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说理财】理财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人在她理财上发表的文章,仅限阅读评论,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本人,未经本人允许私自以个人或是平台名义转发,我将维权到底!
有妹纸看完我以前的文章《【一一谈理财】不该有的贫穷是一种罪恶》之后给我留言说,我也不懒啊,可我还是没钱。
嗯嗯,这是个好问题。就好像学习,老师一般会说两句话,一是态度端正。如若态度都不端正,那学习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二是找对方法,也就是我现在想回答那妹子疑问的话。试想,缘木求鱼,肯定是失望而归的,因为树上哪儿有鱼呢?只有去河里,才最有可能找到鱼不是。
理财忌讳懒,懒就是理财态度不端,那么,金山银山也能被懒人败完;但理财同样也需要找到方向和方法。方向对了才可能达到你要的目的地,方向错了,则可能南辕北辙,得不偿失。
开门见山,说说理财的四个正确打开方式:
1.年收入=年度所有收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年度工资作为年收入的代名词,但其实,在理财的世界里,年收入的内涵极其丰富。
年收入=以年为单位你/你家庭的所有收入,包括福利变现和公积金。
比如,一一做年收入计算时,就会把“房租+理财收益+各类福利(变现)+工资+意外收入”记为年收入。而我的年度账目也是清晰的分为三栏:固定收入(月工资*12)+年度收入(年终奖金、公积金)+意外收入(兼职、福利变现或其他)。当然,一一在此说明,我的年度账目表未必最科学,但却符合我家实际,也方便我这种数学渣操作,嗯,那就ok了。所以一一建议根据你的实际,定制属于自己的年收入账目。
2.支出=收入—储蓄
我们惯有的思路是:储蓄=收入—支出,这公式本身没错,但它不够准确。
假设以年为单位,因为各类开支细碎繁多,漏记的情况恐有发生,就易导致年终盘点,账目有出入。所以对于想要学习理财的你,“储蓄=收入—支出”就不够严谨和实用了。
记住:用收入-储蓄,才是理财人该有的正确姿势。收入的计算请参考第一条,而储蓄的计算请看你自己的账目或个人银行账户流水单。(一一就不知道了哟)
“支出=收入-储蓄”是理财小白必须掌握的一个公式,它有两大好处:一是清晰、准确地反映你的实际支出,而是方便理财初期的你强制储蓄,做好积累。
3.年结余率=年储蓄/年收入*%
同理,根据上面两个理财新姿势,现在我们的年结余率计算也变得更加精确。只是,一一在此提醒一下初入理财世界的亲,为自己设定一个“最近发展区”的年结余率。“最近发展区”源于教育心理学,意指本来还无法达到,但通过学习、发挥潜力而能“够着”的更高目标。
打个比方,一一小家2015年的实际年结余率是60%,所以据此为小家设定了2017年65%的年结余率目标,这个从60%到65%的提升,就是我这位小家CFO(首席财务官)的理财“最近发展区”。那么,你也可以为自己设一个“最近发展区”,努力踮踮脚,争取够到更高目标。
4.理财收益简化版计算法——“72”法则
首先“72法则”的衍生来源于复利。
什么是复利?复利,又叫利滚利。它不是投资产品,而是一种计息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除本金外,每期的投资利息也加入到作下一期的本金再按照利率生息。
如此神奇,如此惊喜,那么,复利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复利计算公式:S=P(1+i)^n
注:P代表现在手上的资金量,i表示投资回报率,n表示时间。
嗯,一一数学比较渣,还是喜欢简单粗暴的复利计算方法:72法则。
以1%的复利计息计算,72年后(72是约数,准确值是100ln2),本金翻番。
举个栗子简单说明:假如某产品年利率为8%(复利计息),根据72法则,经过72÷8=9,也就是说9年后你的本金就能使本金翻番(翻一倍)。再假如年利率为12%的投资工具,则要6年左右翻番,因为72÷12=6。现在,你知道复利的威力,也知道该如何计算了吧。
只是注意:请千万记得不要把利息用掉,尽量把原始资金变成“下蛋金鹅”——再次投入、去“钱生钱”,常做常有嘛!
“复利:堪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甚至超过原子弹。”——爱因斯坦
简单写完,该去准备午饭了,88~

赞
提高年利率,加大本金,赶紧翻倍

赞
我记家庭年收入从未包括公积金,因为这个是不能提现的,不买房的话只能存在账户里,退休的时候才能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