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笔记】2015年11月:基辛格《论中国》等
【读书学习笔记】2015年11月:基辛格《论中国》等
书单计划:http://www.talicai.com/post/197998
自从在哇靠团团购了kindle pw3后,下了好多书,亚马逊免费的,还有微信推送的。其中好多是我买了实体书一直放在书架上没来得及看的……
1、这个月看的是基辛格的《论中国》。基辛格这个老狐狸对中国研究得非常透,但是看到目前为止(大概1/3)他讲得偏于浅显,有些可惜,想来可能是考虑到面向大众,或是出于种种考虑刻意点到为止。然而还是能从他的视角,看到另外一个角度的中国,新奇的样子。
作为一个老狐狸,一个合格的政客或者说政治家,基辛格整体还是比较公正平和的,或者说,用词很小心翼翼,也许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外交习惯上的小心谨慎?
全书基本上是简单回顾了一遍中国近代史(古代史有简单提一下)。全文从一开始就提到了中国的围棋思维(而西方是国际象棋的思维),后面也反复提到,想来中国人(尤其是和他打交道的那些政治家)注重全局观大局观、目标长远、善谋略的特点,给他非常深的印象。围棋是灵活、注重计谋和迂回战术、战略包围、持久战,而国际象棋就是追求大获全胜,决战决胜,正面交锋、目标专一。
也因此中西方军事理论思想体系也有所不同。“西方战略家思考如何在关键点上集结优势兵力,而孙子研究如何在政治和心理上取得优势地位,从而确保胜利.西方战略家通过打胜仗检验自己的理论,孙子则通过不战而胜检验自己的理论。”
他一开始就提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三国演义、儒学之道等对国人融入血液的影响,即使毛这样要反封建、批孔的人,都会吸收老祖宗的经验智慧,并且从毛朱等人开会谈话中得之,这是大家公认默认基本掌握的东西——即使过去三国曾经是禁书(?)
——“国际交往中,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不是其宫廷盛典,而是深远的战略眼光和谋略。”
——“同后起的其他区域性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自足的帝国,对扩张领土并不热衷。东汉(公元25~220年)的一位学者何休写道:‘王者不治夷狄,录戎来者不拒,去者不返也。’中国的治疆目标是离间驯服周边国家,而不是直接占领。”
——“中国人讲求实际,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对待征服者的态度上.当异族君主赢得战争时,中国的官僚阶层会随之归顺,同时又游说征服者,他们刚刚征服的中国疆土幅员辽阔,文化独特,只能以中国人的方式、中国的语言和现有的中国官僚机构来统治。征服者一代代逐渐被同化到他们当初试图控制的秩序中.最终,他们的老家,即发动侵略的起始点,成了中国的一部分.征服者自己开始追求传统的中国国家利益——征服者反被征服.”
因为这本书并不只是出版在中国,我想他关于中国的评论不是出于恭维(想来也没有必要),而是对一个对手和伙伴、以及历任总统竞选者一惯the one对象的尊敬。
——“今日的中国人把随后接踵而来的侵略和压迫看做不堪回首的百年屈辱史的一部分.直到中国再次统一到民族解放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一屈辱历史才告结束.中国人的这段苦难艰危岁月同时又是一个佐证,显示了中国人具有非凡的能力,足以战胜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或许会被压垮的重重劫难。”
书里也提到了朝鲜战争的一些事情。有很多资料和论点与我(我们)以往接触到的未必完全契合的地方,但是有一点,看来是公认的,那就是中美最后在战场正面相碰,还是因为中美都对对方产生了误判、误会。
——“双方的误会越来越深。美国没有料到北朝鲜会进攻,中国没有料到美国会如此反应。双方都因自己的行动进一步加深了对方的误会,结果导致了两年的战场厮杀和20年的敌对疏离。”
书里在讲述近代史时,对李鸿章(作为一个外交官)的评价,个人以为还算比较客观公正,并且相对偏正面。(但是对1840年英国鸦片战争用炮火轰开中国大门就显得很……避重就轻了。当然可以看到他们理直气壮的理由和看法,虽然我不认同,但是可以尝试理解。)
——“李鸿章在1863年的一份奏章中,首先作为一个前提(同时也是为了说得婉转一点,以减缓对朝廷的冲击)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以前学生时代只是作为知识点来背,现在回头看看其实蛮认同这句话的。)
——“早在1863年,李鸿章即指出,日本终将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首患.……‘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蔑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只有当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这四样得到最好的搭配时,我们才能够创造财富.欢迎到我国投资,让大清国的许多劳动力、土地资源能够发挥它的潜能.不过像什么铁路、矿山、电信这些东西我们还是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是国家安全问题。”
李鸿章其人,结合那个时代来看,要评价其实很复杂。但作为一个外交官来说,某种程度上还是挺佩服他的。弱国无外交,他并不能挽救一个注定没落王朝的命数。但是看他的言论,经常会感叹李中堂生错了时代。
2、《重生皇后辞职报告》
这个是休息时间看的一本小说来的了。个人打分三星半吧。前期不错,后期有点没劲了。文中气象很好,没有宅斗那种压抑和小家子气,比较有先秦中古时代的那种痛快淋漓、肆意潇洒。女主也没有执念于复仇,只是守护自己前两世都没有得善终的父兄家人,因为重生后从一开始布局,所以后来一直地位超然,活得比较顺畅,兄长疼老公爱,侄子孩子都可爱。比较想点赞的是女主是工科生,动手能力强,用研发能力来赚钱,属于完全可以接受的挂。
3、《鸿观》
这个是《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在优酷开的视频,有时候一边做事一边当背景音乐听。这个作者和这套书一直褒贬不一,我看到的比较多的看法是科普可以,深入的观点不可取,我还没有看,也因此一直没有把它列入书单。《鸿观》这个节目分析了很多中东局势,从历史根源说起,正好是我目前想了解的东西,所以听了很多。作者对大势判断感觉还可以,比如他在2014年的节目就说叙利亚可能会爆发大危机,俄罗斯一定要保下这块地,后来的事大家都看到了……比如他大概在今年5、6月份?做了一期关于中国股市的节目就提到了不要全仓,拿10%的资金出来玩(后来他说因为他知道说叫观众不要玩你们也听不进去),后来做了两期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了这轮股市的“起”和“暴跌”,比如原因之一是跌到了足够低点,经济周期到了,还有因为涉及到美元债务,需要防止资金外流等等。
又比如他提到现在的美元本位制,从根本上是行不通的,美国有研究学者报告提到(忘了是说到2020年还是说20年后)美元大概就会崩盘,撑不住,那么一种可能是大幅贬值,一种可能是违约(以前从美元黄金本位制到后来的美元本位制,美元就违约过一次还是两次的,英国好像也违约过……希腊也想到过违约,总之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对于西方来说违约好像是很正常的考虑)。那么对于全世界都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来发行本国货币的国家,会造成很大影响。(因为美元本位制,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美联储就是实际上的世界央行。)到时候可能全世界的钱都不值钱……这时候配置可移动不动产(比如黄金)和不可移动不动产(比如房子)就非常重要。
还有他有两次提到了全世界的价值洼地——俄罗斯和伊朗。不过这个门槛太大了,感觉不是说给我等小民听的……
总之听得我很想立刻去买两根金条回去藏。毕竟现在这个局势,其实我对未来很没有安全感,虽然中国算相对安全的,可是不知道哪一天就war……boom……
-
TSTS很不摧的推荐。晚上到宾馆在自习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