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白也基金小结
昨日看了各位大咖的小结,思考了一晚,今天也来做个小白式基金小结,略心虚,希望各位指教
我买基金真正开始有计划是从去年年初开始,很坦白告诉各位,定投基金一年多,我虽然没有大亏,但是也没有赚到钱了,究其原因,我觉得是自己技术有限,心态不定,追涨杀跌。其实我看过不少理财和基金投资的书籍,论坛每天也看帖不少,从一开始得基金理财吧,到挖财到她理财,我还是花了精力和时间的,但至今仍然没有技术分析能力,我检讨过自己,怀疑自己天分有限,不过嘛,即使没有天分,成为不了顶尖的武林高手,但是勤学苦练,混口饭吃自保还是可以的吧。
好吧,我是比较喜欢说废话…..
目前每周定投的基金是申万沪深300,建信中证500,交银优势,晋信大盘,还有九泰量化,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做长线的,觉得没技术的自己,比较适合长线投资。
我觉得对小白来说指基是必备的,不需要花太多心思,虽然说指基的收益确实比主动性基金差,但你也要有选对基金的能力才可以,所以,这两个指基暂时我会一直定投到自己的止盈点。
晋信大盘-大盘蓝筹,虽然相对还算稳,但涨起来有限,其实大盘我一直在安信价值,$国泰估值还有此基中摇摆不定,暂时定投还是选它吧。其余两个持仓甚少,打算清一个,留一个做手动加仓。
交银-目前表现一般,但是对它印象不错,先保留
九泰量化-量化基虽然现在表现集体不佳,但是我还是决定留一个,或许下半年有它们发光的机会呢。申万小盘持仓少,就清了,$南方量化持仓重,不急,慢慢清。
另外已经停定投的重仓是华安逆向,长信量化还有兴全和润,这三个都是我的重仓,已经定投了一年左右,华安和长信目前处于不亏不赚的尴尬中,兴全亏了几百,其实投了那么久,又觉得未到瘟基的地步,确实是不舍得清的。再看看吧,如果4月有机会,就减仓吧。
另外我又跟风了白酒和定投宝,白酒买得很少,太多基恐怕照顾不周,下星期就找机会清了,定投宝是昨晚才决定跟的,为此我还专门看了几次老何之前发的一篇关于定投宝波段操作的贴,然后制定了自己的波段操作,(小白也谈波段操作,我自己都已汗颜),anyway试试吧。
今天天气很好,本来打算和女儿外出玩耍,但是她不想出去,说要留在家里休息(其实就是看电视)—无奈,星期一到星期五是不给她看电视的,晚上最多就让她玩下小天才,估计她一直在等着放假。所以就有时间发个贴,发帖的空隙,还做了午饭,刚刚又做了面团,等面发了就可以包馅,馅是叉烧云耳冬菇,已经很久没有在外面买面包吃了,饺子和面包都自己做,吃得放心,花的时间也不多,值得。

看样子你大部分基金都偏中小创,所以近来没什么收益,又因为基金本身质地不错,也没有大的亏损。按照定投理论,定投的基金暂时不涨应该开心,捡到低位筹码啦!可现在的问题是,对中小创风云再起是否充满信心,是否能抵制住别的基金上涨的诱惑,耐得住寂寞?如果换成大盘基,万一已是强弩之末,中小创起涨怎么办?……在杀鸡换鸡前多思考,把一些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清楚,做好应对策略,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BTW:老何是谁?定投的HS300和中证500收益率如何?相比较主动性基金如何?
我怎么这么多问题?!![[汗]](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0.gif)
不是建议你不急着清,因为我也只剩下一只中小盘基金。我的意思是做出重大调整时先梳理下思路,投个明白。南方量化很久没关注,印象中是小盘,而且从四季度持仓上看也还是小盘基金。
你现在持有的是沪深300,中证500,交银优势,晋信大盘,九泰量化,华安逆向,长信量化,兴全和润,白酒,定投宝,一共10只是吗?指数型可以不动坚持定投,主题类的白酒自己把握,小盘量化类的九泰和长信留一个,主动型中除了汇丰晋信偏大盘,其余4只都偏小,整体偏小。你可以先确定适合自己的大小盘基金投资比例,再细化基金类型,如指数、主题、量化、主动等。
你可以对比下汇丰晋信和HS300的收益,其他基金相比中证500的收益情况,也许会有新发现。
你停止定投了华安逆向啊 我今年开始定投的 是我几个基金里涨势最好的 不过华安行业轮动也不错刚分红 我选现金分红 毕竟现金为王哈
纠正一点,国泰估值并非大盘基,它的重仓是在环保医药等中小板题材,并不太适合长期定投,更适合波段操作。
关于南方量化的问题,其实是有两只不同的基,南方策略优选是偏大盘的量化,成名较早,另外一只才是南方量化,偏中小盘,不知你持有的是哪一只了。
之前帮你分析过鸡窝情况吧,定投的话目前看来问题不大,搭配也算均衡,只是有一点想不通,按这个组合从去年熔断开始定投怎么会没赚到钱呢?去年量化行情不错应该是有机会止盈的。
偏大盘的表现也不好了吗?
如此看来,印证了一点:定投最佳获利背景还是先跌后涨的行情,震荡行情下面优势也不明显,尤其是在底部不断抬高的大趋势下,不如单笔买入的收益好。
看来南方的量化模型不理想,同样做大盘量化的华泰系表现就很不错。
每次定投的金额是一样的吗?
原来不是南方量化,策略按持仓的确是大盘,但本季度的表现完全失准,应该持仓有变化。你是否有观察到它的估值跟净值差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