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023年财女阅读/读书笔记打卡

来自财女读书会・5818篇帖子・45320人参与

发帖
飞舞的红蜻蜓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飞舞的红蜻蜓
飞舞的红蜻蜓 飞舞的红蜻蜓 2017-12-24 22:35 阅读(1992)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读《季羡林谈读书治学》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季老说:“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

      季老的研究方向确实冷门,而又梵学、佛学、吐火罗文并举,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佛学家等。而他所喜爱的中国文学很多都是经典,现世的人估计也很少有人愿意去看,因为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哪一部也不能望其之向背;比如《世说新语》,是一部由许多颇短的小故事编纂而成的奇书;比如陶渊明、李白、杜甫、南唐后主李煜他们的诗;比如苏轼的诗文词以及纳兰性德的词;比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所有的这些,除了《红楼梦》懵懵懂懂的看完、一些诗词上学时课本上学过,其它的就真没看过了。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文化更是璀璨,能有时间的话,最好还是去欣赏一下,有机会再看看《史记》。

      季老藏书数万册,自己也说虽然对它们并不是每一本都认识,但它们中的每一本却都认识我,我每走进我的书斋,书籍们立即活跃起来,我仿佛能听到它们向我问好的声音,我仿佛看到它们向我招手的情景,倘若有人问我,书籍的嘴在什么地方?而手又在什么地方呢?我只能说:“你的根器太浅,努力修持吧。有朝一日,你会明白的。” 这是爱书之人,在豆瓣上也看到藏书万册的,蔚为壮观。对于我适当藏纸质书即可,因为现在电子书籍确实也不少,得来方便,省钱。但一些比较好的我还是愿买纸质书籍,因为孩子还小,他主要是看纸质书籍,大人在看纸质书籍也是一种表率作用,再说手中能摸得着的书,会让你更踏实。手中有书,会让你不觉寂寞!

       读这本书,发现一些词用的比较好,摘录一下:“奔波数万里、扰攘十几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要有竭泽而渔的精神“、”态度欠端,话风不正,哼哼哈哈,不知所云“是对开一些无聊会议而言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简直如沙漠得水,酷暑饮冰,凉沁心肺,毛发直竖,不由得你不五体投地。“、”博古通今、熔铸今古“当时体会很深,描述的很形象。是读了很多书的人!

      他在谈到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提到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说了一段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一描述好像在哪看到过,但以此比喻,也挺贴切的。

      季老在谈到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时说:”我喜欢实打实,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这是我的禀赋所决定的,难以改变。“ 实在是非常同意之,我也只喜欢实打实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我才了解到考据,原来古人对之前时代的文献或历史问题,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就是考据,只是没有想到那时也是这样地细致去做。

      在谈到苏联专家来讲学,很多人奉为金科玉律,连腹诽都不敢,一个”腹诽“体现出季老也是个幽默的人。在谈到一些政治性的著作时说有时难免”牵强附会,削足适履“,这些词我还是真的第一次听说,现代的文章里很少有,一些老人与老话也挺有意思的。

     中国历史有一些大学者、大书法家、大画家等等,在学问和艺术造诣方面无疑都是第一流的,但是,只因在气节有亏,连他们的学问和艺术也不值钱了,宋朝的蔡京和赵孟,明朝的董其昌和阮大铖等等是典型的例子。在外国,评价人物,气节几乎一点作用都不起,审美观念也有差别。”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样的伦理境界,西方人是难以理解的。这一点想到过,但是没深入思考,在我们国家确实是这样的,近代也有,也不是褒贬谁,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决定了走向。

     读过这本书,觉得是听了一位老人讲了些老话,用词、造句有些不同,其精神是值得嘉赞的。

     读了这本书后也觉得”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来自她理财 iOS 客户端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8)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