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综合理财 246660姐妹  155720帖子
发帖
规划君

存了十几年的养老金,为何被银行无情“霸占”?

规划君
规划君   规划君 2015-12-14 13:27 阅读(2527)


1、明明有钱却取不出,究竟赖谁?



银行?还是形式主义的根深蒂固?

案例1:1993年11月,家住广安市邻水县鼎屏镇的陈姓老人先后两次共存入邻水某银行4000元钱,并一直保存着银行出具的4张存款单。今年4月,老人去世,4张某银行存款单却遭遇了“无处取钱”的尴尬。22年前的存款单竟变成了几张“废纸”。之后家人多方了解到,之所以无法取出,问题可能出在1998年邻水某银行的网点曾经有过撤换。


案例2:广州海珠区66岁的汤奶奶,15年前将辛苦攒下的5000元存进银行,上个月她拿着存折到银行取钱时,却被告知由于存款时间太久查不到存款信息,无法取款。


案例3:徐先生的父亲昏迷半年了,急需医药费,这天偶然发现父亲还有一张5万元的存折,但因为父亲没有清醒,他们也不知道密码。银行方面说,只证明“你爸是你爸”还不够,还得有“你是你爸的监护人”证明,才能给你取。可街道只能出示亲属关系证明,无法确定谁是父亲的监护人,公证处也没有办法证明几个子女谁是法定监护人,除非他们先拿一份法院出具的父亲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裁定。。。于是就这样,奈何形式主义的泛滥,老人辛苦攒下的养老钱,关键时刻却无法救自己一命。


老人存钱为的是有个病有个灾的可以拿出来救急,可是屡次发生的有钱取不出,而且矛头直指银行,不免让我们对银行也画上问号。网点撤销取不出、存放久了取不出、当事人躺在病床没密码还是取不出。。。假如规划君现在开始每月存银行2000块钱当做养老金,30年后我退休了,是否也会面临陈姓老人和汤奶奶的境地呢?我又该如何安放我的养老金?


2、养老金不要全放银行


以上3个案例告诉我们,养老金长期放银行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大,万一银行系统升级把你落下了,下一个汤奶奶可能就是你。规划君愿意相信上述例子只是小概率情况。但事实是,存银行的利息太!低!了!物价上涨快,只存银行必然会让资产缩水,连起码的保值都做不到,谈何增值?所以还应拿出一部分做些稳健投资。


3、投资要多元,但须以稳健为主


很多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群固定收入在逐渐减少,而此时需要应付的日常开销包括医疗费用都是逐年增加的,而养老金的需求是刚需,所以在储备时一是别只放银行,尽量多些渠道攒养老金;二是务必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再追求高收益,不要本末倒置。


我们经常用“100法则”来简单判断投资组合中,高风险的占比情况。即一个人可以持有高风险资产的比率约为100-自己的年龄。比如一个30岁的青年,他可以拿出70%(100-30=70)的资金配置风险资产;而一位70岁的老人,若想配置风险资产,最多只能是30%。一般来讲,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包括股票、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等权益类基金、黄金、期货、外汇甚至投连险都算上。风险较低或者无风险的资产有银行储蓄、国债、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正规平台的P2P网贷等。


4、个人保障必不可少


除了拼命的攒养老钱外,一定不能缺少必要的医疗、健康方面的保险。因为只有健康有保障了,才能减少家庭的负担,同时也减轻儿女的压力。


有些人可能会问,“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当作补充养老金不足的工具吗?”其实不好说商业养老险好还是不好,只能说它是否适合你。如果你当前的资产配置已经很稳健了,或者说每年都能有固定的投资收益的话,那么没必要每年再花大几万买商业养老险的,毕竟收益率可能也就跟银行定存差不多。但是如果你当前的资产配置太过激进,又不想存银行、买货币基金,倒是可以考虑通过商业养老保险来做收益和养老金的补充。不过就规划君个人而言,其实商业养老险比较鸡肋,毕竟这种保险跟我们常见的意外啊、重疾啊有本质的区别,它不保障残疾、死亡和疾病的,要是真出事儿了,要么把所交保费退给你,要么只能按账户的现金价值退给你。反正,一份商业养老保险≠啥都保了。


养老是眼下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为了能让父母或者自己有个幸福的晚年,真的应该提早做好各项规划,不要捉襟见肘。


PS:养老这么难?没关系,规划君来教你。关注微信:好规划(plan141),关注后回复关键字【养老】即可查看~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