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66姐妹  36991帖子
发帖
TS

【TS听书笔记】《人生》-爱情中并无对错

TS
TS   TS 2015-11-19 01:26 阅读(20631)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简单的一句话,却说的那么透彻。


原本以为路遥的《人生》这本书很长,原来是一篇中篇的小说。23个音频,利用碎片时间很快就听完了。小说发表于1982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过程,以及在不同时间段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


以前的我一直对描写解放后到90年代前那些描写农村的书没有什么兴趣。对于那个大背景下的人的生活状态,心里总会有一种排斥的冲动,说不出来的原因。最近陆续看到大家的介绍,也开始关注了。《人生》里面对陕北高原农村的描写,已经生活在窑洞里的人民,让我很好奇,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特别想去体验一次。


上世纪70,80年代的大背景下,正式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农民很多都向往着走出去,对县城或者城市生活是那么的向往。户口制度的严格,人民公社下工作的分配制度,都貌似离我们很遥远。在那个身份严格的年代,对于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性格倔强的主人公高加林应该算是一类人的缩影吧 - 那些渴望改变在农村做一辈子农活的农民孩子。


他与两个女孩子的爱情纠葛,并无谁对谁错。在回到农村的时候,他就是一个 农民,也许真的没有机会在走出来。那他和巧珍就会自然的走到一起去,结婚生子,在农村生活。可是人生啊,就是这般作弄人。高加林被调到了县城当上了干事,那可是个干部啊,县城的户口,文化人工作的地方。这个时候,她和不识字的巧珍已经不在一个高度了。如果从道德角度考虑,确实不应该放弃巧珍。如果从现实角度来说,他们确实应该分开的。就像当年的我和初恋一样,我们两个即使想在一起,可是因为在不同的国家,接触的环境不一样,很多时候已无共同语言,如何能走到一起呢?可以说自己自私,但是谁又不是自私的呢?


当高加林和黄亚萍一起,他们站在同样的高度,他们讨论的是世界政治事实,和巧珍讨论的只有家里的母猪生猪崽。如果想结为夫妻,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和代沟是无法改变的。就像书中描述的“她绝说不出十四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复合能源”。 黄亚萍能够帮助高加林走到更广阔的天空之下,他们可以一起去南京,可以去更大的城市发展。这是巧珍无法给予的。可是他和黄亚萍在一起之后,被告发走后门的消息,最终被退回了农村。可是爱他的巧珍已经因为他的离开而嫁给了别人。真是命运弄人啊。


对于那个年代的高加林,后来被打回到农村,也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的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机会,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可能。可是高加林和两个女人的故事依旧在现代生活中上演。男人或女人为了另一个人而抛弃前一任。其实很多时候,并不能去责备他们。很多时候,两个人不在一个生存环境,不在同一高度,即使生活在一样,这样的生活也不会幸福。爱情中并无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2)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