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我是没时间看的了,不过关于孩子出国读书的话题,我最近想得挺多,因为身边有几个让我比较感慨的活生生例子。
不过,先来说说“你会送未成年的孩子出国”这个话题的看法。孩子未成年,我应该不会送孩子出国了。我们家没什么国外亲戚,亲戚出国读书的先例也没有。没有可以照应的、没有可以先了解国外情况的直接途径,对一些留学热门国家的了解,顶多就是旅游窥探一番而已,网络上的一些消息看再多,也是片面。而孩子未成年,让他/她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实在是一项太大的挑战。更主要的,是就目前来看,我们家的资本没有雄厚到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外轻松的发展自己。要家里承受巨大的负担,让未成年的孩子去闯荡一个未知世界,太过乐观的预计其实并不现实。而纵观近年来身边的一些海龟,除非本身条件、素质很好,否则回国后发展也一般般。甚至,还有不少落到“低不成高不就”的局面,实在自身不是特别优秀的前提下,家里送出国的花销是场极低回报的投资。所以,就我们家的目前的情况,孩子未成年就送出国,成本太高,前景太扑朔迷离,对孩子要求也太高了。相反,很多在国内成长的人,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最后也能发展的不错,身边更多是这样的例子。
当然你也看出来了,我说不会送,有一个大前提:家里的经济条件。如果我们家以后经济非常宽裕了,可以在资金方面给孩子非常好的屏障,很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回到前面讲的最近身边的几个例子:
A家庭,最近孩子刚刚考上大学。国内的一所本科院校的高价学位,读的还是非常“不食人间烟火”的时尚类型专业。之所以会考上这所大学,全因为孩子一路都成绩很堪忧,他妈的说法,就是“他不爱学习,太懒”!为了能让孩子也考上本科,不知道哪里找来的路子,交很多钱各种培训,可以以很低的分数就被这所大学录取了。本来也以为孩子能混个本科,心愿已了。但是又在左邻右舍的质疑下,还没上学就开始担心孩子的就业。是呢,时尚类型的专业,又是没有任何基础、又是普通人家出身,以后毕业了如何发展,又是个问题……结果,接到学校录取通知的时候,居然还有另外的选项:四年大学都在国内读or可以读两年之后去美国继续深造。选择的方向不一样,大一开始的课程就不一样,然后,收费自然就天差地别。只在国内读的话,四年最多就10+w;去美国的话,光是美国两年的学费和住宿,就要折合人民币80w左右(还不包括生活费和路费)……
A家夫妇两个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收入马马虎虎胜在稳定而已。前几年才刚刚用公积金买了房子和车位,有车一族的生活也就刚刚过上5年而已。如果要送孩子出国,80w,就得买房子了!看着他们纠结许久,最后在孩子的闹腾下,竟然答应卖房来实现孩子出国的愿望,我实在觉得心里堵得慌啊!
出国,真就可以镀金了么?为什么一个已经成年的人,可以不顾家庭的经济情况,咄咄逼人地要求父母卖房子供自己上学?那么爱学,之前为什么就不认真读书?为什么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连自己后半辈子的安身之处也忽略?为什么一对夫妇,连自己的孩子都说服不了?为什么夫妻两个有稳定的工作那么多年、福利也很好,临近退休,买完房子(还是按揭的),居然存款寥寥?……
唉,我唯有一声叹息。
B家庭,上半年孩子刚刚去美国做交换生回来,在香港的某所普通大学找到了助教的工作,已经在香港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这个家庭早年经济情况也一般般,但是后来男的下海经商,没几年就风生水起,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房子和车子都是换了又换,档次越来越高。他家小孩一直在学业上表现中规中矩,自己考上了国内的普通本科院校,据说去了大学,摆脱了一些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反而学得挺好。两年后,自己在学校里争取到了去美国做交流生的名额。做父亲的当然高兴,无限支持孩子去外国学习,孩子也在两年里收获巨大。
在香港找到助教的职位,中间经历了什么挫折坎坷外人不知道。就知道他们家里人都很惊喜,起点也算是比较高了。而什么生活成本和买房压力,对于他们家庭来说,根本不是需要犹豫的事情。全家都无比雀跃。
对比两个例子,A家孩子以后会怎么样,还是个未知数,说不定真的很适合这个专业可以发展得很好,也不是不可能,我就不讨论孩子的问题了。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我觉得还是要好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早期培养好了,才是关键。另外,努力赚钱努力攒钱吧,给孩子更好些的学习环境和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