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旅行食记》读书笔记
第一次听说蔡澜的名字,是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个纪录片曾在中国大火,是每一个吃货的必修纪录片,看过纪录片之后,那是第一次听说蔡澜的名字。食神蔡澜!
第二次是听说我的老东家(上一家服务的公司,一家知名的食品公司)有请到蔡澜先生到公司做客,参观工厂,品尝公司的产品,我又一次了解了蔡澜先生的一些资料。
因为从事的是食品行业,做的是产品相关工作,因为本身是一个吃货,还是一个爱旅行的吃货,机缘巧合,我在年度书单中加入了蔡澜先生的作品《蔡澜旅行食记》
这本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路上,讲了很多蔡澜先生的旅行事迹和在旅行途中品尝的各种美食,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这一点跟我的旅行观念很像,就是每去一个地方,一定要吃当地的没事,不同的是,蔡先生每次都住高级酒店有专门的导游带领,而我更喜欢当地的民宿和自己去查攻略,去街角巷尾寻找美食,这点差异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级酒店太贵,我请不起当地向导,而且除了当地美食我更喜欢接触当地的人,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风俗。
第一部分在路上,是整本书的精华,对于一个吃货而言,可以作为攻略去读,蔡澜先生走过很多地方,国内的城市和国外的城市,对于当地的一些美食有很多评价和推荐,还有推荐的美食的具体店名和地址,如果你刚好要去他走过的城市,建议看看他的推荐和评价,再去尝试他吃过的美食,可能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种隔空的交流,会产生让你有一种与大师切磋的感觉。
第二部分,是蔡澜先生谈论关于饮食的话题,分享了蔡先生关于饮食各方面的经验,其中有几个章节我很赞同,其中之一就是关于米饭,虽然最后他打了一个小广告,但是不碍他对于米饭的表达,中国人喜欢吃米饭,我对于米饭更是情有独钟,很多饭店对于米饭都忽略了,更去追求菜的美味,而忽略了米饭的香甜,蔡澜先生推荐东北的五常大米,其实作为东北人,我更喜欢自家种的大米,现在在中原城市生活,周围人都吃面食,我还在坚持吃米,现在吃的最多的是东北的盘锦大米。不管在哪生活,那种黑土地上种出的大米永远是我的最爱。
第三部分,是关于电影和美食,蔡先生是电影制作人出身,讲了一些自己早年从事电影的经历和对于电影制作的一些感受,还有蔡澜先生赏识的女人们,每个人,特别是女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这些无从评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中感受自己看文字去品评吧。
这本书对于吃货而言,可以说是一本必修的书籍,如果你刚好喜欢美食,刚好喜欢读书,刚好喜欢旅行,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对于这种关于旅行和美食的书,我从来不带有批判性的感情去阅读,毕竟对于美食重口难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尊重作者的想法,如果我刚好吃过书中提到的美食,有与作者不一样的看法,我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人云亦云。但是我讨厌夏虫语冰的人。对于美食、美景亦或经历,没有吃过、看过或者经历过,是没有发言权的。

现在去百度看看 ,谢谢推荐
客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