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标题是这本书的名字,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一、如何读书
1、读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定向阅读、加强定向阅读、深层定向阅读。基础定向阅读,是通过阅读100本以上和自己业务领域相关的书,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加强定向阅读,是用一年时间阅读365本自我启迪的图书,以拥有成功者的思维方式。深层定向阅读,是通过阅读人文古典书籍使自己成为领军人物。
2、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没钱,所以就不买书了。作者说“即使资金不富裕,也要先买书。这样你会觉得钱来之不易,就会更加刻苦地去读书”。我的一个观点就是:那就尽力找较便宜的购书渠道,例如微信阅读,例如kindle电子书。之前看李笑来的文章,他说现在书真的很便宜,我还没感觉。但是看到几遍以后我就真的开始思考这个观点对不对了,经过一分钟的琢磨,我认同了:现在早晚上下班叫个滴滴或者优步加在一起都要30左右了,而一本书常见的价格也就这个价吧,多的也就是两倍而已,挤两天公交就可以买一本书,还不便宜吗?然后再加上午饭节省的钱(第二部分会说),真真是一天就可以省出来一本书的节奏啊!
3、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地时间来读书。作者给出的方子也十分接地气: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觉前大声地连说三遍“我今天要读书”这句话!然后早晨要提前一个小时起床,晚上也要安排一个小时。另外,上下班时间各安排30分钟,这又是一个小时。一天必须有3个小时,不许摇头说做不到。只要下决心这些时间是完全可以保证地,不看电视不上网就行了。落实到主人公身上,他是这么挤时间的呢?答案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洪镇洙(主人公)把晨起闹钟往前调了10分钟,晚睡推迟10分钟;午餐从简,挤出10分钟读书;不论下班多晚都要读上10分钟再离开,甚至连等电梯和乘电梯的时间也不放过。“6个10分钟就是1个小时啊,如果没用完整的1小时的时间,就凑出1个小时来读书。”
有些人可能会质疑放弃电视之于人生的毁灭性意义,书里问了句挺好的话:“你过去一直看电视上网,人生有变化吗?”
4、用眼睛读、用心读,而不是用嘴读。实际上,我们的大脑能在五百分之一秒钟就能识别文字,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却还在用四分之一秒来识别每一个字。想要快速阅读,其实要一目十行。
5、高阶玩法:读书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自己业务领域中的经典或基本得到好评的书开始,先读10本左右。每个月买10本业务领域里的经典读物。一周读两本。在必须知晓的部分下边画横线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重要的内容要抄录或者录音,利用上下班时间反复读或听,慢慢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每个周末写当周所读两本书的评论。
在一张纸上简明扼要写下关键词,再单独整理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这种做法可以称为“一本书一页纸”。这样一来,就能找出自己所需的内容和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重要的书一般会读上三四十遍,一直读到书的内容完全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为止。
6、作者真的把读者所有可能的退堂鼓都想好了,然后逐个狙击。其中之一就是读者觉得专业书啃不动,作者是这么写的:洪镇洙有时因熬夜读书而流鼻血,有时为了和难懂的章节较真而占用整个周末。不过,在读到20多本书时洪镇洙发现它们有一些共通点,此后就加快了阅读的速度。
读到这里,想起了我的《民法思维》《致年轻律师的一封信》《金字塔原理》等等都没读,它们可以见天日了。尤其是《民法思维》,之前读了却因为专业性太强太难而放弃。现在想来好惭愧,神啊,这可是每天都在用的知识啊,我却因为觉得难而放弃了!这不就是自甘堕落吗。回去第一本书就要攻克它!有了它做基础,剩下的就能够更好的融会贯通。
二、如何工作生活
先摘抄一句定调子:重要事情的特性就是难。生活紧张、工作忙碌算不了什么。要记住做好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时间管理和真正的人生经营。
主人公之前总是为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绞尽脑汁,作者说他从未从宏观视角思考过公司的事情,所以有时候徒劳无功。我是不是也掉进了这样的陷阱?作者认为应该先从大处着眼,不要只顾自己所负责的业务,否则你的视野会变窄,很难作出更好的成绩。另外,当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很重要。你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核心即业务的本质多做一些深入思考,就能够很自然地把握它的发展趋势,就能够学会用合适的人在最适当的实际出击的方法。所以,我也应该多思考思考每一件事、每一个业务项目的本质。
读书目的一定要明确。现在想想,自己有时候就是为了放松心情而读书,但是却也花费了巨大的时间,这样显然是不明智的。似乎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前都会觉得读书就是一种高雅运动,多花一些注意力和时间没啥啊,现在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阅读时间的花销应该要有所调配,不是所有的书都一视同仁。看书前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真真正正地问自己,别装逼,诚恳回答,就能够更好的规划时间了。我似乎对自己也不够诚实呢,为什么呢?
