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之人生百态#微观农村看社会发展(一前言)
过年期间有两件很火的事都跟农村有关,一是微信上传的那篇《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个是上海女生跟江西男友回乡过节,连夜返回并分手的事情。
我原本想用一模一样的原标题来写写农村的事情,因为我也是农村儿媳。后来一想,农村也分很多种,南方的,北方的,富裕的,贫穷的。还是只写写自己身边熟悉的故事吧。
大部分的中国人往上数个几代,恐怕都逃不出“农村人”这三个字,所以,英雄不论出身!
我爷爷奶奶是农村人,父亲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第二年才恢复高考。家族中没有更有远识的人,都说现在的工作已经不错,确实,父亲少年得志,是全县40几个主管会计中最年轻的,帐也是做的最好的!所以,本来成绩非常优异的他,班主任上家里做过两次思想工作的他,还是放弃了高考。此后的命运,多少有些关联。
但是,唯一做的正确的事情,就是跳出了农门,从村到乡,从乡到县,所以,我们虽然一家四口挤在一张床上好多年,总算还是在城里长大,生活,上学,受教育。
河南是农业大省,我们儿时除了寒暑假,还有麦假,秋忙假,就是收麦子,收玉米的时候,学校单位都有假期,于是,我快乐的童年,离不开在农村的日子。所有儿时深刻的记忆,都离不开那片土地。拾麦子,玩胶泥,爬麦桔垛,躲猫猫,摘红薯叶,挖陷井,捉蟋蟀,烤蚂蚱……当然,在城里的日子也不错,记忆里自己已经上了学,娱乐活动就是学校的各式活动,合唱团,舞蹈队,看电影,演讲比赛,诗朗诵等。
我觉得我的人生经历还是很丰富的,如果缺失了任何一块,好像都有些遗憾。
所以,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排斥农村人。并且觉得农村是个好地方,毕竟我有能力在城市立足、生活。以后孩子寒暑假回农村,多一些生活体验,更是好事!
我明白,很多农村依然贫困,不是所有的农村都是幸福安康。坛子里有姐妹写过一篇《你们穷是有原因的》,就拿搭火炕为例讲了婆家懒惰,不思进取。
正如城市,农村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很大。
我第一次去老公家的时候,还是以女朋友的身份,当时他以工作几年的积蓄先资助家里盖起了新房,家里也算整洁。最让我好感的是,整个家族都相亲相爱,相处和睦。公公兄弟三个,这三家共有四个儿子,我老公家有个亲哥哥,每年除夕,都会轮流做东,到家里来聚会,吃饭,喝酒,聊天,聊聊一年的收获,外面的见识等。哥嫂已分家,在外打工,家里也弄的很干净,还有音响,白天一家人还能唱唱麦。我瞬间觉得我家过年简单吃完年夜饭,一家四口躺在床上看春晚的生活,真是没意思。
而且他们村里都放炮,买烟花。家家户户少买一些,也够我看的了。还会放云灯,就是孔明灯,而且一到晚上,抬头就是漫天的星星,近的似乎伸手就能摘下。以前我只在正月十五,看过两场县里某单位组织放的烟花,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站在街边的墙角里。
我当时就觉得这样的农村,比我记忆里的那个农村更鲜活,更生动!
从2010年结婚算起,这几年的农村,变化更大,但是,这些美好的东西,依然存在。
下篇预告:写农村的房子,房产结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