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之人生百态#微观农村看社会发展(二房价)
这篇来写房价。我们都关心的房价。
坦白讲,我们论坛的气氛还好,我常经常看到知乎还有天涯上的贴子,大意是都在评论房地产要崩盘之说。从各种数据,甚至银行拆借利率都拿来比较。包括日本,台湾,韩国等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巨幅下跌,不是腰斩,而是高达70%-80%,如果再对比其它各国的增长,实际跌幅更恐怖。总之是喊空中国经济,说房地产绑架经济,只有暴跌一条出路!
我实在是不明白这些人都是哪些人~~~~~经济学家(反正喊归喊)?中产(都有房,肯定不希望跌)?农民(似乎也没这个知识来论证)?有见识有文化的人(难道不是都忙着搞事业挣钱吗)?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貌似论调也不对啊)?
我只知道,从古至今,从城市到农村,置业,都是人生首要大事!
前文中提到,我们一家四口睡在一张床上,是的,而且还只有一个房间,客厅卧室在一起,实际面积估计只有十几平,厨房在外面,有点类似现在城市里最早的那种走破的户型。而且是在城郊。这种情况持续了多久?一直到我九岁,上小学三年级。我们才搬到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还没有单独的厕所,要下楼去公共厕所,晚上用尿桶的那种。我弟跟我爸妈一个房间,我单独一个房间。后来又住了好几年,初中毕业了,我们才搬了新家,说是三室一厅,实际厅小的要死,好在一楼有个小院,改造后,算是一家四口各有房间了。一直住到今天。
我看到@小P鼠 说在上海,不嫌房子小,都是这么长大的,我非常有感触,确实如此。房子小也没影响我们学习玩乐。我父母都是普通的双职工,类似于现在的普通人吧。当然,县城里也有很多做生意,当官的有钱人,自己买了地造房子,就是城郊小别墅的意思。这些还是少数。大多数应该像我父母一样,是非常普通的人。
我们BOSS来视察工作,讲到买房时,跟我们说了一句,你们努力工作,向市场要钱,总经理有钱就买大房子,买市中心,你们主管就买郊区一点点,要么小房子,其它员工再远一些,总是都可以置业的。
我们前台都买了房子,所以,我实在不明白,天天喊房价高,要崩盘的人,是从哪里看人们买不起房的?身边有多少人真真正正买不起房的?
当然,投机性的购买房产,我也不支持。房子只是居住的功能,应该要回归本质才对。
这是我们小县城老城区非常有代表性的胡同,我今年回去才发现,容积率高的吓人,前后楼几乎没有什么距离,所以,阳光非常稀少,更别提绿化。
有些人家是两层三层楼的,更多的是单元楼,就在这些旮旯里。好似大家也都挺习惯的。新区的房价高峰时卖到三四千,过年时碰到妈妈的一个朋友,儿子结婚,年前也在新区买了房,大概是3000多点一平方,我弟说买的不贵,有回落。实际上新区的入住率并不是很高,几年前更是没有人气,近两年才好一些。我弟说配置跟不上,老城区十块钱能买五根油条的话,新区只能买四根。而且会停水停电。老城区生活更便利。
再来看我婆家农村的情况。我结婚时,鉴于我家是新盖的房子,所以在村里还算可以,这几年下来,新建的小楼刷刷刷平地而起,更漂亮,更现代化。大爷家的大哥,盖起了两层小楼(虽然二楼都空着),太阳能,新厕所,洗澡间,什么都有。婶子家的哥哥,也花了一两万,装修了新厕所和洗澡间。我家左右都起了两层的小楼,一下子我家的房子在村里就排下面了。我跟老公说要不也折腾一下厕所和洗澡间?他说你一年就回来几天,不花这个钱。老人家习惯了,没关系。此事也就揭过不提了。
隔壁家建房到装修,花了二三十万。我大姑子家建房也花了三十多万。我不知道那些经济学家,有没有实际实地的考察过一线,光看数据有个P用,我国的统计数据能看吗?
这次回来,姨家表哥也说,他在乡里买的店铺也涨了十几万,对,没错,就是乡里,上下两层80平方的商铺,买来时20几万,现在说出价到30几万了!!而且,乡里盖的房子,一千多一平,也卖的不错。
我惊呆到下巴都掉了~~~说为什么?家里儿子多的,没有宅子建了,而且建下来要三十万,买个一百多个平方才十几万,所以就去买乡里了。而且更方便。
那些说“农民工进城买房”是当接盘侠的人,我觉得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民吧?我自己奶奶家的村庄,已经有一半的亲戚到城里发展了,现在婆家也有这个趋势。我亲嫂子的娘家哥哥,早些年在外当包工头挣了钱,回乡发展房地产,也是在乡里建了商品房卖,我看嫂嫂过去拍的视频,人家也花了15万装修,130多平方非常舒服,也非常宽敞明亮。跟城里没啥区别。
城镇化发展,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不接地气的政策,而是已经在进程中了。我个人感觉家乡的机会非常多。
农村人有没有钱?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但凡家里有几个劳动力的农村家庭,手上的MONEY要比我们坛子里一半以上的姐妹存款多。当然,房产价值是没办法算进去的。
这是我大姑子家的照片。
虽然二楼都空着,但是现在都这么盖。小七在这里玩的很开心,我开玩笑说给小七留二楼一间,以后暑假里回来住。
这是洗澡间,旁边有两间厕所,分了男女。冬天里太阳不好的时候,还是没有太大的用处,主要是夏天方便。
这是室内的情况,姐姐说盖房钱花完了,今年再存点换家具,所以,现在房子里还是老家具。我瞬间感觉农村城市没差别啊~~我们装修也是一样一样的添啊~~
虽然还会烧火做饭,就是地锅,但是现代化的橱柜和厨具,已经全部配套了。
宽敞的大院子,停车都不是问题。姐夫正在考驾照,以后也肯定会买车。
站在二楼看村里,新旧房子各半。
但是开工动工的不少,二层小楼非常普遍。老公家这边的亲戚,基本上房子都是这两年新建的了,我结婚那年还有不少是老房子,去年大姑家的儿子也把新房建起来了,而且还拗了造型,可惜今年我没去走动,没有照片。
回过头来看看这片绿色的土地,这充满希望的土地,影壁墙上的“走进幸福”已经完美的诠释了这一切!
