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43姐妹  36972帖子
发帖
小明随便逛逛

读书笔记: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债务危机篇

       这本书买了两年多了,读过好几次,但由于数据量太大内容太多,总有吃不进去的感觉。但每次读到和我们普通人息息相关的章节,总是感觉对未来的恐惧和生存的压力,难免让人忧心忡忡。不知时寒冰同志在写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怀和心态,会不会边写边哭啊。。。。


      为了梳理思路和增强记忆,我尝试将这本巨著里目前能读懂的部分归拢起来,力求理解书中的思路和建议,并学习作者的分析思路。


       第16章 大危机:中国的2016~2022


        第一节 债务危机 

        2016-2022年,人们将被一个阴影伴随---债务危机。为什么是2016年?到2016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到2030年,亚洲将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军费开支和技术投资方面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2016年以前,美国将完成“金融杀”战略的构建,打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超越传统地缘。能源、军事等局限的超级金融大帝国。从2016年开始后的周期通过不断加息来加快资金回流美国的步伐。

      国内,由于经济放缓,中国试图对飙升的信贷进行控制,导致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转而利用成本低廉的海外信贷。。随着美元升值步伐的加快,这些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贷款将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这些风险将在2016年开启的新周期里爆发。并且,2015年是中国信托集中偿付期,这恰与房地产的日渐萧条和经济的低迷对接,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在2016年集中爆发的概率。

      。。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之时,就可能是亚洲经济奇迹见顶之日。美国有充足的动力不断加息,导致资金疯狂的流入美国,许多经济体的债务危机都将因此被引爆。这只是第一步。在2016年开启的这个周期里,是做实业人最黯然伤神的日子:带着希望度过煎熬,却又面临新的更痛苦的煎熬。

      。。截至2012年,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5.2%,数据触目惊心。在危机到来时,其抗风险能力更差,一旦房地产业爆发危机,那被摧毁的不仅仅是房地产业,还包括金融业(银行)。。

     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情况也不能忽略,早在2004年,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居民,家庭负债率已高于欧美国家,达到155%和122%,青岛、杭州和深圳等中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也平均达到90%,而在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2003年的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则只在115%。


      第二节 恐怖的企业债务

      先讲了日本的企业债务问题及解决办法,再次阐述国内的企业债务的成因、现状及趋势,2014年起,银行开始密集逼迫企业偿还贷款,这种几乎不对企业进行严格优劣区分的大面积逼债行为,导致许多民营企业随时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一些原本运转正常、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也不得不借高利贷还贷。这就彻底断送了我们抵御寒冬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节 债务连环套

     中国的债务问题更为复杂,内在的缠绕更为棘手。中国已经保持了世界罕见的庞大的居民储蓄,高储蓄、低消费的特点导致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庞大的储蓄支撑了政府主导的投资,但危险也在于此: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坐吃资产、吃贷款,实际上是在吃居民个人的储蓄存款。不难想象,在发生债务危机的情况下,自身依靠负债经营的各商业银行势必把企业破产的直接风险递延到居民个人头上。这正是企业债务问题与高储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超级可怕之处!

      从政府投资和层面来看,问题可能更加令人担忧。储蓄转化为政府所主导的投资经济效益更差,导致由储蓄转化成的投资成为打水漂的结果---又去无回。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政府、企业依然负债累累,那么就使得整个社会体系从上至下都变得极其脆弱。


      第四节 影子银行之祸

      正是在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的影子银行逆势迅速发展起来。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症结:不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一定要亲自承受痛苦之后才能认真反思,并亡羊补牢。(此语精辟!)

      影子银行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银行,他们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包括表内和表外的产品,第二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担保、信托公司,典当行、财务公司和租赁公司;第三类是民间借贷。2008~2012年,影子银行的规模扩大的3倍,相当于全国GDP的20%。在影子银行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自身的部分不良贷款等风险,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等链条,悄悄转移到了购买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的民众身上,民众承担的金融风险上升了。


      第五节 血色影子

      当美国削减购债规模以后,中国影子银行爆发危机的风险将加速加大。。。有机构表示,2014年可能是目前为止中国信用债历史上违约风险最高的一年。银行承受坏账的能力越来越弱。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7)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