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综合理财 246579姐妹  154661帖子
发帖
清灵水毓

【百万计划·2017】为了节流,你能努力到什么程度

清灵水毓
清灵水毓   清灵水毓 2017-03-23 17:57 阅读(5673)

摘要:今天的故事可能有点重口,正在吃饭的小伙伴请谨慎阅读。

 

*原创文章,首发于她理财。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和平讨论,不喜勿喷,拒绝人身攻击。

 

每一个人在开启理财之路的时候,都会被苦口婆心地教导:你收入不高的时候要努力节流,攒下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就可以享受理财收益,利用时间+复利的魔法,普通人也可以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在丰满的理想面前,现实总是那么骨感。有位妹子是这么跟我哭诉的:我去年一个月拿3000,每个月都过得紧巴巴的。今年一个月5000,以为会好很多,但为什么感觉还是紧巴巴的?我也想攒钱,可我真的攒不下来啊。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价值观也不一样,财务状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怎样才能达到最优的节流效果,并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说到底,别人的意见再怎么详细,如何执行,执行力度的大小,能否坚持,也实在是一个主观的事。

 

之前看了一篇文章,是讲述香港年轻人买房故事的。大家都知道香港的房价有多么可怕,很多普通人拼搏数十年,也只能在中年的时候买一个五十几平的小房子,作为一家四口甚至更多人的栖身之所。

他们管买房都叫“上车”,车来了,先挤上去再说,至于什么地方下车,要不要转车,那是以后考虑的事。

那篇文章重点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上车的故事。这个人被戏称为“五十蚊哥”,原因是他从下决心上车开始,平均每天的生活费都强行控制在50港币之内(那边一蚊就是一元)。换算一下就是,每个月生活费1500港币。

可能我这么说大家没什么感觉,那我举几个例子:那里的西兰花、青菜之类的,基本单价都在10港币以上,吃个西红柿炒蛋成本15起步。坐一趟地铁,主流价格5-15块;大学食堂里一份普通的快餐,在30港币以上,外面的餐馆更贵。

所以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就算不开车、早晚自己做饭,中午吃个便餐,一天可能都100+出去了。好,那么问题来了,50元一天,他是怎么过的?

 

首先呢,肯定是跟父母住在一起,要不然租一个小卧室都得好几千一月呢。然后尽量不坐地铁,用自行车通勤——当然前提是家离单位不算太远,要不然天天骑几个小时自行车也是蛮醉人的。衣服是不买的,旅行啥的也是不用想的。

另外,他从来不在外面吃饭,中午也坚持吃自己从家带的饭菜。为了节约水费,他去公共运动场的澡堂里洗免费的热水澡——香港这一点很好,公共设施很完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绝对不能谈恋爱。

于是他不外食,捡亲戚的旧衣服,杜绝一切娱乐活动,这样克勤克俭地过了八年苦行僧一般的日子,终于攒够300万首付,贷款300万买了一个偏远地段的50平的房子。

我想,终于上车的那一刻,他一定是如释重负,长出了一口气吧。尽管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都要背负高额债务,但是好歹买到了房子,终于不用跟父母弟妹挤在一处了。后续的这些经济问题,都可以交给时间慢慢解决。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想,从24岁到32岁,这一段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最旺盛、最活跃的年纪,却要用这种对自己苛刻到近乎残忍的方式度过,难免不让人心中悲凉。我觉得,我很难为了节流而做到这个份上。

 

说完五十蚊哥,我想起了另一个事例,来自于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杂志。那是作者的一篇自述,当时看完以后我真的是感觉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作者详细讲述了他们一家三口怎么用每个月300元过日子。当然那是很久以前的文章,那时候的收入和物价水平跟今天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对应到现在,应该就是“一家三口每个月用1500元”的概念吧。有木有感觉到比那位五十蚊哥还高一个层次?

首先,下班后去菜市场买各种收摊前折价处理的菜、肉,甚至捡别人扔掉的剩菜。农贸市场的东西还是比较新鲜的,就算是剩菜也不至于出现腐烂变质的情况,所以拿回去挑挑拣拣,基本能择出一部分品质还不错的。

其次,主叫永远只用单位的电话,自家的固话只用来接听(那时候手机并不是非常普及)。电视几乎不看,晚上吃完饭孩子去同学家写作业,夫妻俩去邻居或者亲朋家串门。一家人直到八九点钟才回来洗漱睡觉,这样可以省电费。

再次,节假日的娱乐活动就是去免费的公园看看风景,那些付费的游乐项目是从来不沾的。看电影之类的活动太奢侈了,除非单位发了免费的电影票。出去旅行?等单位组织。甚至连家里用的纸巾都尽量从单位顺回来。

 

很多人认为,对孩子的花费是不能少的。再穷也不能苦孩子,对吧?但这个作者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什么叫做“疯起来连孩子都抠”。

