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综合理财 246704姐妹  156636帖子
发帖
碧水白露

2018年该把钱投到哪里?

碧水白露
碧水白露   碧水白露 2018-01-04 17:41 阅读(13772)

以下内容为我听的财经讲座,觉得内容不错,已经听了三遍啦。


首先,楼市,去年的主题是调控,而今年楼市将全面分化,从去年年底住建部的表态来看,今年仍然有三四线地级市的去库存任务,以及棚户区改造任务。国家将引导资金,走出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去买新房,帮助金融去杠杆,楼市去库存,而棚户区改造加货币化安置会让某些地方的新房价格跳涨,也就是说如果你发现最近你们那里的拆迁多了起来,那么很可能2018年,房价上涨的风潮就吹到这里。


其次,现金类资产,比如现金,国债、银行存款,大额存单,货币基金这些东西,2018年整体上来说属于加息周期,美联储加息缩表,市场利率提升,所以现金显然在越来越贵,既然现金贵了,那么持有现金类资产肯定是更划算了。


第三,类固收类资产,比如P2P,比如资产证券化的资管产品,融资类信托等等,很多都是银行的通道业务,在2018年通道业务将被重点监控。11月份的资管新规已经要求打破刚性兑付,意思就是说以后你买的银行理财,也是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尽管可能性不大,但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这个必须要有认识,超过5%的利率,每增加一个点,都是对于风险的补偿,这些类固收类资产,很多都是风险错配,期限错配。


第四,固收类资产,这里主要指的就是债券,分为利率债和信用债,利率债也就是随着市场利率波动的债券,信用债就是一些企业的信用债权融资,这两个比较来看,信用债稍微强一点,利率债依然会受到市场利率上行的压力,所以2018年的投资机会不大,而信用债则在一些企业基本面向好的情况下,风险降低,反而出现了一定的吸引力。


第五,权益类资产,主要以股票为主。目前美国股市无疑是高估状态,香港股市和A股的沪深300,上证50基本属于一个高涨后的均衡状态,A股的小股票属于低估的。但对于明年是否是风格切换并不确定。


第六,美元,美元指数开始止跌,会不会再来个百点冲刺呢?如果你有用,可以早换美元,但 如果没用,只是为了投资,其实到大可不必。毕竟美元资产全部高估,除非你拿着美元返回香港投资港股,那样会相当麻烦,如果不到百万美元,实在没这个必要。否则只存银行,可能赚了汇率但赔了利率。


第七,黄金,这是最扑朔迷离的资产,能不能起来主要看世界是否有危机发生,这是谁也预测不了的,但其实10年一危机的周期已经到了,合理的配置一些黄金类资产其实也是有必要的,只是不要仓位太重。


第八,大宗商品,强周期肯定不在,大宗商品没有投资类机会,只有交易机会,所以除非你做期货,否则没必要配置。


针对以上8大类产品,说下我的看法和具体做法。


一、楼市  


我的看法:如果是刚需,只要买的起就赶紧买;如果是投资的话要选择优质房产:比如学位房、地铁房等,还需要考虑城市(如果人口流入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投资房子要慎重)。


我家2018年房产没有动作:不买也不卖。


二、现金类资产


我家现在有货币基金、五年期电子国债。生活备用金和准备给股票加仓的钱都放在货币基金里;如果五年期电子式国债票面利率上升到5%以上,会再买入一部份国债。


三、类固收类资产


我家现在有银行理财和P2P,目前的P2P分散投资在个人认为安全性较高的平台里(比如小她)。现在打破刚性兑付后,以后应该不再考虑银行理财。


这里重点说下我对信托的看法,前两年我手上有一百万国债的时候,就有财蜜问我为什么不去买信托,收益比国债高多了,安全性也高。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我有300万的现金,会去配置100万的信托,但是11月份的资管新规出来后(打破刚性兑付),我想我不会再去买信托(安全性高的轮不到我去买),起点这么高风险太大。


四,固收类资产(企业债券)


从来没买过债券,2018年也不打算配置。


五,权益类资产(股票、基金)


这两天和老公在研究定投哪只基金,每个月一万元有额度打算投三只基金,我的打算是一只沪深300、一只中证500、一只增强型指基。


股票主要是我在操作,我以短线为主,17年学会了割肉。所以会做自己熟悉的那几只股票,有大盘也有创业板,根据市场风格走吧,同时持股不超过5只。


我的原则是懂不碰,不熟不做,美元、黄金、期货从来没了解过,也就不会去碰了,所以对这三类产品不发表看法。


看了此帖后,2018年把钱投往哪里是不是有了更具体的思路?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88)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