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沙漠的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一
一开始想看这本书是想了解沙漠,即使现在不能出国感受撒哈拉,但可以想想离我近点的大西北。
沙漠,给我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望无垠的沙,时而有小沙堆,偶尔又会惊喜的看到骆驼,或者是仙人掌。有时也会想象自己深处在那里,什么交通工具都没有,是不是很绝望。内心里我很恐惧。
二
<<沙漠中的饭店》,“做家庭主妇,第一便是下厨房”,下厨房,不单单是三毛的厨艺,重要的是让人品味到生活的惬意,夫妻俩之间的恩爱。为爱的那个人下厨房,做爱人喜欢的那道菜,女人,为这,一定会感到幸福的。
生活就该去狠狠的爱,爱它,才知道乐趣无穷
面对一个异国老公,没有别扭,没有真正的不满,却是另一翻爱意浓浓
“粉丝煮鸡汤”,粉丝是“雨”;“蚂蚁上树”,粉丝是尼龙线;“粉子饼”里面的粉丝是鲨鱼的翅膀。两个有情趣的人把平凡的粉丝说得如此有趣。真的是把生活过成了一种艺术,做饭还枯燥吗?一个勤快的女人,再加一个幽默的男人,到底是笋片炒冬菇,还是小黄瓜炒冬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口就行。
《结婚记》,三毛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她追求无拘无束,当然,遇到爱她的那个人,她也是很积极的
荷西,很懂三毛的一个男人,遇到了三毛,生活也没了方向,唯一的方向就是三毛
婚礼很简单,却很神圣。
不知道是否是完美的婚姻,只知道到现在,他们俩很幸福。
《悬壶济世》,三毛,热心,聪明,胆大心细
首先,感叹的是穷苦的撒哈拉威人的妇女宁死也不去看医生,因为医生是男的。
所以,三毛成了所谓的“巫医”,其实应该算得上赤脚医生了。
她治身体的伤痛,也治当地人知识的缺陷。她在家里开了免费的女子学校,为的就是让妇女们能多些常识。
她用她所拥有的行善于他人,知识就是本钱,她可以救死扶伤,她可以减轻他人痛苦。而她与荷西的生活情趣丝毫就没有被当地人的落后所减少,她偷偷的给人治牙齿,而后告诉荷西可以用“指甲油”给别人补牙齿。这就是撒哈拉威人的巫医,三毛。
《娃娃新娘》,讲述了撒哈拉的婚嫁风俗,仅十岁的姑卡结婚,姑卡结婚当天要与丈夫撕打,原来是“结婚不挣扎,事后要被人笑话。这样拼命打才是好女子”,“入洞房得哭叫”。属于撒哈拉的风俗,我们没有权利去批判。只觉得这跟一个地方的文化程度息息相关,说不上贫穷,却丢不掉落后。
同样,《沙漠观浴记》,感谢三毛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探索到了“掏肠子”的洗澡法。这样一天洗内部三次,一共洗七天才完毕的洗澡,的确是一次浩浩荡荡的“洗劫”。
《爱的寻求》,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一个单相思男人的可悲,但在他自己看来,却是对不切实际的爱情充满了希冀,不愿意接受现实,哪怕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也要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飞蛾扑火时,一定是快乐幸福的”,这份执着或许就是爱情的力量。
《芳邻》,“你拒绝我,伤害了我的骄傲”,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飞羊落井”,“借刀叉”,“借火柴”,“鞋子互换”,一系列让人不可思议的邻人交往。真是让人多了见识。而三毛不但不厌烦,反而感谢邻居们带给她的五光十色的生活。
《素人渔夫》,第一天算收入,很惊人,然后去了国家旅馆吃大餐。第二天算支出,也很惊人,然后只有委屈肚子。所以,计划了开源节流,去海边打鱼,除了跟朋友享受相聚,还出售鲜鱼,换来了不错的收入,最后与上司吃饭买单,加上账单被水洗,所有的鱼就这么溜掉了。只让人哭笑不得!
《死果》,一场生死的搏斗,一块挂在了颈子上的牌子却有着巫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却让人听了都胆战心惊。所以,有些东西,我们不得不听从,他或是风俗,或是巫术,我们都应该入乡随俗。
《天梯》,三毛的驾照之旅,与交警和教练的斗智斗勇被三毛写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聪明的女人走哪里都有人庇护,努力的人一直会很幸运。
《白手成家》,一个陌生的大地,一片荒芜的沙漠,条件艰苦,严重缺水,看着三毛的生活,我满满的钦佩,沙漠很美丽,要适应它却要付出无比的毅力。三毛过惯了丰富的生活,还能把沙漠生活过成别样的艺术。他们没有条件罗曼蒂克,不能风花雪夜。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让人感到幸福满满,或许我们也是有着幸福的生活,只是少了那双发现的眼睛,少了那颗能感知的心灵。
《收魂记》,在沙漠上行走,三毛用相机收藏他的美,用心灵感受他的灵魂,用文字记录他的故事。
《搭车客》,三毛热心,她停不了自己的车,她揣不紧自己那双拥有爱心的手。哪怕在沙漠。“修百世才能同舟,修千世才能共枕”,她尽其所有帮助每一个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包括她内心所不喜欢的“娣娣”,她珍爱每一粒沙子里的石子,更何况,那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
《沙巴军曹》,故事开始很神秘,结局很悲壮。一个被仇恨啃噬了十六年的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却用自己的性命救下了仇人们的孩子。这片他又爱而又恨的土地成了他永久的故乡。他的灵魂经受住了考验,人的爱心没有界限。
《哑奴》,财主对奴隶的使用,买卖。主人用奴隶挣钱,而不养他们。哑奴就是其中之一,有手艺却没有自由,对家庭爱莫能助。仅仅能享受的家人在一起的幸福都被人剥夺,让人心酸不已。
《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最后一个故事,故事越到后面,心情越沉重,有种欲哭无泪,沙依达美丽,大方,有思想,有文化,,,这样的女子理应让人尊重,却被人称为婊子。最后害死她的竟是她的追求者,不是有人追求是坏事,而是追求者是个地痞流氓。这场惨剧,这场噩梦,让人毛骨悚然。有志者事竟成,然而,没有天时,地利,人和怎么能成。
三
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让我第一次认识了沙漠,它不止有沙,有骆驼,有绝望。它也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千千万万的英雄,更有感动人内心的故事。
能走进他的人一定是有一颗坚定的内心,能接纳他的人一定是有博大的情怀。三毛,行走在沙漠的你,谢谢你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
看到@ts 发起的2017年阅读挑战赛了,下面很多大家列出的书单,我看了惭愧不已,我最能做到的应该就是19一本你从来没读过此作者写的书和25一本你读过想再读一遍的书。(原因是我读的书太少了)
我不敢写出自己的计划,怕有压力,做一件事我想我能轻松点,一个月一本,不规定看什么,想看什么了就看什么。如果我喜欢那个作者我或许就连着看他的作品,如果我喜欢一种风格的我就只选那种风格,突发奇想想学理财了,就看理财的。
能轻轻松松又很巧合的完成里面的12本当然是最好的,让自己有收获就行,看书从2016年8月开始,2017年即将开始,希望在2017年年底自己会有一个好收获。
给自己一年的自由阅读,提高到一定水平了就参赛于大家的阅读挑战。阅读,悦读,自己给自己加油,不能停止。

我就是在去沙漠的火车上读完了这本书。
@TS
有压力才有动力呀! 很多时候给自己设定目标了 就会逼迫自己努力去完成 然后就真的坚持下来了 要不怎么都提倡定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