逐渐重视定性分析和发掘优秀的公司。当年,美国运通因色拉油丑闻损失了数十亿美元,股价从65美元跌到了35美元。巴菲特观察到:在奥马哈,美国运通的支票和信用卡仍大行其道,色拉油丑闻并未影响美国运通的信誉。于是巴菲特将合伙公司40%的净资产约1300 万美元投资于美国运通公司,买下了5%的股份,随后2年美国运通的股价涨了3倍。巴菲特总结道:“有趣的是,虽然我认为自己属于定量分析派,但这些年我最成功的投资决策都是在充分考虑定性因素后做出的。这种对定性因素的判断力我称之为“高概率事件洞察力”。”随后,巴菲特和芒格在合理的价格上投资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秀企业: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吉列、迪斯尼、富国银行等等,将价值投资推向了新的高度。


2006年,巴菲特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了85%的财产,约合375亿美元,其中约300亿美元捐给盖茨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这个捐款是巴菲特式的,他始终谨守“自知之明”的纪律:花钱非他所长。巴菲特的子女将继承他财产的一小部份,他曾表示:“我想给子女的,是足以让他们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多到让他们最后一事无成。”巴菲特退场姿势如此优雅,难怪被美国人誉为“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智叟: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沉默的搭档”,一如他在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标志性的发言:“我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了”。巴菲特和芒格合作了半个多世纪,亦师亦友,巴菲特指引芒格进入投资行业,芒格帮助巴菲特转而关注优秀的企业。且不言伯克希尔如何伟大,芒格早期独立管理的基金就取得了14年复利19.8%/年的业绩。芒格是知行合一的智者,他倡导和力行多学科思维模型、人类误判心理学和逆向思考等理念,投资不过是处世智慧的基本分支之一。


正如德鲁克说过“旁观者从来都是多角度看问题”,芒格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多学科思维模型”投资评估体系。多学科思维模型以历史、心理学、哲学、数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生物学、经济学等主要学科的主要理论、工具和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基本思维模型,全面系统评估公司。芒格正是运用多学科思维模型帮助巴菲特摆脱纯粹的格雷厄姆投资风格,转而关注那些优秀的企业,如华盛顿邮报、喜诗糖果、GEICO、可口可乐、迪斯尼和吉列等公司。巴菲特说过,芒格大脑产生的力量扩大了他的视野;因而芒格很自然地将投资归类于“处世智慧的基本分支之一”。有此广度和厚度,投资不过是牛刀小试。


芒格将其成功归功于理性,但他又深谙人性的弱点,对由于人类心理倾向所导致的灾难性错误心得颇深,谓之“误判心理学”。因此在投资中,除了运用多学科思维模型,芒格还运用了双轨分析方法:第一,从理性角度考虑,支配利益的因素是哪些?第二,人在潜意识下的行动影响有多大?华尔街愤世嫉俗地形容市场是“人性堕落的大阴沟”,谁都可能因心理误判而翻船,所以芒格常戏言:“我想知道我会死在哪里,这样我就可以不去那里了。”早在1990年代末期,芒格和巴菲特就警告金融衍生产品是“大规模杀伤武器”,将会导致灾难性的经济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不幸验证了芒格的远见,次贷衍生品几近摧毁了全球经济,这也应验了帕斯卡所言:“人类的心智对万物来说,既是荣耀又是耻辱。”


芒格是投资界文艺复兴式的智者,多才多艺,一生致力于探索和实践智慧,芒格说过:“在我的一生中,我认识的各个领域的智者都在不停地阅读,没有不看书的智者。沃伦的阅读量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阅读量也会让你感到吃惊。孩子们曾嘲笑我是一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失败的哲学家、强悍的投资枭雄: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无疑是最具争议的投资家,他是播撒金融瘟疫的魔鬼,他是开放社会的践行者和慈善家,他是嗜血的金融大鳄;而他则自命金融哲学家和无国界政治家,亦如梁启超评价李鸿章“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索罗斯将其人生的成就归结为三个:第一,构建了“远离均衡状态”的理念框架;第二,确立了坚定的“开放社会”的政治和道德理念;第三,赚了很多很多钱。有趣的是,尽管世人艳羡量子基金31年复利达30%/年,索罗斯却把思想、政治和道德看得比钱更重要,或许哲学和道德才是他一切成就的根与本。


