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1- 大脑需要“断舍离”—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每天,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信息,国家大事、财经新闻、娱乐八卦,不管我们是否关注,这些信息总是会主动或被动地让我们看到。我们经常在提“断舍离”的概念,但基本上涉及的都是我们的物品,很少会考虑到我们的大脑也需要“断舍离”。
作者提出简化思维,也就是意味着我们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更要简化我们一直思考着的信息。在简化外界输入信息时,我们可以尝试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定期关闭/屏蔽外界纷扰等方式,让信息在被合理筛选后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再进行加工、处理,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 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我有时候会说,自己潜意识觉得这件事怎么样,可能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遇到了麻烦,但我的潜意识在某一刻帮我进行了判断,那么潜意识是怎么来的?是平时知识的积累,形成了相关的知识体系。所以,平时要用足够多的资料去“喂养”潜意识,让我们的潜意识在关键时刻发生作用。
《创意的生成》这本书介绍了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
1、尽可能地收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甲乙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3- 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图解思考”指的是用画图的方式来直观表达出我们思考的内容,举个例子,用PPT做演示的时候,图形能更直观地表达出我们的思考路径。同时,图像也有利于我们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因为人在观看图像时,对图像中信息的处理是并行的,因此可以接收足够多的信息。所以,借助图像和视觉表征加工,我们可以非常高效地处理信息,这对解决复杂问题有明显的帮助。
-4- 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约翰·巴勒斯说:“思考像是用网逮鸽子。有时你绝对不能把网拉得太快,否则除了一根羽毛什么也讨不到。”也就是说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如果能很快找到答案,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可能意味着这个答案并不周全,只顾及了问题的某个侧面或局部。因此,我们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则需要使用矩阵和清单帮助我们更自如地展开思考。
矩阵——乔哈里窗格
乔哈里窗格使用了两个维度:“我”的信息状况和他人的信息状况。然后构成了四个区域:
公开区:我知他也知
盲区:他知我不知
隐秘区:我知他不知
未知区:我他都不知
理想的交流应该是使公开区越来越大,盲区和隐秘区越来越小,甚至未知区域也随之减小。对于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他尤其要在交流中关注盲区,也就是别人知道他不知道的,这样他就能在交流中收获新知识。
在运用矩阵时,我们可以把能够想到的维度都提出来,然后对每一维度进行思考,找出每一维度尽可能多的表现值,最后在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
清单
编制清单的基本方法是先增后减,即先尽可能地穷举一切可能项,然后再就其必要性进行仔细严格的筛选。
感悟
从我个人来看,我的思维方式太过局限,这在我的工作中是一个短板,因为我本身是从事创意相关工作的。当我在面对工作时,我的第一步是收集资料,这没什么问题,但是在构思初始创意的时候,我就开始卡壳了,怎么也想不出来创意点,很多时候最后上交的方案,我自己都觉得太过普通,并不是我不想去思考,而是思维局限太大, 很多方面都想不到。看完这张,接下来我要好好训练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争取突破思维的束缚,打开思维的世界。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