看了这本书,我决定:
1、啃书,每天挤时间来看专业书。元旦前先把书架上没看的专业书看完。划线、录音、摘抄、画图等等手段并用,尤其是《民法思维》,吃透。
2、重拾自己每天早上列to do list的习惯。因为看一遍就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事情要做。而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事情的进展速度就会惊人地快起来,办事所需时间缩短连,就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读书了。(夹便利贴的夹子)
3、买一本名人名言,激励自己。准备回去多贴一些名人名言,多读能够给自己力量的文字,大声地多读几遍,声音越大印象就越深刻。如此坚持下去,内心就会逐渐发生变化。
4、午饭要避免跟一个以上同事一起吃。现在每天跟团队的人一起吃午餐,每顿饭要花费25左右,我觉得不值;吃饭时还讨论工作上的事,没给大脑休息时间,不利于精力恢复和下午工作的开展;几个人一起吃会不自觉地“抢”,没用开玩笑,真的是觉得自己不吃多点不迟到好的那部分就是亏了,所以还不利于健康和体重控制;吃饭时间太长,浪费的很多,完全没必要,可以省下来时间读书。
5、如果有必要,可以同时读两本书,读书没用固定的方法,不要给自己设限。
三、题外话
微信阅读的一个好处就是通过准确记录阅读时长让你知道自己究竟花了多长时间来读一本书。通过这次我对自己的阅读速度有了新的认识,然后继续阅读会越来越熟悉自己的速度,进而能够更好的估算自己的阅读时间并进行计划和分配。我喜欢上微信阅读了~
做自己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不仅是获取知识,还是积蓄力量。
带着必定成功的信念去思考、去行动,最后一定能够成功。
很多人读了不少书,人生却依然没用改变,原因就在于自己没摆正心态,总认为自己比作者强,总想无端去批评别人。
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人生。

分析的太好了。我这个人三分钟热度,买了书读几天就会放在那长灰,买的书挺多的,但每一本读完也没输出,感觉自己的贫穷就是这样来了,没有思想转变,没有接受任何的新想法。![[衰]](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17.gif)
我一般在书店里能认真读书,买回去就。。。
不知道是不是氛围问题。
加油,如果可以建议去读这本书,相信会给你一些动力和思考。
氛围是表现,根本是什么?
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书店看书很快就集中注意力了。在家的话干扰太多了。。不过大概是自己态度还是不够端正
哦哦哦,关于读书环境其实我也有类似情况,我就喜欢在咖啡馆看书,在家的话除非清晨,不然效率相当低![[抠鼻子]](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1.gif)
你是清晨效率高呀?大概因为我早上起来不来,我习惯大半夜看书,不过我也想早起看书,但是会犯困。。。
直接去看这本书吧,我是用微信读书看的,四小时就看完了。
对,我喜欢清晨,甚至是凌晨看书,我的凌晨是五点到七点之间。然后地点的话,咖啡馆效率最高。我是晚上特困。
我早上都起不来。五点就能起,那你晚上几点睡觉呢。
十一点左右睡觉。肯定会困,但是我只要能保证六小时睡眠,在晨起的那个黄金时段就不困,这是我最在乎的。中午饭后困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我试了试,这个季节我睡20分钟效果很好,长了不见得更清醒。
那我也试试,提前上床睡觉。早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