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023年财女阅读/读书笔记打卡

来自财女读书会・5818篇帖子・45320人参与

发帖
又又的广播站

#又又读书# 《为何家会伤人》读书笔记

又又的广播站
又又的广播站 又又的广播站 2016-11-18 02:08 阅读(2933)
    《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是我国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本书,11月6号到8号晚上看完的,该书2007年出版,书主要是通过作者碰到的一些案例,从心理学方面介绍真爱的艺术。
     书中的案例主要侧重于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有少量的夫妻或者情侣间的案例,比如问题孩子、恐艾症、沉迷于网络等各种问题,作者通过案例来说明一些现象深层次的心理结论,个人认为此书很适合那些已经为人父母或者即将当父母的夫妻,对于家庭关系处理有疑惑,比如困扰于自己和父母关系、恋爱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读者也可以一读。一些有趣的结论摘录如下。
溺爱的心理真相---其实是宠爱自己
     作者认为许多父母溺爱小孩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0-2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安全感;2-4的孩子,则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此时的溺爱,则是一个温柔的陷阱,让孩子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受惯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发现,很多问题自己不能处理,这时候,就容易陷入无法面对的自卑。这个时候,她就会幻想一个更“全知全能”的新“父母”,期望他能溺爱自己,并化解现在的所有生活难题,但其实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一些包办型的父母还容易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这样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寻找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
    放纵型溺爱,是最懒惰的爱,放纵型溺爱常带来三个常见的恶果:
    1)依赖。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依赖,不能接受独立,必须和其它人黏在一起,必须通过其它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或者孩子的地域,因为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生活中这样的人应该是少数。
    2)自卑。一旦离开亲人,他们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会出现严重的自卑。
    3)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愿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没有学会,愿望的满足需要时间,而且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同时,作者说了一下隔代溺爱的几个主要的原因。1)爷爷奶奶辈责任感的缺失;2)对死亡的恐惧;3)争宠;4)“内在的小孩”的投射;5)补偿心理;6)传宗接代的冲动。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优点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是被这个人“教会”的。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处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说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一些生活的例子,有些人“内在的我”不相信会得到“内在的父母”的爱,导致在现实人际关系中,也不能相信得到上司、或者朋友的爱。比如生活中,会通过夸奖一些人,来轻松化解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比如夸奖一些服务员、导游可爱等等,大部分时间都会奏效,但有时候会没有效果,比如夸某个人可爱,但是被夸奖的人无动于衷,根本原因就是被夸奖的人自认为不可爱,因此觉得夸奖者在撒谎。可以说,我们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的客体关系模式相互投射的结果。

    书中还强调,应该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空间,书中引用曾奇峰说的话,“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是父母常常忘记这一点,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

关于自卑

     生命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做的选择越多,我们的生命就越丰富多彩,我们相应就越自信。所谓的自信,其实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自己真实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种价值感,就源自不断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但是,如果父母的控制欲望太强,孩子就会被迫按照父母的意志来生活。结果,孩子就没有机会通过自我选择的过程认识自己,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观。由此,这个孩子会深深地缺乏自信。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自动记性的潜意识活动,可帮助人们保持一种心理平衡,不被来自潜意识的强烈情感体验所伤害。

心理问题形成

    心理疾病分为神经症、人格失调和精神病三种。如果儿童在5岁以前遭遇严重创伤,就容易买下患病的种子。作者认为,一切心理问题都源于对真相的扭曲。

婴儿的心理防御机制

     最具杀伤力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在婴儿1岁前形成的,这一阶段的婴儿是天然自恋的,他会觉得全世界和他是融为一体的,如果妈妈照顾得当,婴儿与妈妈之间这种良好的体验会是以后的健康自恋--自信的基础。如果妈妈无法给予婴儿稳定的爱与照顾,那么,弱小的而婴儿就会遭受不能遭受的痛苦,必须发展出一系列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不再面对来自妈妈的攻击,以及自己的糟糕感受。此阶段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病理性投射、病理性否认、病理性分裂、内投射、投射认同。病理性否认是指婴儿在父母严厉的管教下,为了不让自己承受挫折感和被打击,产生的一种对自己不好的一面完全视而不见的心理防御机制;病理性分裂则是指如果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儿对孩子特别温柔,一会儿又变得很暴力,婴儿无法处理这么复杂的信息,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的话,形成分裂的心理防御机制:当妈妈爱自己的时候,就认为妈妈是个完美妈妈,没有一点缺点;反之,就认为妈妈是最坏最坏的妈妈,没有一点优点。持有这种心理机制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患上自恋型人格障碍或者边缘型人格障碍,一会儿对你甜蜜无比,一会儿又无缘无故地变得冷若冰霜、恶语相向。

