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旅行·美食 116974姐妹  20207帖子
发帖
苏水草

食物里的情怀

苏水草
苏水草 苏水草 2016-11-21 16:42 阅读(5981)

还未起床,刷朋友圈就看到今天下雪了。气温够低。突然就想煲汤了。这苦寒萧瑟的冬天,需要暖胃,暖心。


迎着风,去市场买食材。回来清洗,焯水,准备煲汤。对做饭,我是有热情的。兴致来了,也能花上半天的时间,做好几个菜,虽然吃饭的人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

多数时候,兴致勃勃做出来的菜,都是少年时,在老家常吃的菜。很多之前从来没做过的菜式,凭着记忆,会慢慢的摸索做。刚来北京的时候,经常会打电话给老婆婆,问某一道菜怎么做。现在基本想吃的菜都能自己做出来了。来北京的三年,厨艺进步不少,因为作为吃货的一颗赤城之心,因为异地他乡的心与胃需要被食物来治愈。


曾经在网上买来酒曲,夜里给远在千里的老婆婆打电话,询问老家米酒的做法。老人家不解,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谁没事来研究这个,想吃,还不如直接买来,这年头,超市里什么没有?有钱什么吃的买不着?


可是,买来的成品,买不来的情怀。


一直以为自己少年长期寄人篱下,后来一直在外读书,半年一年的回一次家,也从来不念家。性子寡淡,与人疏离。以为自己对家乡概念也并不深切。

却每每在北方的菜市场里见着南方特有的蔬菜,感觉亲切不已。一定要买来自己亲自做。

在北方的公婆眼里,味道并不出奇,于我,却是家乡的味道。

饮食男女,总是在一道道菜里,思绪良多。因着一种味道,想起家乡,想起相关的小事。

在北方菜市场里很少见的菜苔,却是少时,冬日饭桌上常常出现的一道蔬菜。

总是和弟弟抢最粗的那段剥了皮的菜苔梗。因为太过粗壮,并不十分入味,不比纤细的好吃,和弟弟两人却总是因为谁抢到最粗壮的那一段而洋洋得意。


想起之前看的一篇文章里,作者说她的福建老公想象不到,一个安徽女人深夜突然想吃炒腊肉的心情。或许,我的北京老公也不能理解,一个湖北女人突然心血来潮,想做一碗粉蒸肉的心情。


第一年来北京时,没有从家乡带来米粉,想吃粉蒸肉的时候,只能去超市买米粉。但是,在北方的超市买的米粉都是小袋装的,里面已经拌好了味道,无论如何做,都不是家乡的味道。


春节回京的时候,从老家带来的半塑料袋的米粉末就要用完了,一年也要结束了。今年春节时还是会再带些来。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32)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