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意义#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赚钱的意义#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文/格格
该原创文章,属于授权她理财独家刊载,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记得初中时开始学习一门政治课叫《公民》,那本书在后来的二十年时间里,唯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便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信众多财蜜对这句话也并不陌生。物质理解为经济层面,而上层建筑自然是指精神层面了。我们为什么要赚钱?一句话来说,就是奠定好自己的物质基础,使自己有更多的能力去追求自己的喜好与梦想!
美国社会学家马期洛认为人生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感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简单点来说就是衣食无忧。不知道小她里面有没有姐妹们经历过手上的钱不够吃一顿晚饭的经历?也许现在有信用卡可以透支,会少有这种尴尬吧。但是格格可是清楚地记得,在刚毕业那一年,有一次因为工资晚发了几天,就真的身无分文到没有晚餐吃。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理需求可能并不仅仅限于衣食无忧了,我们要穿得光鲜,吃得健康;我们结婚生子了,还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甚至去外面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只为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要住大房子,用好家具;我们还需要买车来代步甚至还要花费不小的费用去给它买个车库。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理解为非常现实的生理需求。所以说赚钱的第一个意义就在于此。昨天和一位同事聊天,广播里正好在说刘强东的事情,同事说他比奶茶妹大19岁,然后说现在好多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找不着女朋友,是啊,年轻漂亮条件好的女孩子明明可以找到一个有钱人,不再为生活而辛劳奔波,为什么不去选择呢?也许你白手起家奋斗几辈子也奋斗不来的,别人一嫁就全有了,所以完全可以理解。生理需求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能吧,人每天这么拼命,最低级的追求还不是为了在物质上能够得到满足?
当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后,人会自然产生一种想法,如果遇到风险,我们怎么能够保证我们的生活水平不会降低?这个就是安全感的需要。还是举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次去外地,本来是带着银行卡的,所以没带多少现金,结果正好赶上是元旦那天,银行都在结算吧,ATM机就是没办法取钱,差一点就是寒冬里流落街头了,也是从那一次开始,我觉得钱能带给我安全感,而且是足够的钱。所以我现在每天身上都带着一千多的现金,虽然没有花钱的计划,但是保不准意外什么时候会降临。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工作忽然没有了,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遭遇意外了,怎么保证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们要去买一些抵抗风险的东西,比如保险,比如保值的资产。而这些,都必须用钱才能够买到对不对?
总有人会问,钱和幸福相关吗?我的回答是不一定相关,但是前提是要基于以上两种需求满足以后,也就是说你的钱已经能够完全满足你的生理需求,并且能够抵挡可能发生的风险,在这个前提下,钱再多与幸福的关联性就不那么大了。当你因为钱的问题而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吗?
有句古话说得好,饱暖思YIN 欲,也是这个道理。人毕竟不同于动物,物质满足之后,一定会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精神世界!身边有一个案例,母校的两位老师夫妇,开了一个**书院,为了传播国学。每年都会义务招收学生,大人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去学习的,所有开销都是自费的,但是学生不用交学费。在现在这个培训班兴趣班遍地开花的时代,是不是有如一阵清风扑面而来?往大了说是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往小了说是为了个人兴趣爱好的实现。其实这个例子已经充实说明了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有些人可能觉得住豪宅,开名车会获得自己的心理满足和别人的尊重,而有些人会觉得做慈善,做公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一些是不是都得有金钱作为支撑?
所以我们赚钱什么都不为,就是为了自己!

坐等投资~~~
我觉得那个感观不太好,也怕犯禁,所以手动屏蔽先~~~
哈哈,爱吃啥馅儿的?我爱素馅
这个也可以包饺子?咸的还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