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买房也要买贵的
这篇是《朋友要买房,是你的话建议她怎么选》的续篇。感兴趣的mm可以点开链接看上一篇。
是的,看题目你们就知道了,她选了600w的b房,约了业主今晚签意向书。
———————以上是后果,我说说前因———————
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朋友其实已经分别看了房、也让中介跟两位业主沟通,她当时的意愿是谁给她的优惠大她就买谁的那套。因为是相似的地段,所以两套房她都比较满意、中介推荐的也是在她预算范围之内的。她其实陆续看了一阵房子了,只是没最终下定决心。
我跟她说了大家给的建议,有些确实就是她内心的想法。
a房:面积大、小区环境好、安静,还有空间改两居室,就是房龄有点儿久;
b房:租金高、时间短、户型好,就是物业费太贵。
⋯⋯哈哈哈和⋯⋯这不就是我们的人生么?两个选择放在那,都有缺点有优点,就看你怎么取舍了。
作为朋友,我不能代替她做决定,我只能引导她表达出更多的偏好:
我的第一个问题:如果什么都不考虑,你更愿意住哪套房?
——这么问的目的,是虽然买房是用来投资的,为了资产保值增值的目地,但是,每一个房子的使用价值也是不可忽略的。这就像炒股,收益率高低可能跟上市公司业绩无关,但是本金会不会有去无回就一定跟业绩有关。
她说:我愿意住b。
我的第二个问题:既然喜欢b,但是犹豫想买a,那你的担心是什么?
——理清楚难以抉择的原因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是可以解决的、还是目前能力所不及的?就像医生看病,上来先做检查,为什么啊?只有搞清楚症结所在,才能“治病救人”。
她说:与a相比,b的问题是:
1、物业费太贵了;
2、每平米单价太贵、担心以后房价下跌;
3、担心租不出去;
我的第三个问题:既然担心以后房价下跌,为什么还要看房、还想买房?
——与她相似,我对房价的走势也不是持有持续乐观的态度,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会有人一方面担心房价下跌、一方面还要买房?
她说:因为跟房价下跌比起来,更担心现金的贬值速度。在两害相全取其轻的指导思想下,她宁肯承受房价下跌的风险(不管怎么样至少还有套房呢⋯⋯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既然如此,我来说说对她担心的三件事儿的理性的判断吧:
1、物业费太贵了
——是,没错,但是租金也高,与a相比,3000元的租金差足以抵消每个月多的600元物业费,也足以抵消每个月多还的几百元房屋贷款。
而且,我的经验是,贵的东西总有贵的道理,17元的物业服务理论上总是比7元好的。比如24小时的前台和保安、比如物业经理的素质、比如同一小区住户的支付能力⋯⋯物业如同保养,日积月累,几年下来同样房领的小区看起来就不一样了。
2、每平米单价太贵、担心以后房价下跌
——是,a是高端住宅,b已经堪称豪宅。花同样的钱(a、b之差20w的总房款)买更大的品牌不是更有保证吗?而且,房价上涨时候,同一片区的房子涨幅是接近的,不可能7w/平米的房子涨10%,10w/平米的房子就涨5%,同理,跌也是这样的。
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你买在高位了,是割肉认赔还是持仓等到涨回来?这是每个人投资的时候都要提前向清楚的。
她说:等涨回来。
我说:那就买b!因为假设极端情况,10年以后房价才能涨回来,b的房龄12年,a的房龄21年,价格又差不多,你会买哪套?
3、担心租不出去
——脑抽!现在的租客是傻子吗?每个月花1.2w租房子的人和花1.5w租房自的人在消费能力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偏好不同(离公司远近、喜欢高楼层还是小平板、车位够不够、周六日逛不逛花园、溜不溜宠物、门卫保洁喜不喜欢⋯⋯),有兴趣的话,装成租客,给那些月租过万的小区租赁部打电话问问,待租的小户型有多少套可以看?旺季时答案很可能是:没有!我们生活的城市就是这么任性!
我的“理性”思考路径就是这样了。
给大家看的户型图是我从网上down下来的,其实我也没看过这两个小区,但我相信市场价格是最好用的参考工具;
我也没考虑过自己会不会住或者会不会买这样的房子,只是投资行为,就按照投资的逻辑、从回报率和风险的角度看问题;
最后,我认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生活也是这样。我们做自己能承受后果的选择,获得自己应得的结果。
希望这样的思路对大家有用。当然,也希望我盆友不会真的套在房价高位上。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