索罗斯的哲学概而言之:反身性、远离均衡状态和开放社会。反身性指的是:认知影响行为,行为结果反作用于认知,认知与行为相互交织影响。例如,在牛市中,市场价格是参与者行为的结果,它强化了参与者的牛市认知;牛市认知又推动了参与者的投资行为,牛市自我强化,此谓“趋势一旦形成,难以逆转”。远离均衡状态指的是:由于有反身性的存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都不存在完美的均衡状态,经常向某一个极端状态演进。开放社会理念则认为:由于人类认知的不完备,根本真理无法被证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因而要包容各种思想自由表达,建立开放多元的社会。


索罗斯的投资历程起起落落,亦如他的哲学“远离均衡状态”, 成败得失皆是在金融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下顺势或逆势而为。索罗斯一直在寻觅、敲碎和吸食“有缝的鸡蛋”,他几乎每一次都参与了世界性金融经济危机。1987年股市崩盘,他损失了31%;1992年他做空英镑赚了10亿美元;1997年他扫荡东南亚各国;2000年纳斯达克崩盘,他损失惨重;2007年次贷危机,他大赚32%。1992年,索罗斯认为:在英国经济衰退背景下,英镑无力维持欧洲汇率体系,他动用了100亿美元全力做空英镑,大赚10亿美元,英国央行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索罗斯一战成名,《经济学人》杂志称之为“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


索罗斯的父亲提瓦达.索罗斯是他人生最重要导师之一。在纳粹时代,提瓦达告诉索罗斯,布达佩斯已经不是正常社会,要忘记正常社会的行为方式,用一切合法或者非法的手段求生。事实上,他父亲就是这么做的,提瓦达给他买假身份证,贿赂官员,安排了11个藏身地,一家人安然地活下来了。1992年,索罗斯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候说:“我很关注生存的客观需要,我不会去冒可能会毁了自己的风险。”诚如斯言,我们总会时而处于不稳定状态,生活和投资根本底线只有:人活下去,钱活下去。


索罗斯晚年自嘲是失败的哲学家,没有贡献新的思想,但又如何,毕竟人性恒古不变,何需多言?慧眼洞察,顺势而为,足矣!如他退休时吐真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全球最佳基金经理: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是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佳基金经理”。在林奇的领导下,麦哲伦基金13年复利达29%/年,基金规模从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买过的股票总数高达15000多只,基金持有人超100万人,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基金。


林奇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林奇是基本面投资者,他与众不同在于:他非常善于总结经验,投资技法令人眼花缭乱。林奇将股票分为6种类型: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困境反转型、周期型和隐蔽资产型;他还归纳了多条简单实用的投资准则和禁忌。这或许是因为林奇买的股票数量实在惊人,麦哲伦基金日常持有的股票就高达900多只,他必须善于总结,相机而动。实地调查研究是林奇致胜之道,他说:“不做研究就投资,和玩扑克牌不看牌面一样盲目。”林奇勤奋无比,他每年要读700份年报;要走访500~600家公司,行程高达10万英里。林奇无时不刻,随时随地都在调查研究公司,购物时,剪发时,吃饭时,甚至在和妻子仅有两次的度假也念念不忘调研,痴迷之至。 


林奇投资智慧是从最简单的生活中体验的,他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有潜力的股票。林奇认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消费行为等同于公司调研分析的第一步,经过多次的消费体验,我们会逐渐形成对产品、服务和公司的基本判断能力,进而在投资中自觉应用朴素的生活常识。林奇说过,他的妻子卡罗琳就是他最好的信息来源之一。卡罗琳穿过L’eggs丝袜,感觉它比普通丝袜更为舒适合身,抽丝更少,更容易买到,提醒林奇留意这家公司。林奇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后来这家公司涨了6倍。因而,林奇鼓励业余投资者独立选股,从日常生活情境中挑选熟悉的公司加详尽分析。如佛家所云,穿衣吃饭就是禅;或许林奇则会说,穿衣吃饭就是投资。


