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主读书009】虚拟的历史-尼尔·弗格森[英]
假如没有爆发英国内战?
假如没有发生美国独立革命?
假如爱尔兰没有分裂?
假如英国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假如希特勒没有进攻英国?
假如希特勒战胜了苏联?
假如苏联赢了冷战?
假如肯尼迪没有遇刺?
假如戈尔巴乔夫没有出现?
怎么,看了这个开头,还是没有兴趣读。那下面呢?
假如我没有邂逅现在的先生会怎样?
假如我当初没有选择这个专业会怎样?
假如我当时留在XX城市发展会怎样?
假如我早一点理财会怎样?
假如股灾爆发前我撤出了会怎样?
这样的问句相信也许你就有兴趣了。记得曾经很流行的QQ空间,我起的名字就是“时光机”。很羡慕超人可以让时间逆转,将自己的女朋友从“未来”的灾难中解救出来。虽然那是科幻小说,但是寄予了人类对掌握时光机器的美好愿景。我在图书馆遇到这本书时,也是脑海中蹦出的这个念头掘住了我。事实证明,这是本学术书籍,我读了快一个月,仍然不得要领,又觉得是本好书,不愿轻易放手,勉力而为,写一篇读书笔记。
这本书并非作者所写,是作者编撰的论文集,最精彩的部分反而是作者洋洋洒洒近百页的序言,含金量比较高。
反事实假设的意义
“我们当然知道时间不可能倒退,也不可能回到过去重新选择。但反事实地设想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学习。因为在作出有关未来的决定时,想象不同行为的可能结果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的基础。所以,分析和比较已发生时间与可能发生的时间的确是有意义的。”
列举历代历史学家对反事实观点的敌意
矮油,我们反事实观点在主流历史学术界不受重视。君不见主流竟叫我们“室内游戏”嘛。
矮油,我们反事实历史也是很学术的啦。君不见,我们也是讲究方法论讲究逻辑推理的嘛。
矮油,其实普罗大众很喜欢我们啦,君不见那么多科幻书籍影视作品都是架空历史的嘛。
反事实分析具备的双重合理依据
1、讨论因果关系问题时,在逻辑上就有必要提出“若非……”开头的问题,去想象如果没有我们设定的原因,会发生什么。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判断可能性的基础上去建构合理的、可能发生的过去,前提是要有充分的历史证据。
2、想弄清过去“真实的面目”究竟如何,这样做事历史的必然,因为我们必须同等地看待和重视事件发生前当时人们所考虑的一切可能性,比起他们始料未及的结果来,这些可能性更为重要。
反事实假设必须是当时人们所考虑的那些可能性
1、实际发生的事件在当时大多数的智者看来,常常不是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在这个意义上,反事实设想的场景对关键时刻的决策者来说,比实际发生的事件更为“真实”。
2、我们会发现当人们相信了决定论也相信自己受到决定论的主宰时,决定论就会在历史中真正地发挥作用。
“何必要去问反事实问题。”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是:如果我们不问会怎样?虚拟历史是对决定论的必要矫正。
【感想】虽然这本书与普罗大众的时光理想相距甚远,但我仍然想说,自己从中得到了些许教益。这世上即使存在假设,也不存在无根据的假设。目前,我们仍然需要在时间空间的框架中运行,但不妨碍我们在下一次决策时,想一想上次自己“想回到的过去”。从那里面寻找经验教训,以期更好的自己和未来。

很有兴趣!谢谢亭亭的分享~
学术类的书籍好难读,谢谢元宝肯定。
有点难懂呢~~我只偏爱小说。完了~~
这个,感觉好难读懂。不过看了一下亭主总结的感想稍稍理解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