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易的满足,不是疼爱,是祸害。
以前常看到为了一件玩具或零食而在商场大肆哭闹的孩子,而最终他们的父母或是爷爷奶奶都会答应下来,选择妥协。
那时不觉得如何,如今细想一番,惊觉有这样的家长,必然养出这样的小孩。孩子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他们只会越要越多,还慢慢养成只要动动嘴、哭一哭、闹一闹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坏习惯。
这样的人长大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看《欢乐颂》里面樊胜美她弟就知道了。
周围不乏这样的朋友,她经常性的经济困难,起初开口时我们会给予适当的帮助,只不过不管是救济还是借钱,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为只能解决一时之需,钱用完了,还是会回到原先困难的窘境,甚至是恶性循环。最后往往连朋友也没得做。
《战国策》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能走多远,最终要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而非你给他们准备了多少钱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习如是,生活中亦如是。
人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他们长大成人,会发现这世上的其他人不是他们的父母,无需对他们一味迁就,生活也不会一味地仁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得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走出家门,就必须学会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挣得想要的一切。
所以从小爸妈就教育我,不要轻易向别人借钱也不要轻易借给别人钱。我听话的遵循至今,也因此得以避过好些麻烦,只是从未深究过这样做的原因。恰好昨天晚上看到一个视频,里面一句话顿时让我想明白了爸妈教给我的这条不二法则。
“People always don't pay attention to what they get free! ”
细想之下觉得简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人的劣根性。虽然我自己也没跳出这个怪圈。
高中学业压力很大时,与父母关系紧张,每每做功课到头疼的时候,旁边传来爸妈或打扫卫生或聊天看电视的声音,便会烦躁不已,几次按耐不住便隔空喊话,大声抱怨他们不该弄出动静来。
到楼下去跑步散心,被小区相熟的阿姨拉去她家安慰劝解并给了一袋进口巧克力之后才平心静气,并且心情大好。因为一个陌生人的关怀就感激不已的我却忘记了爸爸妈妈烧给我的一日三餐,所以来得太容易的总是被我们视作理所当然,这正应了那句歌词: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来之不易的,人们才懂得珍惜。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被珍惜;太容易被满足的愿望,往往会越变越大。
轻易的满足,不是疼爱,是祸害。

恩。
一个人幼年时期人格品行的养成决定了之后一生的方向
还有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 不管别人在干嘛 想吵就吵 随便拿别人东西用 捡到同学的东西就说是自己的 偷拿别人零食(我觉得这个挺严重的 说的凶残点不就是偷嘛)
真是辛苦你了,要把这样的孩子教育回正确轨道那不是一点儿难度啊,何况还有一整个拖后腿的家庭教育。
说实话每天想一遍辞职
刚毕业 好好熬吧
哈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啊~
不要把他们的问题当作自己的烦恼,加油![[拥抱]](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19.gif)
哎,我女儿已经在这个方向发展了,她只要得不到满足就大哭,然后老公和婆婆就出来满足她了。看来要加大力度教育她了,可是其他人不配合啊,好难
这个确实需要全家一心,因为只要一个“避风港”,小孩就知道向谁求助,建议你和家里人好好沟通,说明这样的害处,你可以看看我另一篇帖子
#财商养成#之不容忽视的问题,里面有很现实的例子,把这些反面教材拿去向你老公和婆婆言辞恳切的展示一下,我想他们一定会加以重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