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读书笔记——《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是看坛里财蜜的读书笔记找来看的书,书名很振奋人哎。最近坛里有掀起学英语帮帮团,我参加了阅读团。萌生阅读英文书籍也是不久的事情,因为多年的英语学习,没大进步暂且不说,但也绝不想直接放下,咨询了坛里的财蜜,于是开始了英文书籍的阅读。
开篇说“学英语,要么彻底放弃,要么就必须一鼓作气,彻底把英语学好”,哈哈,这口气。关于书中一些观点,于我来说,觉得可实施性蛮强的,可以不妨一试。
英语学习的四条重要假说:1)input输入假说,英文学习的根本在于input输入,缺乏输入就不可能学好任何一门外语,听力和阅读的大量输入才是说的基础;2)i+1理论,也叫可理解性输入假说,也就是说在你认同输入假说的基础上,一定要遵循i+1原则,“i”即你现在的水平,“1”即比你现在稍微高一点点的难度,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注意开拓自己的学习难度,还要保证自己的输入材料符合i+1;3)narrow input假说,输入的材料类型和难度级别要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狭窄,其实就是要专注,稳扎稳进;4)情绪机制,是说学习的材料和环境应该是有趣的、轻松自如的,才能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关于打卡。肯定会说到坚持,而呈现的打卡内容,是量化的结果吗?或者说是以结果或效果为导向的打卡?
直接跳到关于英文原著的阅读上。首先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原著,最好选择原汁原味的英文著作,不包括简写版和中英对照版;书籍的获得,自由选择了;英文原著的技术瓶颈是生词太多,这个时候不需过分纠结于精读(专业书除外),“读下去”比“学生词”意义更大,而书籍的选择也很重要;最开始的阅读,可以从自己的兴趣方向来选择书籍。书籍选定之后就是真正的阅读了,文中介绍的方法是透析法。透析法的原理就是对英文原著中的生词等语言知识进行滤膜分析——英语的所有单词都“溶解”在英文原著的巨大“海洋”中,透析法就是对“海水”持续进行淡化处理,以电子词典为滤膜,定量析出“海水”中的生词,输入大脑记忆中枢。生词遗忘相当于“回渗”,但只要持续透析,原著的单词会反复出现,结合原文背景,都将进入大脑的长期记忆,从而提升个人的词汇量。透析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模拟老外的生活常态,在技术上完全可以不额外投入时间,就能提升英语文化水平。此法的核心操作要求要少查生词,基本都是靠前后文的理解来读通原文。

有是等待填keng的嘛?
以这种方式才督促自己必须完成。
我就读那本 nothing to envy 查了不少单词 其它的 就没有 主要也是因为我懒
但是之后我发现 其实不去查单词有个好处 一是很连贯的就读下来 二是 有时候你能猜出来那是什么意思 哈哈 所以我很同意那个 不需要所有单词都去查 是在影响你理解句子的意思啦 再去查
希望亲爱的能找到自己的步骤 开始阅读原版英文书籍
有你的鼓励,我会努力找自己的节奏的,主要还是这本书合适吸引我,很多情节读来让我觉得很是不可思议。接下来就是要跨出有意识的输出这步了。
是的是的 nothing to envy 这本书 我读完之后确实让我开了眼界 离自己那么近的一个国家 原来在独裁下 那么可怜 尤其是饥荒那段 可以看到很多人想逃出来 后来我在ted上又搜了几个 所谓的 逃北者的演讲 看着好心酸
有个情节:由于缺少化肥之类的,人们被要求用每天自己的excrement去换食物,让我一惊一惊的,简直是闻所未闻啊。
饥荒年代是很正常的 人肉也是正常的 哎。。。 我们这个时代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