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财女读书会 58567姐妹  22106帖子
发帖
汪汪不是瞄

读《楚史传奇》

汪汪不是瞄
汪汪不是瞄 汪汪不是瞄 2018-01-09 11:33 阅读(3817)

有多少人在看《国家宝藏》?多少人被第二集里段奕宏的越王勾践剑所打动?

段奕宏饰演“越王勾践剑”,饱含热泪,一腔孤鸣,穿越千年,令人十分动容。

这个节目重新燃起了我对楚文化的兴趣。


原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楚国是唯一一个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国家;

原来屈原的诗篇里真正的动人之处,是他对楚国极深的感情。

原来我曾经呆过的地方——荆州,是历史上楚国的国都,荆州的熊家冢是楚文化最为丰富的墓葬,没有之一。


看过楚国文物的精美、繁复,便再也不能忘记。楚国人的智慧与审美,在几千年前就达到了这样的水平,纤丽、精致,不同于唐朝的流光溢彩,是那种更令人欣赏的美。

看过越王勾践剑的锐利、冷峭,便再也无法忘记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之间的往事,无法忘记吴、越、楚三国之间几百年的恩怨纠缠。


我们身处和平的年代,没有经过过即使是近代的抗日战争,无法体会到国家破碎、山河归为他人的悲痛。几千年前,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从周代以后,开启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是一个战争频发,群雄逐鹿山河的时代。含有家国报负的人,无论是通过军事才能、还是靠着一张嘴游说四方,还是像孔子那样开启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是一个民族智慧空前开启的时代。


“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翻开这本《楚史传奇》,我深深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短的一段河流,一个国家的历史,是由数代人汇成的历史长河。渺小的个体,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典故的,是大多数人中的极少数。


而现在大城市里奋斗的那些人们,有多少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后来历史上的印记?互联网时代也是群雄逐鹿,为后世所记住的,大概是BTAJ这些大企业吧。大多数人的奋斗,像无名的水滴一样融入了江海。


10年以后,我们都会老去,也许曾经的梦想还没有实现,仍然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但不要忘记,曾经想要活成的样子。如果10年后仍然还在努力,那也请继续努力。人活短短数十载,请不要随随便便就被生活的琐碎压得忘记了热血的时刻。不拒绝变老,拒绝活得无聊!


摘一个小片段:

这本《北望长安系列丛书:楚史传奇》里,提到了楚国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

这里提到的一些古老的传统,在湖北的有些地方居然还存在,让我觉得非常惊叹。


附湖北省博物馆游记简版


仅仅看完段奕宏对越王勾践剑的演绎,心中大动,找了个周末去了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

隔着玻璃看到越王勾践剑的时候,心中的感觉是很震撼的。

我是非常幸运的,在打听展馆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能讲解楚文化志愿者,这位志愿者老师带我们到了楚文化馆,我们直奔越王勾践剑而去。很幸运,当天展出的是真品。这位老师提到了《国家宝藏》里那位博士对剑的一些研究,也给我们讲到这把剑有几个独一无二的地方:

1.剑的技艺是非常高超的,采用了“复合金属工艺”;

2.剑身的纹路里含有硫,剑身含有锡等物质,使得这把剑不容易断,不容易腐坏;

3.剑柄上的蓝色玻璃,未能考证是当时国内的产物,还是来自于外邦。我心里有个小疑问,当时已经能够制造玻璃了吗?

回来我查了下,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越王勾践生活在约前520年―前465年。这个时代玻璃已经存在了。

4.剑首的同心圆制作精细,每个同心圆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mm。同心圆是贵族配件特有的象征,展馆里其他士兵所用的剑没有同心圆。

我说,这把剑除了这些物理技术的高超外,应该还含有文化含义吧?比如越王勾践在吴王身边为奴3年,后回到越国后励精图治,用了10年的时间打败了吴国。

老师说,除了物理原因,文化上,也不仅仅是因为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段奕宏当然把这种精神演绎得很好,但这把剑还存在着作为吴越楚三国“军事交流”的意义。他说,不仅是勾践的这把剑,还有勾践的子孙后人,他们的剑也相继发掘,越王勾践剑是作为和亲带到楚国的,其他子孙后代的剑不可能都是因为和亲,而是反映了当时吴越楚之间有军事交流。

在网上找到了一个链接 越王勾践剑那么牛,其子孙后代用的剑什么样?

这位老师说,这把剑不生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剑鞘的保护作用,以及墓地的环境密封性很好,没有氧化。

在网上找到一张疑似越王勾践剑的复原图,很美。精致、简洁,铮铮有声。

展馆里很多人都是看了段奕宏的演绎来看这把剑的

穿越2000多年,这把剑仍然有着极高的生命力。物质不朽,勾践的精神不散。

旁边就是吴王夫差矛,不知道是因为当天展出的是复制品,还是其他原因,基本没有人围观。这一对死敌,千百年后两人的随身佩剑身处一室,不知道二人作何感想。

匆忙之中看了曾侯乙展馆,非常震撼。曾侯乙展馆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青铜器之美,感受到当时人民的精神上重视礼乐的特征。

这是盛酒用的,繁复精美,巧夺天工,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下图是著名的曾侯乙编钟,讲解的老师说,谭盾曾经用这个编钟演奏了《天地人》,在1997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时候播放(没有把编钟搬到香港去演奏,因为编钟搬动的话需要拆开,恐有损坏),编钟是国内首个禁止出境的文物。

我特意去网上搜了一个链接:谭盾《1997·天地人》交响组曲_土豆视频

这个乐器叫勋(我应该没有记错),这是世上仅存的两把,有一点像笛子。

我曾经在北京潘家园淘到了一个埙,勋和埙读法一样,不过外形很大差别,埙是长这样:

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跟勋不是 一个东西。

我本是湖北人,原来在荆州呆过,对楚文化非常喜欢。荆州是古代出国的都城,在荆州挖出来非常多的墓葬,荆州博物馆也是很有名的楚文化展馆。

不得不提熊家冢博物馆。这个地方离荆州古城45公里,是目前(2012年)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园分布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属省级重点保护古墓。

可惜在2008年、2009年的时候交通不方便,没有去成功,以后要找机会去一次。

查看全部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