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即将突破百万,为什么我还是不想买车
作为七零后,我的同龄人家庭中,很少有像我们这样没有车的,甚至相当多家庭是夫妻各开一部车,并且已经换了不止一次车。我们自己生活中没觉得有什么不便,但一旦在各种场合与同事朋友闲聊之下,总觉得“没有车”这个事实,使我多多少少成了一个异类。
2012年之前,我和老公都在一个大企业上班,生活区离工厂很近,大家都是骑单车上班,也就不存在买不买车这个问题。2012年我换了工作,一家三口迁到了另一个城市,全款买房,差不多花了所有积蓄,买车的打算就只好暂缓。
这几年之中,收入的结余率有了质的飞跃。今年年底盘点,我们的存款即将突破百万,虽然说这个数字真是微不足道,但对我们来说,可以略松一口气了。然而在这五年的理财过程中,不知不觉,我们的财务意识和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私家车对我们来说,真的成了鸡肋。
我们的存款大体是这样分配的:银行理财20w,P2P40w,基金10w,投资给亲戚做生意30w。其中,银行理财年化收益5.5%,是最低的,P2P平均10%,基金到目前为止平均也肯定在10%以上,投资亲戚生意的,今年结算应该在30%以上。
为了财务安全起见,买车肯定不能动用收益最低的那一部分钱,因为那也是风险最低的。那么,只能动用P2P的钱了,下面做一下买车与不买车的经济性对比:
一,假设买一辆20万(含各种手续)的车,每年的各种费用(保险,油费,洗车,罚款,车位费,保养,等等)保守估计应该在1.5w到2w之间。我在此不计算折旧费,因为私家车报废年限取消了,就按照十年后这车还值20万(假设而已,不是真的认为它还能卖20万),只计算养车费用的话,也要支出15w到20w。
二,不买车,这笔钱放在P2P里面,年息10%,复利计算,十年后是52万。当然平时要打车,对我们来说一年打车费5000元绰绰有余了,十年就是5w。也就是说如果不买车,存款净增52-5-20=27w。
一与二对比,在不考虑折旧的情况下,买车相当于十年多花了42-47w!
我们从一个落后地区的县城郊区,通过努力,举家迁到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期间早已丢弃了以前关于面子的种种顾虑,生活中绝不买不必要的东西,也不花钱维持酒肉朋友关系,才能在五年间从一无所有到小有积蓄,正因为如此,买车的念头,就这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不买车对生活品质有重大影响,接下来这段话是回复她友的,加在这里,作为对便利性的分析:
其实现在打车也很方便,我还真不觉得有车更便利。我都是出门前滴滴叫车,坐电梯下楼走几十米到小区门口车也刚好到了,到目的地下车走人,也不用找停车位找半天。自己的车,早上一上车是冬凉夏热,叫来的车已经开了很久空调,冷热适宜。还有跟朋友小聚,想喝点酒随便喝,都不受限制。当然各人生活习惯不一样,喜欢就好!)
我也绝非是劝阻大家不要买车,各人有各人喜好,我只是说自己越来越不想买车而已,也请她友不要误会,觉得我是一个什么都用钱来衡量的人。到了一定年龄,危机感是前所未有的强,现在能给我减轻压力的,就是“十年后被动收入能养活全家”这一信念!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自己喜欢的生活!
-
繁星若尘繁星若尘引用 @ 无尾笨笨熊_15451 @ 无尾笨笨熊_15451 的话:不随大流,有自己的见解挺好,楼主家庭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工薪吗?期待楼主讲讲怎么开源和节流的
我确实觉得我家结余率相当高了,工薪,一人上班,工资也并不是很高,这几年的资金积累自己是很满意的。有空真的要整理一下心得
-
繁星若尘繁星若尘引用 @ 无尾笨笨熊_15451 @ 无尾笨笨熊_15451 的话:嗯嗯,楼主拿到工资是先存款,严格按计划消费吗?
我每年会做一个大致的预算,如果有一笔意外支出就相应削减其它可节省的费用(如:旅游、服装、外出吃饭等)。另外,我是特别不能容忍资金闲置的,工资到账立刻买成货币基金,再自动转为定投。银行卡上只有两三百元左右备用,平时滴滴、微信、支付宝也都绑定了信用卡,不能信用卡支付的才动用备用金。大额支出全是信用卡。
-
繁星若尘繁星若尘引用 @ 无尾笨笨熊_15451 @ 无尾笨笨熊_15451 的话:佩服,不过有意外支出就要扣掉犒赏自己的资金(旅游服装的费用)有点太狠了吧
这是无法两全的,如果不削减其它支出,攒钱的目标就完不成,简单的算术。当然,如果有其它赚钱的方法能补上缺口是最好的。比如我就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尽量多安排出差,多赚点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