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1天变财女 250066姐妹  36989帖子
发帖
露痕

#露痕的读书笔记#从0到1开启商业和未来的秘密16008

露痕
露痕 露痕 2016-02-01 06:44 阅读(3518)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五星推荐。 而今的中国,政府鼓励创业,社会鼓吹创业,每个人都是血脉喷张的,似乎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准备创业一把,然而创业需要更多思考,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冷静思考,持久创业。

        我是被创业甩过耳光的,当我决定去留,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过很多,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它不是一本创业指南,而是思维运动。我觉得每个被创业风潮刮得蠢蠢欲动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本书探讨创业者需要思考的七个问题以及一些建议。

        1.工程问题:

你的技术具有突破性,而不仅仅是稍有改进吗?

传统的模式你创办一个公司,(其实不是创办而是复制改良他人的),这是从1到n的过程,你的公司活在竞争之下,随时担心大老虎吃掉你,随时有对手从前后左右包抄抢占你的市场份额;创新的模式是你走出竞争,运用创新,走别人看不到跟不上的路,你不需要去市场抢份额,你创造市场。这是从0到1的过程,比如uber,airbnd,ebay的创建。

       作者有很多犀利的观点。从宏观层次看,可用一个词代替水平进步,即全球化——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中国是全球化的范例,它的20年计划就是成为今天的美国。中国已经直接复制了发达国家的有用之物:19世纪的铁路、20世纪的空调,甚至整个城市。也许这种复制可以使中国在建设道路上少走几步——比如,不用安装陆上线路,直接实现无线通信,但是,这依然是在复制。

        所以这应该是这几年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全民创业的初衷:在创业狂潮中掀起创新。

        2.时机问题:

现在开创事业,时机合适吗?

        这里提及两个问题,项目的准备,以及通过了解宏观的经济状况,过往的经济动态了解自己所处的点。

        列举了99年的互联网经济狂潮:互联网热潮虽很热却短暂,只维持了18个月。这是一场硅谷淘金热:到处都是金子,也不乏热情高涨却草率行事的淘金者。每周,都有数十个新企业竞相举办豪华开业派对(而庆祝成功的派对却很少见)。这些纸上百万富翁为上千美元的宴会埋单,并企图用初创公司的股票来支付(有时甚至成功了)。大批的人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去开办公司,或进入初创公司上班。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3月中旬达到了峰值5048点,然后在4月中旬跌至3321点。在2002年10月降到1114点触底反弹之前,市场崩溃一直被解读为对90年代科技乐观主义的审判。而这之后,曾经充满希望的90年代又重新被定义成疯狂贪婪的时代。纳斯达克的崩溃宣告了这个时代的终结。

        有人在时代的推动下不忘思考与行动并行,成就了商业帝国,而有人,只是在热潮中躁动了一把。

       3.垄断问题:

      开创之初,是在一个小市场抢占大份额吗?

      你的眼光应该放在大市场上,而从小市场着手。

      垄断才有发展。这又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观点,我们的常规思维,市场已经无插针之缝,似乎已经没有未被开发的行业,目能所及的地方,都是残酷的竞争,行业垄断简直是妄想,然而

         这里的“垄断企业”指的仅仅是一种企业,它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其他企业无法供给。谷歌就是从0到1的范例:自21世纪初谷歌就已经将微软和雅虎远远抛在身后了,在网络搜索领域无人可敌。所以他谈的还是创新,跟风只是在竞争中自寻死路,而创新能很快从细分市场起步,进而由点及面,迅速占领大市场的份额。

      垄断企业推动社会进步,因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垄断利润是有力的创新动机。之后垄断企业会不断创新,因为利润给了它们规划长远未来的资本,它们有能力投资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这些是困在竞争之中的企业想都不敢想的。

        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4.人员问题:

        你有合适的团队吗?

        团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作者就这一问题也有新锐的观点。

        公司就像国家,早先的错误决定一旦做出(比如选错合伙人、挑错员工),之后就很难改正。技术能力和才华互补固然重要,但创始人之间的了解程度和他们合作的默契程度也同样重要。创始人在共同创业前应有深厚的交情,否则就是在碰运气。

       如果你希望摆脱董事会的控制,那就尽可能扩大其规模。如果你希望它高效运作,那就缩小其规模。

        现金报酬的魅力十足,它提供了纯粹的可选择性,也就是说,一旦你拿到手,想怎么花都可以。但是高额的现金报酬会让员工取走公司已有的价值,而不是投入时间为未来创造新的价值。股票虽然不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方法,却是创始人使公司保持团结一致的最好方法。

5.销售问题:

        除了创造产品,你有没有办法销售产品?

       将推销作为产品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更为妥当。你发明了新产品却没有有效的方式推销,那么你的生意将很难做下去——无论你的产品质量有多好。

        有效推广的界限可以从两个指标判定。在与客户保持联系期间,从每个客户那里赚取的平均总净利(客户生命期价值,CLV)必须超过赢得新客户的平均成本(客户获取成本,CAC)。

        谁最先占领有病毒式营销前景的细分市场,谁就能成为整个市场的定局者。

6.持久问题:

        未来10年或20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吗?

         现在未来看公司,这需要了解现状不断创新,而不只是坚守。

7.秘密问题:

       你有没有找到一个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独特机会?

      如今极少有人对非正统观念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主流认为这是进步的标志。现在,疯狂的异端教派越来越少,我们应该为之感到高兴,但是为了这一收获,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丧失了对等待被挖掘的秘密的好奇之心。

        作者分析了我们影响我们不再积极探索的原因。

        第一是渐进主义。从小我们便被教育做事的正确方法是积跬步以至千里。如果超过正常进度,且学到了考卷范围以外的知识,你并不能因此多拿学分。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工作阶段,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学者们通常争相发表无足轻重的论文而不去探索新的领域。

        第二是风险规避。人们害怕秘密是因为怕犯错。显然,秘密还没有经过主流的审查。如果你的目标是一生不犯错,你就不应该去探索秘密。         第三是自满。社会精英享有最大的自由,也最有能力去探索新想法,但是他们似乎最不相信秘密。既然能够舒舒服服地享用已有成果,为什么还要去探索秘密呢?

        第四是“扁平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认为世界是一个同质的、激烈竞争的市场:世界是“平”的。鉴于这一假设,任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在探索秘密之前都会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可能发现新事物,难道全球人才库中更加聪明、更加有创造力的人还没有发现吗?这种怀疑的声音阻止了人们去探索秘密,因为身处的世界似乎大到任何个人都无法做出独特的贡献。

        道路不必无限延伸,一直走下去。选择那条隐秘的路吧。

@TS @我爱元宝 @生小刺猬的气了 @梦醒了2016

        




        




来自她理财 Android 客户端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1)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