孩子长到五六岁,还从来没去过正儿八经的游乐场。他对游乐设施的认知,仅仅停留于滑梯、跷跷板这种随处可见而且不要钱的。那些机械项目,他是一无所知的。

夫妻俩很少给孩子买文具,除了笔、橡皮和尺子这种经常要用的东西,其他都是能借就借。圆规、三角板之类的,孩子都是跟同桌合用的。

作业本写完了,妈妈就拿橡皮帮儿子大概擦擦,然后当成草稿本继续利用。上美术课,水彩笔也借同学的用。孩子从来没接触过全新的绘本,也没有好好的画具,只能捡别的孩子不要的用铅笔涂涂画画。

孩子的衣服基本都是亲戚朋友送的,作者夫妻认为孩子长得快,买新衣服是一种浪费。他们也不会刻意给孩子增添营养,零食是没有的,水果也跟买菜一样,偶尔去挑一些蔫了但还没坏的处理品。

玩具之类的,要么别人送,要么自己动手做。然而夫妻俩都是手残,做出来的东西实在不那么招儿子待见,为此亲子间还闹过一些不愉快。

 

这位作者最后也没说她为何如此抠门,是真的收入不行,还是刻意为之,教育孩子从小学会珍惜?或者有买房之类的大笔支出,所以不得不如此节俭?

到底是什么原因,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罢了。但不管是为什么,我都觉得这一家人跟上文提到的五十蚊哥一样,为了节流够拼的。不仅杜绝了一切不花也可以活下去的消费项目,还学会了巧妙地“薅社会主义羊毛”。

回过头想想,自认为还算不那么大手大脚花钱的我,在这两个事例面前,真的是自惭形秽。而我周围那些整天嚷着“存不下钱”的月光少女们,大概是永远也想象不到一个人可以为了节流努力到何种程度的。

不对,不是努力,简直是拼命。

而这种事其实不是只发生在别人的报道里,现实中也总能见到这种自誉为节流,同时被他人贬为“抠门”的人。

 

从前我工作过的几个单位,都有那么一两个重口味的同事。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天早晨来上班,第一件事不是打开电脑,而是去厕所上个大号。

对此他们给出的解释是:不仅节约自己的水,节约自己的纸,而且还是带薪的。呃,恕我直言,您可真是会算计啊,就是话题有那么一点……让人反胃。

当然这种人还是少数,比较多的一种人是买一个特别大的充电宝,每天上班把它充满,下班后手机没电,就用这个充电宝充。你问我每个月能省多少电费?这个我真的不知道……

原来我在家乡工作,还碰到单位到家步行五分钟的同事,自己带热水壶来,灌满了拎回家的。后来到北京就没有这种现象了,有可能是因为拎着热水壶过安检很麻烦,而且挤地铁太危险了吧。

除了占公司的便宜,有些人的生活习惯也简直抠得令人发指。我不止一个亲戚拒绝在35度以下的天气开空调。拜托,南方湿气重,室外32度的时候室内温度都30往上了好吗?

还有啊,天热的时候洗个热水澡是多么舒服的事!但是这些人为了省水,要么买那种流量超小的莲蓬头,要么放一浴缸水,一家人轮流洗,跟日本人似的。

你要是天天洗,在里面大概泡泡就算了,你特么在里面搓泥!有人还能搓下一个礼拜的积蓄!面对一缸泥浆,后面的人居然还能下得了手!

他们居然还邀请我住在他们家!我不想洗泥浆浴,也不想用小朋友尿尿这种流量的莲蓬头洗淋浴啊(好吧我承认这个比喻有点恶心),所以就干脆不洗,冷水毛巾擦一擦就睡。然后他们还指责我怎么这么不爱干净……

 

所以我一直觉得,节流是很重要的,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努力为之的一件事。但如果你挖空心思,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占别人便宜,怎么省钱,那还有多少精力去考虑怎样提升自己,或者如何开源呢?

节流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不浪费的生活态度,还是对未来有所规划的前提,但并不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目的。

如果说五十蚊哥是为了梦想攒钱,还算情有可原,而且结果是不错的。但是那对夫妻和我遇到的奇葩亲戚,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完全没有任何必要了吧?

其实,这些亲戚本身经济条件都不错,但是节约到这程度也没见发什么财。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任何财务知识也拒绝学习,只会存银行的定期,连通胀都跑不赢。而且他们始终不明白,自己一直那么拼命攒钱,为什么财富就是在缩水呢?

这些十年前手里就有十几二十万的主,在当时算是富裕的人家。而现在五六十岁,手里还是只有这么多。他们发觉自己的收入越来越不够用,而每个月拼命省下的那点钱又没能好好打理,被通胀吃个干干净净。

现在的二十万,又算什么呢?连我们那个小县城的一套首付都不够啊。

所以,节流最终还是为了让我们的财富健康成长,并不是为了让你守着一堆钱,依靠精神满足过日子。要先想好自己为什么节流,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财务状况,再去付诸行动。而不是一味地省吃俭用,降低生活质量。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43)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