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体罚孩子,你怎么看

来自辣妈班・4篇帖子・56人参与

发帖
艾99

体罚孩子真的有用吗?

艾99
艾99   艾99 2017-09-29 14:15 阅读(4033)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是很多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常年挂在嘴边的话,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体罚真的有用吗?那些年被体罚过的你们,回想起当年的那些片段,是心存感激还是咬牙切齿?


不幸的是,我这么乖巧的人儿也没有逃脱过体罚的魔爪,不幸中的万幸是,我只遭受过一两次而已。

第一次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成绩下滑,原本每个学期都是班级排名前三,那次排名第五,我爸说我玩心太重,罚我跪了几个小时的搓衣板。

第二次是半夜睡不着觉,心慌,难受,于是我在床上各种翻滚拍打,被我爸呵斥无果,啪啪啪,我的大腿上留下了他的五个手指手掌印。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这些事情都深深的印在脑海,虽然起因一是因为我确实学习不认真,而是因为我太作,但是我觉得应该能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而不是单纯的体罚。


最近在看美国简.尼尔森所著的《正面管教》,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为什么会想到要看这本书?因为最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又开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需要从书本里面吸取更多的经验来学习,还因为做父母本身就是一门需要用一辈子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课程。


---------------------以下摘自《正面管教》---------------------


当父母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的时候,孩子们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父母们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而非孩子们自己。父母们最长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惩罚,在这种方式下,父母们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父母!那么,当父母不在的时候会怎么样呢?孩子们没发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趣的是,那些控制型的父母常常责怪自己的孩子没有责任感,而没有认识到正是他们自己在训练孩子不负责任。


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


很多人强烈的感觉到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我同意。我永远不会说惩罚不管用。从通常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这一点来说,惩罚确实管用。但是,其长期效果是什么呢?我们常常被当时的效果所愚弄。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当心,当长期效果是负面效果时,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


惩罚造成的四个R:

1. 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 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 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 退缩(Retreat)

a.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 自备——“我是个坏孩子。”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想想你自己上一次被羞辱或被不公正对待时的感觉吧。你当时有合作的意愿了吗?想要表现的更好了吗?准确地回忆一下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你的感受。要注意你是怎么想你自己的,又是怎么想别人的,以及你想将来要怎么做(尽管你当时很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你感觉到自己受到要做的更好的激励了吗?如果是,这种激励让你感觉好吗?是否是建立在你对自己或对他人的负面情绪上的?你是否觉得更想要放弃努力或者掩盖错误,以免将来再受羞辱?或者你是否想舍弃自我,去讨好别人?基于收到惩罚时所产生的这种感觉和潜意识中的决定,孩子们不可能形成积极的人格。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睡前,我和娃爸都会有个习惯,就是跟娃聊聊天。最近在聊天的时候,常常娃聊着聊着就掉眼泪,他说:爸爸(或妈妈),总是骂我,我不喜欢这样。我不喜欢骂我的爸爸(或妈妈)。每次我都会很不忍心,会答应他:妈妈以后不骂你了。但是很多时候却控制不到自己的情绪,依然是会发火,就这么周而复始。


事实上,谁都不希望看到常常发火的自己,都希望与娃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也是。

最近我的情绪有点控制不到,常常对大宝发火,当然起因都是因为他的一些不配合或者作,看到《正面管教》里的这些我才意识到,我正在偏离路线,幸好我发现的早,我有一颗愿意不断去学习的心,这本书我才看五分之一不到,希望看完之后对我的日后的管教之路会有大大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借助小她这个平台把正面管教的正确方式分享给大家。


查看全部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