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43姐妹  36974帖子
发帖
坐忘mao

做一个“称职”的阅读者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坐忘mao
坐忘mao 坐忘mao 2016-01-08 11:37 阅读(5673)

    名:如何阅读一本书

    者:莫提默·J·艾德勒(美),查尔斯·范多伦(美)(合著)

出版信息:商务印书馆出版,1940年初版,1970年重新改写编排

内容简介:作者开篇首先表明本书写作意图:为想要通过阅读来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全书围绕如何阅读这一主题展开,区分讨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阅读层次,其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后面三个层次阅读的操作规则,并且在第三篇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告诉我们不同读物应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在最后作者认为好书能够使人获得“生命与心智的成长”,并在附录中列出了他们所认为的好书书目以供读者参考。

      

     《如何阅读一本书》,很多人可能都会对这样直白无悬念的书名嗤之以鼻,似乎看到书名就已经将其内容一览无余了,阅读的兴味也为此大打折扣。承认一开始我也有同感,总觉着一本书从名字来说总要给人一点念想的余地吧,否则怎么“勾引”读者“上钩”呢?可作者就是任性,偏偏就开宗明义,“洒家”就是想告诉你们如何阅读来着!

       话说,颜值或许很重要,可内涵更加可靠吧,一本书尤其如此。《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面子”不太好,可是“内里”绝对有货的书。这本书不像它的名字那么直白和好读,不知是因为文化差异的缘故,还是“歪果仁”都有一种学术专研劲儿,不管多么“有用”的书都被写得有几分学术味儿,使得他们的作品读来不那么轻松。阅读过程中几次几欲放弃,但为了兑现新年的第一个自我承诺,还是将自己押解在案头,用了六天的时间读完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有如攀爬一座高山,中间有因艰难崎岖而犹豫不前(文字不好读),有为美丽风景而驻足流连(行文精彩之处),更有登顶后的快慰欣喜(阅读所获)。爬过山的人大概都有这种体会,到达山顶的畅快和成就感源于路途中克服了艰辛和种种障碍,而一路坦途大概唤起的只能是无趣感吧,阅读也大体类似。

       今天就以自己对本书的粗浅理解来梳理出我的收获——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称职”的阅读者。在作者的启发下,我觉得作为一名“称职”的阅读者,大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了解自己的阅读状态:主动阅读?OR被动阅读?

       作者认为阅读效果与阅读的主动性呈正相关,当然完全的被动阅读并不存在,即便如此,我们清楚在昏昏欲睡、眼皮打架的情况下阅读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作者所谓的主动阅读是与通常我们所认为的说和写是主动,是一种“给予”,而听与读是被动的,是一种“接受”这一层面来理解的。他认为阅读也应该和说写一样是主动的,并且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一观点。他说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应该是棒球运动中投球手与捕球手的关系,两者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并且只有当投球手与捕球手密切合作,才能为球迷呈现精彩的比赛,也只有当读者与作者(所读之书)积极主动地沟通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寻求共识。

       看了这个巧妙的比喻有点豁然开朗,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阅读都称不上主动,总是不自觉地就先肯定作者所讲的都是对的,在阅读中被动地接受作者所呈现的观点,任由他们的观点操控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当然阅读结果也就收效甚微。

       改进方法:督促自己主动阅读,把自己看成与作者(书本内容)可以沟通的平等主体,负责地对待作者的观点和思想,而不是一味的“附会”和接受;在思考中达成与作者的共识,如果达不成共识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为什么不认同作者所言,并且给出自己的观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能够“主动阅读”。

其次,审视自己的阅读目的:为获得资讯?OR为消遣娱乐?OR为增进理解?

      在作者看来并不是任何阅读都叫“真正”的阅读,都会促进读者的成长。而他认为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以增进理解为目的的阅读,并且他说也只有读“好书”才能够促进“生命与心智的成长”。为获得资讯的阅读如很多报纸杂志新闻等只是增加了我们的资讯,却没有增进我们的理解力,为消遣娱乐的阅读也主要是消磨时光,于理解力的增进也无多大裨益。所以,作者说为了消遣和为了获得资讯的阅读是最没要求、最无需规则,是“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是任何人只要能阅读、想阅读都可以做到的。而作者本书旨在告诉读者“阅读一本好书的艺术”,即指导读者如何通过阅读一本能够增进自己理解力的好书来增进自身的理解。

