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我的买房经历:买房中的酸甜苦辣

来自房子·家居・434篇帖子・9548人参与

发帖
秋九儿

别指望租售同权了,如果还得起房贷还是多买几套房子吧

秋九儿
秋九儿 秋九儿 2017-11-04 22:50 阅读(5103)

2016-2017年,真的是一个全民炒房的时代了。在2016年以前,各地还没有出现各式各样的限购限贷政策,那时候炒房的还是一些有组织有计划地炒房团。而当各地限购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时,全国的人民都开始“方”了,没买房的、观望的、想着赶紧上车,不然怕磨叽到最后买不起了;买了房的想趁着还有资格多买几套呗,反正房价越限购越上涨嘛。这才真正形成了一个全民炒房的时代了呀!


最近看到一些公众号都在大肆讨论什么租售同权啊,让中国人民像新加坡一样的住公租房啊,我想说,在目前我们国内的这种情况下,至少00年出生以前的我们,还是千万不要抱这种幻想了。毕竟我们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嘛,我们的房子是和户口、孩子上学等联系在一起的呀,房子是没有等级之分的,它只有贵贱之分,但是与房子挂钩的户口,却是有等级之分的。


对于刚需一族来说,房子是一种资源,而不只是一种商品呀。


现在很多城市都出台了大学生落户政策,户口是可以给你,但是给的都是公共社区户口、集体户口。你可以拿着这个户口享受一些基本的社会福利,但是像上学这类的事情,有固定居所的孩子和租房住的孩子,你觉得学校在招生方面会没有区别对待吗?如果没有区别对待,按片区公平招生了,你觉得你租到的房子会不会因为附近的学校更好,而有更多人想租,房租也会更贵呢?这就又回到了房子本身的经济属性上来了。


因为我们争取的是一项资源,而资源是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好坏,永远都匮乏的东西。

它永远不会普及到所有人身上,只会一层一层的分布下去。就像财富一样,掌握世界上大部分财富的只有极少数人,而我们剩余的所有人都在争取那些已经不多的财富了。这些资源不论是在哪一个阶层,都会向上去争取的。资源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以为那些富二代们就能坐享其成,花着我们普通人觉得永远花不完的钱潇洒快活了?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看到的,他们背后是有一群管理者在为他们家工作,去向这个世界争取更多的资源,做更多的事。王健林在他还是一个小商人的时候,想到的是先定一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当他的财富和地位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想到的是要投资电影、收藏字画、投资体育产业,他想为什么只有外国有奥斯卡电影节,为什么中国没有这种得到世界认可的奖项呢?他想尽自己的力量,让中国在世界各个领域有话语权!这不仅是为自己争资源了,而是为我们的国家了。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虽然没有这么伟大的理想,但是关于我们自己人生的各个方面我们不也在努力争取吗?我们从小开始,拼命努力,才能读更好的学校,进更好的单位,有更多的选择,过更好的生活。这些都不是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都是需要我们去积极争取的。所以,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是不是要全力以赴呢?


如果还得起房贷还是多买几套房子吧!


我是2016年初买的房子,很庆幸在房价上涨之前搭上了这一趟车。与很多还可以依靠父母的人来说,我和先生算是一穷二白了。房子首付只有10万来源于公公的资助,其他都是我与老公的积蓄,我们那时候买房的政策是首付还可以付两成的,对于刚需还是很有利的。房贷2700对我们来说,现在来看不算什么,我和老公还后悔,当时怎么没有买两套呢?两套的房贷也才5400呀。和现在我们的同学们动辄5000的房贷也差不多的呀,以前觉得的不可能负担,现在对于我身边的同事来说是必须要承担的负担,他们只是比我们晚了一年半买房。而我们买的房子,现在价格已经翻番了。


买了房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敢于负债了。以前你可能觉得欠银行房贷特别不自在,但是当你随着经济增长,你会觉得这个就像你每月花了一笔钱买东西一样,它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水平,完全没影响。你就想还可以再多负担一点呀。像我现在就想着再多买一套用于投资,再负一点债,毕竟房贷这种名正言顺向银行借钱的机会不多呀,而且学习了理财之后,你就会发现房贷的利率真的很低了。我现在是只要是年利率低于10%的银行借贷,我都想去借出来用于投资了。


习大大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们坚决不能炒房啊!因为我们是刚需啊!

刚需买房的宗旨是用来住的,买二套也是刚需啊!不然等我们老了,孩子不也没房子么?


如果我还有钱的话,我一定还会再买一套房子的,那些指望租售同权的人,就像@xiao妮儿   说的,“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租得到房子,我决定再买一套。”[开心]这句话实在太经典了,借用了哈!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4)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