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025年财女阅读/读书笔记打卡

来自财女读书会・5816篇帖子・45304人参与

发帖
土豆泥2015

《精进》读书笔记_土豆泥

土豆泥2015
土豆泥2015 土豆泥2015 2017-04-30 23:31 阅读(2984)

                                               



      这本书单看名字就挺让人反感的,我认为能认真看完的人大概就是那些天天读鸡汤文的读者吧。而我读这本书的目的,只是单纯地想挑一本畅销书看,了解下当下大家都是在看什么样的书。

      书的内容和预想的差不多,采铜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一一规划了精进路径,每一部分的内容拆开来看也是很好的励志鸡汤文,发在公众号应该都能有十万加的阅读量。但是功利的我并不太喜欢这类书,用很大篇幅解释一个浅显的道理,效率似乎低了些,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比较适合跳读,挑感兴趣的章节细读,其他章节看标题就可以了。

      作为知乎心理学分类的大咖,采铜还是挺有实力的,感觉得到他有深厚的“用户研究”经验,看问题很准。再加上他宽泛的阅读量,似乎对各个领域都很了解,能用很准确的类比来解释、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以,能给出正确的建议虽然不难,但能像他一样说得有理有据的并不常见,比起那些只能用各种“同学”“同事”“朋友”的案例还是高一个段位的。

      其实,这一两年自己也看了很多自我提升、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的书,也有一些感触,对于好的观点、方法也在实践,所以看到采铜提出了一致的观点时,自己也会觉得小有成就,感觉已经踏上了“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道路。在选择、拖延、复盘、学习、断舍离这几个方面,有切身的体会。


关于选择——要以人的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虽然我不太清楚自己的最高目标是啥,但那肯定不是吃得好,穿得漂亮,所以在吃穿方面能带给我幸福感的几率微乎其微,于是我“逃避”了,不愿意花时间在类似的方面做选择。结果就是,我的衣服很多都是同款不同色,吃的快餐也是固定一两家,并且认为这并没有什么问题。而对于值得去做选择的,就真的要花时间做功课了。为了减少工作量,先用核心的需求和完全不能接受的情况交叉,圈定一个较小的范围,然后通过几个关注的维度来对比,进而做出选择。虽然最后的对比维度可能没有书里列举的那么多,但也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比较满意的决定,少去的纠结的时间,真的可以让人的心情好很多。

关于拖延——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这方面,我没什么发言权,毕竟自己也还在漫长的战拖路上。特别是偶尔遇到棘手的问题,也还是会不敢开始,那种心情就是“只要不做这件事,去做任何事都可以”。但道理也算是懂了吧,快速开始,不设置期限,只需要排除干扰。而且最近发现,只要我能关闭朋友圈提示,把最关心的微信群换到小号,自己还是能静下心来做事情的,这种“什么都不愿意错过”的心理还需要一些强制手段来巩固。

关于复盘——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过了就忘了这种状态很难摆脱,能让人印象深刻铭记终生的事毕竟是少数,特别是还显得枯燥的知识。比如写读书笔记这个事,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尝试。更重要的是在工作方面的正向循环,利用PDCA模型来提高效率和技能,在自己期望的交互设计方向上循序上进。

关于学习——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不要列太多计划,去学对当下最有用的。恰好前几天三公子也有一篇这个话题的推文,大概就是:想把一个技能学得长久,首先需要找到这个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之处,用现实需求逼着自己去主动学习;其次要让这个技能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正向效果,要么让自己变得聪明,要么让自己变得有钱,要么让自己变得漂亮,要么让自己变得幸福。无比赞同,所以如无必要,放弃学英语吧,放弃考无关紧要的证吧,把时间花在真正需要提升的方面。

关于断舍离——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看了几本书,也知道了断舍离的概念,但最有收获的还是运用在时间管理上面。gtd的一个重要理念:大脑是用来处理事务的,而不是记忆。现在一直用清单应用Doit.im,没有用到很复杂的功能,就是记录哪些事要做,做完了就勾掉,每天早上用有道云笔记写晨间日记,晚上总结。这样,即使有较多事情需要处理也可以有条不紊,做完一件勾一件,不用总是在脑子里面想,轻松很多。


      这篇笔记,其实写得有点不情愿,因为觉得这本书虽然有一些共鸣,但没有什么干货。可是因为4月份没有读完《巨婴国》,所以就当写来凑数吧。要知道《巨婴国》这本书我觉得更难写读书笔记,虽然武志红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巨婴现象,但这种一堆文章拼凑出来的书是真的很考验耐性,但求能坚持看完吧。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1)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