后记:房地产的高峰期我个人认为已经过去,但是也不用担心三四线崩盘。真的,为什么?以我实际了解,像我家这种四线都不挂级的地方,普通百姓投资房产的非常少,基本是自住,然后就是儿子要结婚了,买一套。如果说真有那种造空城的个别房企倒几家,欠银行点钱,对民生基本影响不大。百姓不会因为房子降了就去囤一点,也不会因为房子升了,就多买几套。个别人家里有几套房子的,是改善后,不缺钱,没急着卖的,或者就是没卖出去的。也不影响家庭生活。像我第一张照片那种恶劣的居住环境都住满人,SO,这种地方真空一些,也不是坏事~~
农村自建房这两年随着原材料的下滑,成本也少了一些,我大姑子家盖的时候正贵,这些也是好事。但是成本还是少不下来,为什么,人工贵。我公公如果在家做建筑,就是打零工,一天也有大几十一百好挣,就是辛苦点。像我隔壁两层楼成本这么低的,是因为他装修出身,都是自己做的~~算上人工,不会低。
中国慢慢靠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人工越来越贵,如果物价能控制,那人民消费的胆子就更大了~~
下篇预告:写农村的车子

现在在农村建房子都不便宜,建个小二层,加装修下来,没有二三十万也是下不来的;
谢谢你记得我说的话,嘻嘻!
个人感觉房价飙升跟买房者也息息相关。。
房价略下调时没人下手,都在观望继续等下跌。然后房价开始上涨趋势,全民都开始追涨,越涨下手的越快。房子跌价了,砸售楼处的要求退房的比比皆是。。房子涨了,大家都相安无事,买了的喜笑颜开,没买的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所以,一线房价不会跌。。
所以,暴跌从何说起呢?
看看论坛上大部份姐妹手上有存款的都在折腾着买房换房呢,房价跌的下来吗?
这个我也不是很认同哦,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不符合规律啊。东京破产也不是不具参考性的。一但全民认为房价只涨不跌,搞不好也是拐点的开始
维稳就好,真的,以现在的情况如果能维稳,人们幸福生活,一派和谐
当然,我内心里期待你的说法,这样我才有机会刚需一套房。。![[可怜]](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2.gif)
我妈是那种在农村建不起房子,只能去城市买房子的人; 用她的话来说,建个房子30万一普得给人家,去城里买房子,十来万付个首付,余下的贷款,让年轻人慢慢的还去,他们也落个清静;![[坏笑]](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1.gif)
我家那边这几年正流行盖房子,从最初的两层小楼到现在最起码的三层小楼,装修都超级豪华,但房子还是空的时候多,就算都在家,还是有很多房间是空着的。
好有远见。哈哈。我哥嫂都想着给孩子建房子了,我鼓励他们外面买
农村是中国的写照。
她们就花了三万块,把农村家里的大门修了一下,建了一个独立的冲凉房,人家两口子过得可舒服了; 他俩都是不要和儿子,儿媳住一起的人;![[坏笑]](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1.gif)
农村的房子盖起来也不便宜的,我家盖的两层,加装修一起大概花了50万吧。而且一楼还算是简装。只有一个车库。不过样式和装修的确要比你家亲戚的弄得更现代一点。但农村的房子,除了自己住外,是不具有投资保值功能的,算消费品。在农村建房子,只是因为割舍不了家的情结。
对,就是这个家的情结。我后续会写到~~
这还说城里农村没差别,我看差别大了去了。第一,城里的路和农村的路差别很大,第二,房子的式样差别很大,还贴磁砖呢,城里什么房子外表贴瓷砖?恐怕只有公共厕所。院子抹水泥,城里的院子都铺砖或者防腐木。第三,屋里的人,都穿着羽绒服,说明供暖不行。其他的,家具没看到,洗澡太阳能或者电,一家人基本住一层空一层......这些都是农村房子的特征:很大,空间足够,配套不行。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煤气管道系统,通风和空调系统,物业维护系统,绿化、交通接驳,卫生,垃圾清运,道路维护,公共设施....这些,农村房子基本都没有,所以这种房子就是一个壳子,本质上和农村以前的平房没有实质性差别。单门居住这块,已经没啥可取了,加上上学、就业、医疗等隐性的资源,综合评价,花钱盖这种房子意思不大,还不如原来农村的平房大院子呢。
亲,你看贴不仔细。我说的没区别,是指农村盖房也是倾全家所有,家具后续添,城里普通人买房首付清空一次,装修清空一次,很多人,也是这个月发了工资添个电视,下个月发了工资添个冰箱。
你讲的城乡差距,这是必然的,不然就不会搞城镇化建设了。我文中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弄个家都不容易。不用天天喊着城里房价高,农村也不便宜。
至于样式,这是区域审美差异,仅此而以
河南
那倒是,城里农村弄个房都不容易。老百姓没啥别的念想,就盖房买房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