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是父母主观造成的!
回娘家,老妈说表弟夫妻两人明天来A城,我顺口问了句:那小孩呢?表弟有两小孩,大的女儿,小的儿子,呵呵,小儿子也是传宗接代思想的产物。
老妈:你舅舅舅妈在家带啊。
我:干嘛不自己带过来一起带?
老妈:小孩带过来,就得有一人不上班。
我:不上班就不上班呗,好歹一家人在一起。不然老人带小孩,哪带得好?
老妈:你表弟可从来没想过自己带小孩。自己两人打工上班,挣钱,多潇洒。
姨妈家两表哥,也是小孩都扔在家里,最起码,最大的侄女在10岁之前都是和爷爷奶奶留在家里的。
同村的那些就不用说了。
自己的亲侄儿貌似也有这个苗头,弟弟虽然同在A城上班,但工作忙,要挣钱啊,有时几天才回家一次,平时就是老妈带侄儿。我劝弟弟平时多回家,也劝老妈叫弟弟多回家看看侄儿。老妈张口就是:你弟上班忙啊,不加班没钱啊。但老妈自己也早就放话了:她只管小侄儿的吃穿,小侄儿成才不成才,她是不管的,那不是她的事。
我心里呵呵了。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的常态了。都是年经的父母生了小孩,扔给农村的老人带,自己出门打工。一说起来,很多人都会说:没办法啊,现在养小孩要钱啊,不打工没钱啊。
多熟悉的论调。和某些男人忙得顾不上家,张口就是:我为了挣钱不回家,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像不像?简直就是一母所生的论调。
可事实上,很多人把小孩扔给老人带,也没见自己给多少钱给老人,也没见给小孩买啥开发智力培养小孩能力的玩具啥的,自己挣的钱都是自己拿去潇洒了。还美名其曰“外出打工都是为了小孩读书”。然后一年回一次家,还嫌老人没带好小孩,嫌老人舍不得给小孩花钱,没给小孩买贵的衣服买好吃的,觉得爷爷奶奶隔了一代,终归不如自己做父母的对小孩真心。
呵呵哒,那你怎么不自己带小孩呢?怎么有些人就能把小孩带在身边呢?
身边很多同事,都是自己带小孩,双职工。小孩上学自己送,下班后赶紧去接,要不就报托班,请保姆,周末带小孩出去玩。自己带小孩的,很多也都是公婆健在的。
外出打工就不能把小孩带在身边吗?富有富的养法,穷有穷的养法。也有一个月拿3k块,把小孩带在身边养的好不好。只能说:根本就不想把小孩带在身边好吗?
那些没有老人帮忙带小孩的,还不都是自己带的,为啥,没办法躲了啊。
看到那么多讲老人老年困苦的帖子,自己只想说:自己年轻时顾着潇洒,让自己的小孩成为留守儿童,就这样,能指望养儿防老吗?如果这样,都能养儿防老,呵呵,估计也是祖上十八辈积的德都攒到你一个人身上了。

现在轻松,到时有的是后悔的时候。
反正现在轻松就行了,以后年老了,谁能想那么远
一切都是借口!只有内心想与不想之后才做出的选择!
所以不如不要生啊……
中国人,讲究重老,常回家看看,常常指爹娘,很少指孩子,在中国,不孝是大罪名,不和孩子在一起,常常是被认为是敬业,创业,成长的一部分~
至于孩子长大有问题,一句孩子不孝,推卸了所有为人父母的责任~
中国爹妈,常拜托老师,孩子就交给您了,拜托您好好教育,教不严,师之惰,大家携手批评老师,至于养不教父之过,大家有默契的忽略了~
野生动物,在交配之前,做母亲的还仔细选选雄性是否适合做父亲,然后再交配,做人可好,随随便便在一起了,很少想想自己的孩子会怎样~
就是就是。没有能不能的问题,只有想不想的问题。
留守儿童但凡有一点点可能自己带,今年把大丫头放在身边心里踏实。
真不是瞧不起上一辈人,实在是观念有差距,老人带小孩真的是只管吃穿,就连吃穿也和现在的观点不一定一致。更别提学习方面的了。
生不如养,但很多人还是看重生啊,包括老一辈,死命催着生,说生了我帮你带。
说得太对了,中国只讲究孝顺,却忘了小孩孝顺也是父母教育和培养感情才能有的。石头揣怀里捂三年都焐热了,那也得揣三年哪。自己都不带孩子,怎么指望小孩长大了成才给自己长脸。
自己带,肯定比老人带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