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环境下,假如你有1000万可用来投资理财,你会怎么配置?
国内某大报想采访我们的财蜜,主题:
如今环境下,高净值人群是如何做资产配置的?
欢迎财蜜们提供相关的案例。
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认识的人的。
无论是否愿意接受采访,都可以来跟帖说说。
如果不方便暴露个人信息,可以发私信给精选君,精选君可以匿名打码发布出来。
如果都没有,跟帖说说:
今年的这个环境下,假如你有1000万可用来投资理财,你会怎么配置?
科普下高净值人群:
再看个数据:
2015年4月,民生银行与胡润百富发布了《2014-2015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个人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达到5亿元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达到1.7万人,总计资产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平均资产规模18.2亿元人民币。

所以自住房不能算净值吧?
看到了遥远的距离
小她里这么高净值的不多吧。。。
看到了远大的目标,学习了一个新词:高净值人群。
长知识了。
如果是北上广深的,如果算上自住房的话,很多人都被高净值了
我离高净值人群还差好多的距离呀
看到了遥远的距离+3![[汗]](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0.gif)
http://www.talicai.com/post/431560?location=share_link&dev=ios&sender_id=FD5A9386-065D-4630-805D-DAA342E70912
看到了遥远的距离+10086
我连5万资产都木有。好忧桑~
50%的保险类理财(一次性购买),因为结婚时老公家坚持不同意做婚前财产公证,所以在婚前一次性购买了大额的保险类理财产品(终身但可以提前赎回),来保障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婚前财产。可以15%的私募基金,当时配置的原因是想提高自己的收益
15%的浮动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配置的应该都算银行自己的明星产品,收益比固定期限的要好
12%的固定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来说购买3个月至半年左右的产品,收益虽说不高但是可以保证资金流动性
8%的P2P产品,从2014年年底开始配置P2P产品,主要还是看重其高收益。
帝都魔都真是好地方,啥都没干,住在家里就变高净值人士了……![[抠鼻子]](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1.gif)
好远的梦啊,没想过这个问题
没有这么多钱啊,有这么多钱吃银行利息也好啊
不是有个笑话嘛:某人在北上广中了500W彩票,记者采访怎么花,答曰:“买房”,记者问:“剩下的呢?”答:剩下的慢慢还。现在1000W,要挑地段的的话都买不了豪宅了。
哈哈,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
这么厚家产的人还会来这里讨论怎样省钱努力工作带孩子等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