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请远离这四种问题

外出培训是一件让人爱恨交织的事情,因为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让本该皆大欢喜的事情变质。通过亲身经历的培训过程,对照以往的经验,可得出存在破坏力的4点问题。
一 、等待
在本次培训课程的安排中,有半天的下午时间安排外出实际参观景点。原计划提前将100多人划分了小组,各小组有小组长,分乘3辆车,每车大约有30多人,各小组按照顺序分别乘坐不同的大巴。
因参观时间是下午,中午大家都在房间里午休,所以带队老师特意嘱咐各小组长提前15分钟安排组员集合。到下午的约定时间,大部分学员都按照集合地点上了车,最后只剩下1个人没有来。整整3辆车的人都在等着这1个人。估计等了10多分钟,迟到者姗姗而来,整个车队才出发。
到达参观现场后,先有30分钟的自由活动,约定3点在景点门口集合。但周围有一景点暂时关闭,无法参观。导致97%的人提前到了景点门口集合,只有3人不知情。还等到3点集合,结果后面又要等待这3个人。
破解: 宁可等人,勿让人等
在团体活动中,总会有一两个人时间意识不强,还耽误他人的时间。集合时总是拖拖拉拉,浪费自己的时间无所谓,但同时浪费了那么多人时间就可恶了。
从个人的时间意识抓起,宁愿早到10分钟,勿让他人等待1分钟。
因人数众多,可能会存在其他变数,多预留5分钟时间。在统一集合时,不要非等到约定时间,可提前几分钟到达,早到总比晚到好。
二、 抱怨
到达培训场地,一般首先都要办理入住手续。吃住就成了最容易被大家吐槽的话题。
随着习大大的上台,培训基本从简,在吃住上不必抱有太高的期待,但一般不会太差。但每到吃饭点,总会听到形形色色的吐槽。“我不想吃了”“做的比我们单位还难吃”“怎么还是这些菜”。
一桌上有多个人都在吃同一个菜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不停的吐槽这个菜不合胃口,难道不去考虑其他人的想法吗?除了吃,还有抱怨房间小,住宿环境体验差。
更有抱怨购物体验差的。一般周期长的培训会设在位置相对偏远的郊区。周边的生活便利程度肯定不如市中心。但总会有些被逛街附体的女同志们,从头到尾一直嚷嚷着要逛街、买衣服、买零食。一旦购物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牢骚和不满的情绪。
破解:培训为主,吃住为辅
宿餐饮只是辅助培训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而且这只是短暂的一段时光,把精力放在此处,反而顾此失彼,给人留下一个吹毛求疵的不好印象。
培训不是逛街,更不是娱乐。没有将购物欲寄托在一次培训中,反倒弄得自己不开心。
适当互相吐槽可以拉近陌生者的距离,但如果过度吐槽反而降低了自己的品味。
三、不自知
培训课程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一般必设的一项就是理论知识。正是因为很多人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人认为是虚的。但理想信念需要这种理论知识作引领。有些人对理论一知半解,不理解,就不认同,产生抵触心理。在培训中浪费时间和精力。
破解:无知无畏,自知可贵
培训课程不是看电影,也不是讲故事。认识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思考设置的必要性,从而提高认同感。
四 、混乱
极少数培训可能会因为中途中,存在不可抗力,需要更换场地。
在培训的第二天最后一节课结束之际,班主任老师上台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上台就说“刚接到紧急通知,很抱歉的告诉大家,本次培训某些未知的不可抗力,从今天起将要转移至另某处酒店培训地……”当务之急是收拾行李,统一出发去另一个培训酒店,再办理入住手续,整理行李。
当100多人收拾好个人行李到达新场地后,却无法拿到房卡。原来酒店需要收取顾客的身份证,挨个录入,再分配房卡。100多人的培训队伍,来自不同的单位,身份证都在自己身上。培训的领队与酒店工作人员事先并没有达成一致,导致身份证没有及时收取,100多人堵在前台,等着处理结果。因人较多,同时酒店内还有其他的住宿客人,一时间酒店大厅内乱成一锅粥。
最后各个单位负责人收取本单位的身份证,所有身份证收齐后,再依次按照原住宿名单,安排房卡。稀稀拉拉的终于总算拿到了房卡,但身份证还留在前台,等待前台录完后,再发给大家。
本来临时换场地的事情,就让大家心情不好,来到酒店又发生了这样的等待事件,让不少人心情极度不爽,这种不满的情绪迅速蔓延了整个团队。
破解:提前谋划,避免混乱
工作要善于分配,建立分小组,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因特殊原因导致临时换地,未尝不可。但领队与酒店应该有个事先沟通,只要简单的电话沟通,了解并协商办理入住手续。既然需要身份证,那就可以在大巴上提前由各单位负责提前收取。到达新场地后,其他人暂时等候,统一先办理身份证录入,办理完成的饭卡可以直接再交由领队,领队再分发给大家,省得乱哄哄一堂。
所以办好一场培训,说难也不难,但绝非易。总之预设问题,提前谋划,尽量避免出现各种意外,才能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经常参加培训,受教了!除了第三条,我基本能做到,照楼主的说法,大概是我理想信念坚定,所以特别讨厌理论培训吧!不过因为培训接触了很多信念不坚定的人和事,也算一种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