       时下有一个很时尚说法叫做“轻读物”,顾名思义,应该是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搞定的一类读物,对这类读物的阅读应该就是属于作者所认为的以娱乐消遣或获取资讯为目的阅读吧。我在想与“轻读物”相对应的应该叫什么样的阅读呢?看了作者最后附录给出的阅读清单,大概上有所了解了,我暂且把那类叫做“严肃读物”或者“重读物”——历经历史大浪淘沙留下的经典名著、大部头、作者思想水平甩开普通读者N条大道、读者读起来费劲费神、读完后沧桑了不少,这一类读物。相信脑子清醒的人是不会选择这类书籍阅读作为娱乐项目,也不会从这些书里去获得咨讯的,那么目的就只有一个了,为得到作者思想的引领,提高自身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从而获得提升。

       作者说:“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他还引述霍布斯的话说:“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这两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长期以来,天真地以为多读书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至于怎么个好法却说不出所以然来。而今发现,因为对自己的阅读目的和方向不明了,自己对于阅读的书的种类没有区分,才会如此大而化之地觉得读书就会变得好吧。如果以作者的观点来审视自己的阅读,那么过去我所做的许多阅读应该都属于为获得资讯和为了娱乐消遣而读吧,难怪我并没有发现自己理解力有多少提高呢。

       改进方向:不要“饥不择食”,读书要有所选择,因为真正的好书的数量不像市场所提供的那样数量庞大,而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有限的好书的阅读中去。

再次,明确自己的阅读层次:基础阅读?OR检视阅读?OR分析阅读?OR主题阅读?                         

       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并且这四个层次是渐进的,高一层次的阅读包含着低一层次的阅读,并且超过了低一层次的阅读。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也叫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我们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这个阅读层次通常在小学时完成。该层次阅读中,读者回答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也叫略读或预读。读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规定的阅读;或者说在一定的时间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在这个层次,读者要回答的问题是“这本书在谈什么?”或者说“这本书的构架如何?”,或者“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也叫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说优质的阅读(作者认为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分析阅读是一种专注的活动,特别需要追求“理解”,读者需要“一直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作者引用培根的话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需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需要读者去“咀嚼”和“消化一本书。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也叫比较阅读。主题阅读是一种非常复杂和系统的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费力当然做好了是最有收获的一种阅读。做主题阅读时,读者需要同时阅读很多本书并且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关联,提出一个所有所阅读的书都谈到的共同主题,还要构架出一个全新的属于自己的主题分析。

      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已经超越了基础阅读这一层次,只不过接下去的三个层次都没有做好。我以为作者所表达的“阅读层次”更接近或更适合作“阅读方法”来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来看,自己既做不是一个很好的检视阅读者因为不会速度略读技巧,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分析阅读者因为对一本书读得不够深入,更不是一个合格的主题阅读者因为除了大学毕业论文外没有做过太多的这类阅读了。

       改进方向:通过深入研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掌握作者介绍的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具体规则,勤加操练,先练习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

最后,反思自己的阅读方法:一视同仁?OR区别对待?

       在将阅读层次作阅读方法解读的时候,我们得细心地将书籍分门别类,不同的书籍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阅读,作者认为有的书比如为了获得资讯或消遣的书只需要“略读”,匆匆浏览一遍就可,这类书并不值得“咀嚼”和“消化”,即并不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分析阅读”;而有些“好书”则值得你再三“回味”,而这类好书是值得你花费大把时间来做“分析阅读”的;主题阅读则是在你需要同时阅读几本书的情况下使用。

       作者在第三篇里面将“好书”做了较为细致地分类: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主要是小说)、故事、戏剧、诗、历史类、科学数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并分章节详细介绍了如何用不同的规则和方法来阅读这些不同类型书籍。

       反观自身,对一切书籍,不管好坏,不分类别,皆“一视同仁”,拿到就乱读一气,从第一页翻开到看完最后一页,就以为自己读过这本书、公德圆满了。现在想想自己是个多么差劲的阅读者啊,讲自己会读书都不觉有些羞愧难当了。最亏的是花了大把时间读大量“烂书”还不自知。

       改进方向:书有“好坏”之分,对此选书需要用心,书还有“类别”之差,为此读书要用不同方法。(具体什么书怎么读,还需要进一步详细阅读该书)。

       通读全书,我“知道”了如何去阅读一本书,可是我也十二分清楚:“知道”与“做到”之间横梗着从猿猴进化到人类的距离,即便我们知道一本书传达的理念以及方法有多么令人拍案叫绝,可要将这种方法和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却是另一码事了。做一个“称职”的阅读者,路漫漫!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4)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