林奇善从生活中汲取投资智慧,但工作狂没有生活,成功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陪伴孩子成长时间寥寥无几。林奇在46岁生日时,他想起他父亲也是在46岁过世的,唏嘘人生苦短,愧对家人,与其继续沉湎股海,不若归去。几经内心反复,林奇激流通退,告别热爱的基金业,投身于管理慈善基金,写书鼓励业余投资者独立选股;当然,最重要是享受天伦之乐。生活之树常青,对于投资或人本身,概莫如是。


债券之王:格罗斯



比尔·格罗斯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投资官,一生专注债券投资。格罗斯将PIMCO打造成为全球最大债券基金,资产规模高达万亿美元;他亲自操刀的总回报基金(Total Return Fund)资产规模破2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过去40年几乎每年都跑赢了作为基准的“巴克莱美国国债指数”。正如巴菲特是股市的风向标,格罗斯是债券市场的信号塔,人称 “债券之王”。


格罗斯的成功在于:专注长期前景和重大事件;善用普通常识。格罗斯曾说:“我的一个老朋友告诉我说,一、不要为小事担心;二、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他形容投资和人生就像“轻轻地划船渡过小溪”,举重若轻。格罗斯的长期视野源于他对历史的痴迷 :“获得长期视角的方法是一头扎进历史书”。历史是不会重演的,但历史从来都是有韵律的。从1987年至2014年,在这漫长的27年中,格罗斯不仅顺应了债券市场的整个大牛市,而且几乎踩准了每一段债券市场的重大事件。1995年格罗斯成功预测了长期利率的下滑;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前夜,格罗斯大举购买国债,再续神奇;2006年,他又拉响了次贷危机的警报。
格罗斯的历史视野自然帮助他自觉运用普通常识。格罗斯的办公室挂着传奇金融家伯纳德.巴鲁克的画像。巴鲁克在20世纪20年代末股市泡沫曾警告:“2+2=4,从来没有人想得出无中生有的方法”;在经济陷入萧条,巴鲁克却说:“2+2=4,人类不会永远悲观绝望。”每天,巴鲁克就像穿越时空在格罗斯耳边细语:“2+2,2+2,2+2,常识,常识,常识。”2009年次贷危机中,格罗斯就根据经济史的常识预测了全球经济的“新常态”:全球经济前景将由去杠杆化、去全球化与政府加强监管三大趋势主导,经济低增长将成为新常态。格罗斯一语成籖,今天全球经济仍在泥泞中裹足不前,一步三回头。


格罗斯早年作为海军军官参加了越南战争,工作和生活始终如军人般异常自律,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对于格罗斯来说,投资就是存亡战:“当你真的沉浸其中时,你会发现,这是一场游戏,有输有赢,每天早上都会重新开始一场战争。” 2014年,由于投资失误和公司政治,格罗斯离开了PIMCO,加盟骏利资本,70岁高龄的他豪言“我准备再大干40年!”大师暮年,壮心不已。


硅谷创业之父:保罗·格雷厄姆



保罗·格雷厄姆是全球最著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YC)的创始人、黑客、计算机博士、失败的画家、天使投资人,被誉为“硅谷创业之父”。2005年-2014年,YC共孵化564家创业公司,总估值达144亿美元,总融资20亿美元,估值或售价超过4000万美元的创业项目达到45个。YC学员正在成为新一代硅谷的主流,组成庞大的关系网络,人称“YC匪帮”。


YC的成功得益于其训练营式体系和格雷厄姆的创业哲学。YC既是创业孵化器,也是创业教练,还是与投资人联系的中介。YC每年举办2次训练营,为期3个月,每次大概有500个项目申请,他们挑选出20个项目,每个项目获得启动资金1.1万美元,项目成员获得3000美元生活津贴,YC则拿走5%股份。YC最具特色是其教练制度:合伙人对每个项目都进行个别辅导,不仅提供项目建议,还灌输方法论和价值观,每周与创业团队讨论解决难题,并邀请业界顶尖名人传授经验。临近训练期结束,YC会举办“展示日”,创业者在台上展示项目成果,风险投资商则在台下评估项目,架起了风险资金与项目的桥梁。YC的运营模式让创业公司更小、成本更低、行动更快。


1995年,格雷厄姆和知名黑客罗伯特·莫里斯创办了Viaweb公司,开创了“云计算”的先河,他们开发第一个通过互联网使用的软件Viaweb,用于搭建网店,获得了数轮天使投资。1998年,雅虎以4900万美元收购了Viaweb,改名为Yahoo Store。