     2-3岁的婴儿也会发展新的心理防御机制,目的是为了压抑自己具有威胁性的情感,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对现实觉知能力的杀伤力较轻。主要包括理智化、压抑、情感隔离、反向形成、置换、转换等。

     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都是压抑,即把不能接受的思想和情感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以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心理防御机制有其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心理防御机制太多,太过复杂,会严重损害一个人的现实觉知能力,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说是病态的。

和孩子直面高考失败

      一些考生无法面对高考失败,表面上是怕没有好的分数,不能上好的大学,其实深层次原因是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就是说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怕被人否定。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就是父母在孩子成绩好的时候,给予肯定和奖励,成绩糟糕时,看不起孩子,指责和惩罚孩子。其实仔细想一下,有些试婚年龄青年,会为没有男女朋友焦虑,深层次原因也有可能就是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比如一些人婚姻名存实亡但其实还是维持表面婚姻,也有可能是担心被身边的人指三道四,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心理问题找到了深层次的原因,就需要好好疏导。一些无法面对高考失败的孩子,需要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己的价值感,高考只是人生长河的一个环节,虽然重要,但这个环节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同理,生活中的事情也是一样的,人生难免会面临一些失败,比如失恋、失业等,但是需要坦然接受,如果能坦然接受,就可以真正理性地选择新的道路,而不是在懊悔和痛苦中度过未来的日子。因此我得出结论,人生的事情有很多,亲情、爱情、友情、健康、事业等等,人生的组成部分也是丰富的,某一方面有不足、有失败也是正常的,我们需要理性的接受并判断。

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

     当孩子有问题时,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每个人自己的生活体验像一个现象场,最后形成了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不同的人坐标体系不一致,对于同一件事情,就有不同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亲人间的理解很难。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受,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作者认为,让一个男孩成为男人,让一个女孩成为女人,这是正常的父母的自然期望。要实现这个目标,3岁~6岁是关键期,精神分析理论将这一段时期成为“俄狄浦斯期”,即男孩出现恋母倾向并嫉妒父亲,女孩出现恋父倾向并嫉妒母亲,他们都期待取代同性的父母而与异性建立唯一的关系。如果父母顺应了这个愿望,孩子就容易出现“俄狄浦斯情结”,一方面会过于依赖父母,另一方面会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心理学家认为,要顺利的度过这个时期,关键是夫妻关系和谐而平衡。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彼此相爱,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孩子就会懂得并尊重一个事实,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的最好的伴侣,孩子会安心的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带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也会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父母更多的爱。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功力

分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首先为作者起的这个标题点赞,作者认为,我们的一生,是不断分离的一生。从孩子出生于妈妈分离,到自己独立上幼儿园、上小学等等,后面彻底离开家,失恋、分手、后面建立自己的家,再后面有了自己的小孩,再教会小孩体验分离、学会分离等等,无论分离有多痛,我们都必须这么做,因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他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值得思考的新观点

恋人=理想自我

    作者认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比较一致的人,喜欢找与自己相似的恋人,而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一致程度较低的人,喜欢找与自己相异的恋人。作者认为我们找恋人,都是在找自己的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太大的人,很容易产生迷恋。

关于自恋

    最初,我们都是极其自恋的,于是,周围发生好的事情,我们会认为是自己导致的,如果发生不好的事情,我们也容易往自己身上揽。好的父母,会用爱心和耐心来教会我们,什么是我们该负责的,什么是我们不该负责的。由此,我们慢慢走出这种自恋。比如,一些夫妻吵架或者离异,孩子很容易会觉得是自己的责任导致父母吵架。

为什么无法理解配偶

    作者认为,一些人其实很想理解配偶,但是,因为一些常见的错误,导致让配偶很难感觉到被理解,主要包括:1)揣测,用我们自己的坐标体系去揣测配偶的意思,很多情侣或者夫妻之间的一个常见错误,“他爱我,他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按照我想的去做”,其实这样的配偶真的不存在,如果存在了,那肯定也是配偶花了大心思,或者天生会揣摩人的心思;2)评价,用评价或者奖励来控制对方;3)出主意,从我们的坐标体系出发为对方出主意,会严重阻碍理解的形成。

   很多时候,夫妻多次吵架都是同一个原因(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这也是导致关系问题的最真实的原因。有些父亲太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认为事实比感受更重要。如果找不到事实,就去揣测一个事实。---此处我有疑问,如果夫妻之间只注意感受,那是否还要顾及理智?

