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025年财女阅读/读书笔记打卡

来自财女读书会・5817篇帖子・45316人参与

发帖
飞鸟

【飞鸟3月读书笔记】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飞鸟
飞鸟   飞鸟 2017-04-04 23:59 阅读(1828)

     

       大多数父母都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因为生在比较特殊的年代,生活条件比较差,平时忙于工作和生计,所以认为只要努力挣钱给儿女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就够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一起欢笑、一起成长,好像也没有这个意识。所以,当孩子长大之后,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许多遗憾和失落,更有甚者,少年时叛逆不服父母管教,成年后和父母感情冷淡。我也有这样的体验,还好我们还有兄弟姐妹一起长大,所以也不至于很孤独和寂寞。

      一、真正的交流和沟通

       做一个善于交流的家长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创造交流的机会,以及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明白什么叫真正的交流的沟通。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说话的时候根本不会直视别人的眼睛,更别说进行正常的对话了,至于交流方式,他们通常是发短信和使用微信等方式。

       现在的父母最需要做到的,是给孩子们创造机会,教他们学到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鼓励他们离开虚拟世界,还应该扔孩子多参与真实的对话,让他们学习言语交流技巧,不能让孩子整天发短信交流。

    傍晚的时候,我和老公一起出外参加一个聚会,离家不远,天气也很好,我们就决定骑车过去。当我去车库骑车的时候,老公在小区门口等我,可是等我到门口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他人了,还好有手机,打个电话过去,他老人家已经跑到马路上去了,恰好我又不准备进过那里,只好叫他又去别的地方等我。他本来是好心,好像是替我着想,但是就是没有和我及时交流,或者他说了,没有有效地交流,我根本没听到,所以才让我觉得有点多此一举了。

      不习惯和不擅长交流的人不仅在生活中让人很抓狂,在工作中也难以沟通和高效,不仅显得自己能力低,还经常因为沟通不到位和不准确误事。

      后来,我也跟他分析了,不能不交流就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别人,而应该是从他人的立场来考虑比较好。他听进去了,但是能不能改还是个问题,因为他的父母并没有给他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他从小就看到和学到了。

       我的原生家庭,非常注重交流和沟通,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只要回到家,我们一家人一般都会找一个时间坐在一起以聊天的形式,我和弟弟通常是汇报最近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而父母主要是爸爸会和我们呢说说他们的看法和希望。遇到大事的时候,也会征求每个人的意见,就算有时候不能聚在一起,也会打电话说,所以在这样民主的氛围里感觉得到了尊重。

       而老公的原生家庭,则完全相反,成员之间很少交流和沟通,更别说经常坐下来好好聊聊了,他们每个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想问题,做完了才说,那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真的很抓狂, 现在虽然习惯了,但还是不希望我的孩子变成这样。明显感觉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会考虑自己,情商大多不太高,比如我老公和他妹妹。而我和弟弟却能更多地从多个方面来考虑,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尤其是我的弟弟,在各方面都要考虑周全的多,总是让人很放心和感动。这不是自夸,是切身的体会。

      二、亲情

      想要跟孩子交流和沟通,就必须注意倾听,留意孩子发出的信号。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是这样的:平时,根本就不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也不会留意孩子的想法和诉求,只是以忙作为借口,真的是一点时间都没有吗?并不是的,父母有时间玩手机、喝酒、打牌、聊八卦和看肥皂剧………就是没有时间去琢磨和思考孩子的想法。只是在问题发生之后,才病急乱投医,根据自己的判断任性地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惩罚和训诫,更有甚者,还会在大厅广众之下侮辱和打骂孩子。这样的父母想要和孩子正常积极地交流,不是在做梦吗?

      所以,经常有家长会跟我们老师或苦恼或伤心或悲愤地埋怨:为什么孩子长大了就跟我们不亲了;不仅不听话了,也不愿意跟我们交流了。其实,孩子的心早就因为父母不解的忽视和粗暴的误解关上了,所以他们情愿和同学说、跟老师说,在网上说,再也不愿意最亲的父母说了。

      要做一个善于交流的父母,记得注意观察,自己倾听孩子的心声,看看孩子是否在邀请父母一起玩耍、是否需要父母的温情、是否希望和父母进行交流。

      三、兴趣

      其实孩子的兴趣爱好都是天生的,跟他们的发色、眼睛的颜色以及性情一样,父母没有选择的余地。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是细细研究孩子的禀赋,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摸清他们的脾气、兴趣和爱好,顺其自然地养育他们。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会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认为那只是孩子不成熟的想法而已,也许过了几天就会忘记了。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安排孩子的学习内容,有的是因为自己童年的遗憾而想弥补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殊不知孩子并不是自己童年的翻版;有的是因为面子,比如学好一门乐器或是什么技能,经常会在聚会的时候强迫性地鼓励孩子展示,哪怕他并不情愿;有的是盲目跟风,同事的孩子学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学什么的人多就扎堆去学,根本不会在乎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反而带来许多童年的噩梦和折磨。

     四、安全感

     小小的婴儿经常在睡梦中惊醒,妈妈总是会轻轻地抚摸或是拍打来哄睡,其实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其实不仅小婴儿没有安全感,儿童、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很需要这种感觉,而这正是在父母的关心和交流中体现出来。

      文中作者和女儿之间关于安全感的沟通和交流从来没有间断过,在整个过程中,他一直都在向女儿表明一点:在他的心目中,女儿现在是第一,将来也是,永远都会是;他想让女儿知道,只要有父母在,她就是安全的,因为他们会全心全意保护她。他所希望的,是在父女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纽带,有着这个纽带,女儿在任何情况下,哪怕有一丝一毫的不安全感,都可以随时拨通父母的电话。

      五、充实感

      做父母的应该关心孩子,也要对孩子喜欢的事物感兴趣,要积极参与他们的世界。父母的投入对于亲子交流至关重要,不过要小心,有时候这种投入可能超越底线,让孩子无法接受。

      做父母的可能会过分投入,对孩子过分关注。同样,有些单身父母也往往在无意中对孩子寄托了太多,把孩子当成了情感方面的丈夫或妻子,和孩子讨论一些经济上的话题,甚至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对前任配偶的不满情绪。

      充实感是成长为一个善于交流的家长的重要环节。父母感觉自己的生活充实,孩子就会明白,爸爸妈妈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把他们当作精神寄托,于是就能拥有一种自由感,回归孩子的天性。

      我们的文化一般都在鼓励家长,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中心,结果呢,许多人便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家长也是人。人们往往忽略了这种意识,那就是夫妻应该多陪伴对方,朋友之间应该经常聚聚。实际上,夫妻感情应该是凌驾于亲子关系之上的。

      作者建议:父母接电话的时候,让孩子在一旁安静等候,不准孩子插嘴或者打扰父母;父母可以单独出去和朋友吃饭,给孩子做出榜样,让他们明白友谊对健康有好处,让人身心愉快;父母应该出去约会,让孩子知道,父母始终把稳定的婚姻关系放在首位;单亲家庭的父母也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需要出去参加一些活动,需要恋爱,为自己充电。总而言子,父母的这些做法都会成为孩子未来学习的榜样。

只看楼主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