这是典型的硅谷式创业经历,它帮助格雷厄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业哲学,他的创业公式是:(1)搭建原型;(2)上线运营;(3)收集反馈:(4)调整产品;(5)成长壮大。格雷厄姆筛选项目时十分注重用户需求和创始人的素质。所有YC学员入驻时,每个人都会收到一件写着“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制造用户需要的东西)的白T恤衫;当他们项目获得风险投资时,又会收到一件写着“I made something people want”(我制造了用户需要的东西)的黑T恤衫。当然,比起创意,格雷厄姆更看重创始人的素质,他说:“我们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创始人本身比他的创意更重要。”


YC的示范效应大大激发了新一代硅谷创业风潮,正如格雷厄姆说“以前创业很昂贵,你不得不找到投资人才能创业。而现在,唯一的门槛就是勇气。”华尔街曾说“JP摩根重组了新大陆”,硅谷则会说“格雷厄姆再发明了创业。”YC正在重塑硅谷乃至全球的科技创业生态环境,科技投资家和创业家正在创造新科技、新公司、新奇迹。

智者与仁者:世界一流投资家素描
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如果选择一种绘画风格素描世界一流投资家,山水画恰如其分;山峰或浑雄或清秀,终究扎根挺立;流水或平缓或湍急,终究滋养万物。


世界一流投资家是智者,哲学是其投资的终极归宿。我们大胆将世界一流投资家的哲学归结为四个基本原点:思想、人性、历史和常识。世界一流投资家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思想体系,并不断进化,勇于实践。世界一流投资家都深谙人性,在市场的低谷或者狂热情绪下特立独行,游刃有余。世界一流投资家都深具历史视野,藉此洞见未来的长期前景,逐浪于长期趋势。世界一流投资家都善用常识,将投资与朴素的生活常识高度融合,化繁为简。


世界一流投资家是仁者,成人达己,仁者爱人。商业社会充斥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投资行业更甚。然而,世界一流投资家大多捐出了巨额财富慈惠众生;他们传道授业分享智慧,充满对世人的温情。这或许是世界一流投资家最后将投资回归到了对人的思考和关怀上,毕竟人创造了商业万物,人既是投资的起点,又是投资的终点。投资的事业终究是从人中来,到人中去。


世界一流投资家智仁双全,智生仁,仁生智,投资忘我,生活无我,得人生之大道,有大自在,为真大家。



【nannan感悟】


读完这样的文章,让人感觉立刻想去读这些大牛投资家的传记和思想精华。


我相信不同的登山者处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景致不同,思考加工的自会有差别,行动就更加迥异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或许没有机会登山巴菲特、查理芒格所站的位置去一览众山小,却有机会从他们的思想中窥见高处的风采,并且践行到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每个大牛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位大投资家都是自律的典范,值得我们细细揣摩,无限回味。


大道至简。无论是邓普顿的投资低价股、还是巴菲特坚定的价值投资,抑或是硅谷创业之父不断复制成功的理念,我们看到的大投资家的投资理念都是如此简单,没有繁复的表达,没有过多的注释,只是这些心法却是最难修炼的,此为道,非术也。术尚可模仿,道只能靠站在同样的知识储备量和丰富见识之下才能触类旁通。


我们对股市的投资,或许叫做投机才更符合。有多少人会真正仔细阅读过上市公司的财报,有多少人真正对经济学和金融学有深刻钻研,我们在各种技巧面前表现出垂涎三尺的渴求,却在面对思想之道时,怅然若失。大道至简,投资也是要去繁为简。多学习,多观察,少操作。


不断学习。这里芒格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大投资家,对他来说,投资不过是众多智慧中用来小试牛刀的品类而已。他说一本长着腿的书,涉猎如此广泛的学科和书籍。我们不能想见他是如何做到的。如果你感兴趣,推荐《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


功成身退。多数投资家前半生赚钱(投资),后半生散钱(慈善)。彼得林奇46岁就感悟出这个道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亦是如此。金钱是个媒介,去实现我们的抱负,去衡量我们的成就。但是人生更有意义的是不断追求对自我的超越。功成身退也许是这些大投资家最好的归宿,没有之二。人一定要知道如何进,更要知道如何退,不管是对他们牛人来说,对我们普通人也一样。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9)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