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如何培养一个不主动啃老的孩子?

来自综合理财・11篇帖子・228人参与

发帖
小丸子ariel

孩子之所以啃老,都是父母的错!

小丸子ariel
小丸子ariel   小丸子ariel 2017-11-23 12:20 阅读(2827)


1


百度了一下“啃老族”的意思,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在中国,具体主要指的是在23-30岁之间,具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有些人为了自己不花钱的理想,一直啃老,所以,我们称他们为啃老族。


我身边不乏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和家庭。前两年在单位门市上班的时候,就碰到一个一直唠叨自己儿子毕业后不上班不找工作的阿姨,阿姨家的条件并不好,她老公是工地上做事,前几年身体不好进了医院又花了家里一大笔钱,这个阿姨也是我们那带的清洁工人,由于工作原因每天暴晒在太阳底下,皮肤被晒得黝黑加脱皮,收入也就每个月一千多块钱。


因为都是那一带的人,偶尔跟阿姨闲聊问起她儿子的事的时候,也听到了一些她儿子的情况,她儿子是某专科院校毕业的学生,每天在家沉迷游戏和电视,可以说是跟古代闺中的少女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问阿姨为什么这么大的一个孩子,为什么不出去找工作呢?


阿姨说,他不愿意啊,说我们这个小城市工作难找,去了一些地方都嫌弃工资低,或者专业不对口,要不就是干了两天说实在太累根本不适合自己。有一天又听到阿姨兴冲冲的跑来说他的儿子准备去上海工作了,我在想他的儿子可以去大城市闯闯,看看世界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呢?这样想也替阿姨开心了。


而又过了一段时间,阿姨又跑来门店跟我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又跑回来了,气鼓鼓的说再也不去那里工作了。我一问原由终于知道了具体情况。原来他儿子去上海是一个他的堂哥在那边叫他过去一起做事,有人介绍工作工资待遇又还不错,这本来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可是他儿子不高兴的是,堂哥给他安排的住处就是他们自己房子阳台的一角。我们都知道上海房子本来就贵,别说买房了租房能够先安顿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阿姨的儿子一边蜗居在堂哥阳台的一角,一边埋怨堂哥并不想收留自己,说堂哥交了个女朋友,房子本来就小,说了几次大家出入都有点不太方便的话。然后这个傻孩子就赌气回家了。



2


我也不知道这个阿姨的儿子以后会是如何的发展,后来我也没有在那个门市上班了,也就不再知道他们以后的情况了。但是通过阿姨口述的这些故事和经历,我是看出来了,阿姨的这个儿子,很可能要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一直“啃老”下去。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算算阿姨说的她儿子的年纪,也就比我小个两三岁左右了。


我看着这样的孩子可悲,而另外一点我却更明白这一切错误的根源其实是父母。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那个阿姨一直说自己孩子不出门工作的原因是家里太安逸了,每天三餐有人给做饭,冷不着饿不着,有电脑可以上有电视可以看,这样的生活无形之中给他们造就了一个安全的圈子。那阿姨就说自己想了一个办法,把家里的网线给切断,不让孩子上网了。但是她发现孩子没网上了,只是懊恼埋怨了几天,接下来他又是该干嘛干嘛,没有网可以上了,那他就开始看电视。


过了几天,阿姨又于心不忍把家里的网给接上了,孩子的“快乐生活”又照旧了,阿姨又经常来我们店里给孩子买各种他喜欢吃的面点零食,也就是说从早上到晚上她都妥妥当当的给他安排好三顿饭,还专挑他喜欢的东西做,我就在心里问了一句那位阿姨,难道这样的孩子不是被他们给惯出来的吗?


我身边也有一些跟我同龄的同学,不想工作就在毕业后一直在家啃老,我觉得“啃老”的危害是很大的。也就是说作为父母,自己不能让子女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没有教会他们出门“独自去打猎”,你觉得你这是把你的宝贝宠上了天,他(她)可以一辈子做衣食无忧的王子和公主吗?


撇去那些富豪的子女从小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人不说,我们普通人或者条件稍微富裕的家庭来说,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可能就毁在父母和自己身上了,他们虽然四肢健全,但是心智上需要拐杖的残障人士有什么区别?影响的是他们以后的生存能力,也就是不能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影响到他们的正向的三观,绝大多数人都是靠双手赚钱勤劳致富,他们一直觉得有父母在就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择偶以及未来的婚姻生活,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现实,讲求旗鼓相当的爱情,相信没有多少人会选择这类人成为自己的终生伴侣,如果有,那么以后的问题也会越积越多。



3


最近怀了宝宝去听了很多育婴的课程,收益良多。其实我觉得,一个人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父母骂骂咧咧就能塑造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宝宝。包括这个话题所说的“啃老族”,我在想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应该比发达国家情况更严重吧。


因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父辈沿袭着一定要“富养”宝宝这种教育理念。在国外“富养”应该是把钱花在更科学的带宝宝,让他们更多的去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上,接触和面对更多的挑战尽快学会独立上,而像我们一些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富养”很多家庭还停留在,为孩子建立一片保护的屏障,让他们在一个安全的区域里开心的蹦跶,吃饱穿暖。所以,很多孩子长大后还是“巨婴”,他们内心依然是不成熟的成人,只是长了一副成人的脸孔和身材而已。


例如从宝宝最早的教育开始,国外一些家长带宝宝的时候,在给他们喂辅食会给他们一个仪式感,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等待妈妈做好点心然后端在他的面前,宝宝吃饭是自己去抓取食物,他们那时候都是小傻瓜,眼睛鼻子嘴巴会有所有触觉去感知这些食物,也许在吃面条的时候,他们会让自己脸上,头发上,身上全部沾满,而且小手上都沾满黏糊糊的小疙瘩,然后对着你嘻嘻笑。


而中国婆婆或者妈妈看到这样的宝宝,肯定是一顿臭骂屁股上啪啪两下,他们心里可不会觉得这是孩子在独立学会坐下来认真吃饭,学会认识这个世界的第一课,他们只会觉得客厅被你弄得这么脏,你这个臭宝宝让为娘够花时间打扫了。


就是这种教育观念的不同,所以国外的宝宝一岁左右就可以自己玩完自己的玩具然后帮助大人一起整理,自己踉踉跄跄的站着去学会扔掉要换下来的纸尿裤,而国内的宝宝几岁甚至上学了还在被大人追着赶着喂上一口饭,更不用说别的了。


教育一个孩子真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做好的事,这个跟一个国家的文化,跟每个父母的学习能力,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首先我们要做到自己足够独立足够好,这个并不一定是经济上的,更是一种能力。


孩子之所以啃老,都是父母的错!愿我们都能身体力行成为更好的父母。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3)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