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我建议送礼标准化,省事儿
份子钱的定义嘛,就是红白喜事的时候送的礼。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礼物。
先说标题的“取消”,是指以后走亲访友都空手的意思吗?如果是,那我是反对的。
试想了一下取消的场景:
谁家有件喜事儿,跑上门说一句恭喜恭喜,再聊会儿天,就算完了?太没氛围了,也没有仪式感。
假如主人家再好客点,弄点什么瓜果零食便饭招待一下,做客的人又觉得良心好痛,有点过意不去,我空手上门,人家这么热情的招待。不行了,我得送个礼物,不然太尴尬了。
这不又回到原点了吗?还是赶礼了。
那不送礼物,下次家里有喜事儿就得请回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对不爱热闹的人来说,也是一个负担。也不能只参加人家的活动,自己不举办一次吧,总是礼数上欠着人家的。
那大家都不举办类似的庆祝活动行吗?
也不行,这是社交的组成部分。还有一种情况,朋友们天南地北的相距甚远,要聚一次,非得有这种隆重的、仪式感十足的活动才召集得齐。
就不说彻底取消份子钱,只说取消现金赶礼这种方式。
带礼物就是好的选择吗?并不是。
你要花时间去准备礼物,不管是挑选买回来包装,都需要花时间,给现金就没这个烦恼了,只需要考虑数目。
还有一个问题,你不知道主人需要什么,你送的东西也许并不适用,人家还要考虑怎么处置。
每年春节的时候,我娘家会办年酒,年酒就不送现金,都送礼。春节过完之后,家里就很多同样的礼品,什么牛奶、水果、糖果、大礼包的,堆半个屋子,每家每户都这样。吃得完吗?吃不完,送得出去吗?能消耗掉三分之一左右。最后又得低价处理给门口的小超市,不然就得放过期,而当初买的时候可是正价。
比之送现金,不止伤财,还劳民呢。
不是只有现金存在攀比心理,礼物也有。
你送个球鞋,我得送个限量版的才显得我有面子;
你送套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我得送两套,显得我更关心孩子的成长教育。
…………
给现金就没这个烦恼了,送的方便,收的也方便。
份子钱只是正常的社交礼仪而已,如果是为了抵制盲目攀比这种风气,靠取消份子钱来解决,只是祸水东引。根源始终不在形式上,就算不随份子,依然会有其他的攀比问题。
送礼的人自己不虚荣,不好面子,不打肿脸充胖子,收礼的人不计较礼物贵贱、现金多少,只在乎送礼的心意,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PS:我的标题也只是恶搞,送礼这种东西,哪里会存在标准化。亲疏有别,情义无价。送多送少全看心意,大家坚持自己的原则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