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linuoailinuo2016.5.11 今天开始看《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众多好友推荐,看预言就热血澎湃,没有要创业的人也可以从中开始嗅出商业和未来的趋势...
-
ailinuoailinuo
2016.5.12:从0到1第2章(像1999年那样的狂欢)96年末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警告“非理性的繁荣”可能导致“资产价格虚增”,从我的观察角度,反观去年中国的股市以及近两年VC/PE中投资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型企业,大部分都存在估值虚高,利润相对增长较慢,过度依赖广告、网络点击量(阅读量)等收入,而这些青睐互联网的资本的进入使得企业更加膨胀,我接触的企业就有资金滞留现象,所以我们现在也常常警惕,除了房产泡沫之外,互联网的泡沫正在加剧。
-
ailinuoailinuo
-
ailinuoailinuo20160513: 遭受硅谷之劫(90年代纳斯达克崩溃,网络破灭。)的企业家们从中学到4点经验,这些经验直到今天仍在主导商业思想:①循序渐进。不能沉溺在宏大的愿景中,否则会使泡沫膨胀。自称可以成大事的人都不可信,因为心存改变世界之雄心的人通常要更加谦逊。小幅地循序渐进地成长是安全前进的唯一道路。②保持精简和灵活性。所有的公司都必须留出一定空间,不要事事都严格计划。你不知道你的事业会变成什么样,事先规划通常既死板又不现实。相反,你应该做些尝试,反复实践,把创业当成未知的实验。③在改进中竞争。不要贸然创造一个新市场。以现成的客户作为出发点创业才更有保障。成功者已经创造出被认可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才是可取之道。④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广告或营销人员去推销,就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科技应用于商业应该主打产品开发,而不是分销。在泡沫年代打广告显然都是浪费,唯一持久的成长是爆发式成长。这些经验教训在创业领域成了信条;忽视它们的人被认为会遭受2000年美股大崩盘、科技股重挫那样的厄运。然而这些法则的对立面可能更正确: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2.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3.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
ailinuoailinuo20150514: 睡前阅读 从0到1 至第三章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竞争与垄断
-
ailinuoailinuo20160515 睡前阅读:每个垄断企业都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过得垄断地位,而失败的企业原因都相同,它们无法逃脱竞争。
-
ailinuoailinuo20160516:睡前悦读 这段我是否可以理解为像渡边淳一所说的“钝感力”?
-
ailinuoailinuo20160517去房管局办事的路上悦读:一个企业的现值比期值更具有价值。
-
ailinuoailinuo20160518:睡前悦读
-
ailinuoailinuo20160519排队等候办事中:
与其努力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一知半解的庸才,还美其名曰“全能人才”,一个目标明确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并专心去做好这一件事。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是“全能人才”,我个人认为没办法成为通才,在自己的领域专注地变得专业,就很好了。
-
ailinuoailinuo20160520: 准备注会的间隙,看篇温暖的爱情故事,在这个美丽的日子温暖身心,《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
-
ailinuoailinuo20150521:
-
ailinuoailinuo20160522:不依赖天长地久的承诺,不抱有唯我独尊的自负。
-
ailinuoailinuo20160523:不得不说,这段分析太透彻
,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许多企业家的做法应证了这一点。
-
ailinuoailinuo20160524:选择那条隐秘的道路吧,道路不必延伸,一直走下去。
-
ailinuoailinuo20160525:『我们仨』听杨绛先生娓娓道来她与钟书先生,还有女儿阿圆的生活小事,平凡生活中淡淡地充满感动,女儿阿圆先行离去,钟书先生后来真的如她梦里一样“找不到了”,留下杨绛先生用她的笔触回忆他们仨的点点滴滴,我看到了这个跨越两个世纪的老人,内心的宁静和从容,坚毅和爱。他们远去了,爱仍在持续。
-
ailinuoailinuo20160526:税前悦读『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 上帝很忙,每天要安排那么多人相遇,他没时间等你茁壮成长…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抓住了就是你的,放手了也别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