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43姐妹  36972帖子
发帖
西子Ann

2016年,书路第一记——那些年,让人痴迷的古文

西子Ann
西子Ann 西子Ann 2016-01-11 10:56 阅读(2946)

                                        2016年,书路第一记——那些年,让人痴迷的古文

                                                                                                 ——致沈复《浮生六记》

       写在开篇:阅读是一个孤寂的世界。和塑身一样,外在的激励都短暂和浅表,如果你真的想要,你可以默默地脱胎换骨,不用任何人的鞭策和邀约。你只需要安安静静地付出、等待,然后得到。

 

       一切的痴迷,只因一本书和一双人,还有一个故事。

       那一天,因为偶见蒋坦在《秋灯琐记》中载到他与其夫人秋芙的一段趣事儿,说秋芙在院里种了几株芭蕉,长大后,叶子遮住了窗口帘幕,秋雨之夜,缠绵雨滴落在芭蕉叶上,于枕畔闻听此声,让人心碎神伤。于是有一天,蒋坦就在芭蕉叶上戏题一句:“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次日,见夫人续了一句:“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人生常常有这样美好的回忆,一桩青梅往事,或是一件淡如清风的雅趣,都会让人无法忘却。我想,对蒋坦而言,虽已是陈年旧事,但记忆犹新,盖因情至深处,不忍遗忘,所以兴致写下。

       后来我顺藤而上,拾得了一本让人更痴迷的书,所以说好书都是环环相扣,不必你苦苦相寻。

       那晚,秋雨潇潇,灯影摇摇。我用三个小时结束了第一遍的《浮生六记》。因为通篇是古文,所以我只是略略而过,但就是这样的阅读模式,也让我怔然其中,无法释怀一段别人的往事。以前,我从未看过古文人笔下的爱情小传,只是看到卓文君奔向司马相如时,我会敬佩她的勇气,看到陆唐二人在各自心底流浪,我会厌恶那个无情的时代,看到李清照赵明诚的颠肺流离,我会心疼惋惜。但从来没有这样的一本书,让我心动于古人的爱情,让我沉迷在沈复与芸娘的世界里,看着他们诗情画意,至死不渝;看着他们心无羁绊,磊落一生。

       对于此书的内容,我无法透露太多。因为古文之于今人,其文意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读者看此书名,就可知此书分为六记,前四记是确定为作者所著,后两记疑为仿作,但并不影响我的阅读。看着一记一段往事,所谓浮生,大抵就是这样吧。爱上此书,不拘于它坊间“小红楼梦”的称号,也不是羡慕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而是倾心于沈复笔下对芸娘的情真意切,以及字里行间所散发的浓厚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儿。犹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景,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载于篇章,唯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一口气读完此书,然后半夜慢慢细品,真让我“阅而心醉”。其实,在我这个年纪读到这本古籍,我只能停留在文字的美好里,对于这世间万物,我阅历尚浅。所以只能流连于作者笔下流出的宛如乐音的文字,听其叮当清脆,看它直击人心。可能是第一次读到完整的古文传记,所以会沦陷于明亮畅达的文字里,伴着芸娘和三白的故事,时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时而放浪激越,任意东西。

       试举一例以观之:

     “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山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这是我随手而摘的一段文,描绘的是夫妇二人与众友游园赏花的情景。读到此处,我不禁一怔,仿若自己也在这众友之列,与夫妇二人同景赏青,任花间香味一点一点渗入心肺。或许,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向往,一种对大自然最原始的渴望。随手而摘,便如片玉散珠而来,熠熠生辉,且书中此类,俯拾皆是。更让我留恋的还是三白笔下描摹人物和叙述事情的传神细致,此等功力让我可望而不可及。

       或许还是太年轻,在三白清澈的书香墨迹里,看着他们依然避不开世俗的羁绊会让我婉转叹息。但正是这尘烟嚣张的世俗,才将夫妇二人的形象刻画的更加生动。才让我有机会偶遇此书,看见了芸。一个自带魅力的古时女子,看他们夫妻二人的点点滴滴,只觉得他们活的有真意,无论是顺境助人还是逆境坎坷,都让我看到由善良的人心和豁达的人性所缔造出的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在我的印记里,但凡是中国文人的爱情,绝大部分是悲剧。但像沈复和芸娘这等布衣爱情,若不是三白有心记述于书,得以流传的话,恐怕鲜有人知。正是沈复用不加忌讳、不事雕琢,将几百年与爱妻芸的故事跃然纸上,才让世人穿越时空,看见了生活的最初本真,进而折射自身,与文字达成共鸣。

       或许俞平伯先生说的对,文章事业之成,往往是“求之不必得,不求可自得”。三白作《浮生六记》,“上不为名山之业,下不为富贵的敲门砖,意兴所到,便濡毫伸纸,不必妆点,不知避忌。”以此而见,文字方不见斧凿之痕迹,俨如真实,便是好文。

       《浮生六记》的无穷魅力,不在我的文章里,在三白笔下那些生花的文字里。

       美好的是,当你翻到这本书的附录,会看到那些会生花的文字正在等你。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2)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