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上班那些事儿 148552姐妹  29980帖子
发帖
momoM

与其费尽心机混圈子 不如筑墙积粮待称王

momoM
momoM momoM 2017-02-28 15:15 阅读(7005)

拉一把


01

近期因工作需要,跟着大boss去了几个高级别的单位进行了参观学习。一般级别稍高的单位,不对外开放,门口门卫森严。到达门口时,大boss直接跟门卫报了家门,获得了门卫通行,门卫立即通过对讲告知了单位接待人员。负责接待的领导早就在楼下等候了。

对于这样高级别的单位,接待者又是单位的领导,能抽出半天的时间接待他人,这其中的交情和人脉也是够的。

这样的会谈机会,大boss用几个电话搞定了对方,获得了近半天的沟通机会。这除了大boss自身的个人魅力外,更重要的是所站的位置。对方相互看中的都是位置和能力所带来的资源。

在这个所谓“混圈子”的时代,与其说是比圈子,不如说是比的资源。资源的多寡又决定了站位高度。你有1,我有1,我们强求联手,就能达到1+1>2的效果。

02

经常看见各种稍有名气的网络作家之间互动交流,甚至互推。估计不少写作小白也盼望着结交这些所谓的大号们,却不知道如何搭讪,发个微博、留个言、点个赞?以刷屏的方式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这样的热度能维持多久?

有次看一理财作家分享理财学习心得,谈到在学习理财初期,经常仰望那些理财厉害的大牛们。为了与大牛加强互动,建立起联系。曾经多次厚着脸皮私信请教,实为搭讪,但回复效果惨淡。大牛本来就很多粉丝,哪有功夫去关心这些小喽啰呢,何况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这也情有可原,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很少有人不求回报的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个陌生人身上。

这个理财红人提到,随着她理财学习不断进阶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财体系,现金流和知识流都源源不断的正向增加。她的粉丝也逐步增加。此时那些她曾经到处攀附的人脉和圈子都自动送上门来。而我就在她文章的留言里,看到她曾经多次提到的理财大牛为她留言。她用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赢得了圈子和人脉。

03

这样的例子,不止于个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同样混的是资源和人脉。

现阶段,普通大众看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还成立了一个亚投行。周边的欧洲国家成立了欧盟的组织,为各国利益较劲,这些看起来与普通大众毫不相干的国际组织,其实是国与国之间激烈的竞争。竞争结果与国民生活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04

“听说某某要提拔了”。 “她是不是那谁的亲戚啊”?

“李某某跳槽到上级部门了”。 “他跟那个部门的领导很熟的”!

有能力有人脉,能提升挡都挡不住。但最初的人脉和圈子的可不是只凭混,就能得来的。
如何站得住,站的稳,靠的不是单纯的混圈子,而是个人的实力和掌握的资源。

经常看到各种高谈混圈子的厚黑学,既有道又有术,看起来头头是道。初看非常有必要,但如果只是集中于后面的“混”哲学,忽略了前面“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打基础阶段的付出,也注定也是混不长久。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检验个人能力的试金石,也是验证人情冷暖的晴雨表。圈子的关系与个人能力是成正比。你强,它就强,你弱,它就若。这也与马太效应原理一样,强则愈强,弱则愈弱。

明白此中的轻重缓急,也就分清了用力方向和精力分配。

这点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尤为重要。年轻时,听话只听半句,将混圈子当做生活和职场的宝典。在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能会博得领导一笑,偶尔来点小恩小惠。但细想,这样无能力只会混的人,在别人眼中就入拍马屁的小丑一样。

真正关系到职场发展的重要机遇,领导也不会交给一个只会拍马屁的人手里。切记后半句,混圈子,先塑造核心能力,建立自己的人脉资源网络。将更多的精力用来个人能力上,职场竞争力,靠的专业能力,生活中靠的是个人魅力。不要本末倒置,浪费时间。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9)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