关于部分推理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某位患者怀疑丈夫出轨,因为她看到了部分推理,但是她没有丈夫那边的信息,因此产生了误解。---这里我疑惑的是,有时候有些人出轨,当事人并不会承认,而是一些事实直接证明,直接根据事实来推理,这还算部分推理吗?

关于事实推理 他常做什么=他爱做什么

    这是一个有趣的理论,作者举例到,一个丈夫婚前经常帮助妻子买内衣,婚后妻子依旧要求丈夫购买,丈夫不买了,一沟通,丈夫说其实自己不喜欢买,婚前经常买,是因为怕妻子生气,而妻子因为丈夫之前老帮忙购买,理所当然的以为丈夫喜欢帮她买内衣。这个案例很好的解释了“什么是事实”。因为男孩经常做这件事,女孩自动的归纳为“男孩喜欢做这件事”,而真正的事实是,男孩子“怕她不高兴”。--这一部分例子我很有共鸣,但是真正的意义,还需要我好好理解。

关于孩子的成长

    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的衡量,而在于内在的情感。这个理论我第一听说,我想,对于成年人是否也适用?但是成年人关系的平衡,很多时候是一种外在价值的平衡?孩子并没有什么外在评价体系,不会在乎拥有太多的物质条件,也不会拿这些去衡量父母的价值。如果有,那一定是父母交给他们的。

    男孩成为男人,女孩成为女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岁~6岁会打下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如果男孩想成为有魅力的男人,女孩想成为有魅力的女人,他们不仅要进入同性父母的世界,还要进入同性的大世界,譬如结交众多的同性朋友。我们不断回到异性的世界,但我们首先属于同性的世界,与同性的交往---喝茶聊天、饮酒作乐、学习充电等,都可以让男性补充男性的能量,女性补充女性的能量,从而保持彼此的魅力。这才是这个世界最和谐健康的整体关系模式。因此说,男人、女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交际圈子。 

关于嫉妒

    嫉妒是一个爱的谎言。嫉妒看上去是一个三角关系,但实际上嫉妒常是一个借口,目的是为了控制情侣,或者伤害情侣。或者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嫉妒者的自我价值太低,他们因此很需要通过嫉妒将这种不好的感受转嫁出去。对他们而言,嫉妒意味着:“不是我搞砸了自己的生活,而是你把我的生活搞砸了。”嫉妒狂经常强迫情侣断绝一切关系,最终只与他一个人交往。这常是因为他曾被父母严重“抛弃”过,所以他现在要让她断绝一切可能的三角关系,从而牢牢地控制住这个新的“父母”,以防自己再被抛弃。

关于恋爱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关系是不可预测的,一个人永远无法真正左右另外一个人---如果真接近这个目标,那这个关系中必然充斥着恶。

     

摘抄
     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此处的客体关系,指我们心理中内化的“我与重要亲人的关系”。“我”是主体,而重要的亲人是客体,这个关系就被成为客体关系。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客体是父母,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是指一个人内化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长大后与别人相处也会比较健康;反之,则长大后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

    当然,父母与子女的糟糕关系,并不仅仅是极端的棍棒教育,还有很多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忽视。

    亲子关系的核心是爱。

    在父母“严密监视”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缺乏心理疆界的概念,成年后要么容易依赖别人,要么容易去控制别人,父母不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他们也学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个人空间。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后就能行;如果怀疑自己不行,你就会退步。

    一个人如果在童年只获得了很少的安全感,长大后就很难再重新建立一个安全岛。

    心理健康的基石是接受人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一旦发生就已注定不可改变。如果要否认这些 事实,就是否认自己,我们要学会承认过去,不和过去的事情较劲。

    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工作上的核心是利益,只要利益上处理得好,感觉的确不是特别重要。但家里完全不同,家里讲感觉,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利益已退居次要地位。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

    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