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吧,不用特别把名牌“高大上”化,也没必要“妖魔化”。
喜欢就买,承担得起就买。买不起也没必要装大头,或者酸溜溜。
因为消费习惯和观念这个事情,真的差异太大了。
就像有的家庭习惯结余率维持在60%以上,有的家庭能维持30%就觉得超节省了。
有的人习惯了买买买,每季度都买,每月都买,衣柜里永远缺一件。有的人就是懒得逛,每年添置一些就得了,想起来就买,想不起来就算了。
对于大牌,我个人会觉得不值得。
自然,因为我的收入水平配不上大牌啊。所以关注也没什么意义,我也不舍得买。
我记得讨论过这个:不舍得买就是买不起吗。话题。嗯,有一定道理吧。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如此的,如果一件衣服,一个包,在你眼里,300块,和3w块没啥差异的话,那我想你应该还是会选择你中意的那个,不管a包是否是b包的100倍。
而经济实力不那么够的时候,才会比较犹豫,权衡比较吧。
我刚毕业的时候喜欢lv的包,哈哈别嫌我俗气,就知道那个,有阵子很想买一个,因为那时的工作缘故,周围都是有钱客户,高管什么的。我们送礼之类,也经常会买些奢侈品送人。有阵子很流行送金条。。嗯,扯远了。。
我那阵子天天和老销售一起逛街,看得多了买得多,说真的,好像就没什么感觉了。
那阵子宴请,记得一桌饭吃掉几万块是常识,喝酒喝茅台什么的,都一箱箱的上,我结账时候都眼晕。。。
好像因为那段经历,我对物质看淡了一点,以前那种强烈的“想要占有某种奢侈品”的念头,也没那么强烈了。
我周围的朋友,同学,家庭条件很好的也有,如我一般的也有,很多都刚毕业都背大牌。讲真的我也很少有羡慕或者想要也买一些的念头。大概我自己知道,经济水平一般的我们,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稍微节俭一些吧。
现在,随着我们的收入上涨,经济宽裕了一些,但是随着买房,换房,孩子教育,老人养老等问题,我依然觉得自己的生活,压力重重,没有什么余粮去买奢侈品。
这次去日本,很多同伴在银座等地买买买,lg看我什么也没买,就鼓励我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讲真的,一个是时间紧,一个是我也看到很动心的价格实惠的。所以自己什么也没买。
你说,遗憾吗?不觉得。
你说,年轻时候没买的那个包,你日后再买到手,心情还会一样吗?嗯,不知道。
只是觉得,生活中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需要存钱的地方。于是那些奢侈品,就好像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我还是支持女孩子买买买,人和人真的不一样,需求也不同。
如果一个包,一个项链,一个大衣,能让你心情愉快很久,觉得生活有动力,充满期待,那么干嘛不买呢。。。

比较赞同你的观点。对于大牌,我也是觉得不值得,虽然我并不是买不起,只是生活中有更多值得花钱的地方。物欲淡薄的人从来不会有强烈的“想要占有某种奢侈品”的心。
话题好像不能投资呢
小花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我也是这种感觉,对这些东西没有强烈的占有欲,名不名牌也没有特别的感觉,质感不错,适合自己就好。而且我也的确没钱,花钱的地方太多,对我而言,其他开销可能更有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