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023年财女阅读/读书笔记打卡

来自财女读书会・5818篇帖子・45319人参与

发帖
紫恋子

太精彩——《透过佛法看世界》

紫恋子
紫恋子   紫恋子 2018-02-11 23:40 阅读(2490)

​透过佛法看世界


看了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好书!真心随喜!


很久前就对佛法有兴趣,想了解。其实,即使不求解脱,而只想今生来世过得顺利快乐一些,从佛法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和帮助。学佛能让你更喜悦、更有智慧地生活。所谓“生活即是修行”,在我看来,也就是这样,把佛法的正见落实到起居应对中,在日常小事上也谨慎取舍因果。


心灵的安顿和自由是人人渴望的,但是,我们在追求这安顿和自由的过程中,往往被自身的矛盾所限制。


这本书包含七个部分,一百八十余个问题,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佛法的基本见解和修行。


第一辑和第二辑主要讲佛法能带给我们什么,以及如何从佛法的角度去看待平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介绍了佛教的缘起观,探讨了佛法的入世与出世,完善的人格对于学佛的重要性,戒、定、慧,以及个人的修行与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问:在这个哗众取宠的时代里,学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吗?

答:学佛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看待世界。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受到自身视角的限制,往往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而这种片面、有偏差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所以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与人、与周遭环境相处,并为此而持续地感受着焦虑痛苦。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能真正被保有,因而我们的抗拒、担忧乃至种种极端的情绪只是增加不必要的苦恼而已。如果能改变态度、澄清误解,那么不仅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更准确、完整,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因此而更快乐、更自在地生活。

佛法是很务实的,建立正确的见地,调整态度和方式,不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求知欲,以及获得认同和赞许,我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止息烦恼,获得安乐。 佛法中有系统完整的方法指导我们一步步突破自身的局限,扩大视野。学佛给我们更宽广的视角去看世间万象。宽广的视角在佛教中称为智慧。

在佛法中,智慧和慈悲是一体的。智慧使我们的眼界和胸怀都更深广,慈悲使我们通过关爱、分享和分担,通过淡化人我界分,逐渐体会无我教法的精髓,而这些都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智慧和慈悲是佛法的核心,也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

学佛不是要让你的洞察力和行动力越来越弱,相反,佛法的闻思修使你能更敏锐深刻地看到问题,只是你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就随之陷入憎恶、愤怒、怀疑、失望、爱贪等狭隘、极端而肤浅的情绪中。你的视角更宽广了,所以理解、宽容、悲悯。

为什么很多人做得到“得到”,却做不到“放下”?“放下”为什么那么难?

“得到”主要靠的是福报,“放下”需要的是智慧。福报易得,智慧难求。进一步说,智慧需要更大的福报,而多数人的福报不够。


佛法分为两大系:声缘乘和菩萨乘。二者对空性的见解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不同;行者的发心也不同,声缘乘行者主要致力于个人痛苦烦恼的解脱,菩萨乘行者则从一开始就发愿为一切众生的究竟解脱而努力修行、圆满觉悟。因此菩萨乘又称为“大乘”,见解广大,救度范围广大。大乘中的金刚乘,以巧妙、简单、特别的方法令行者迅速证悟本性,因其主要保存于被严格保密的续和相关的论,以及行者的实修诀窍中,所以又称密乘。

 藏传佛教的理论和实修体系涵盖显宗、密宗两部分。显宗指四谛、四法印、空性、如来藏等法,密宗指金刚乘。由此可见藏传佛教体系之完备。

密法,尤其是大圆满法,是藏传佛教的独特之处,但不是藏传佛教的全部。实际上,修学密法最好要有显宗的基础,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和修持都达到较为稳固的程度后,再开始修学密宗,才会迅速见到成效。


佛教修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断恶行善,断恶指远离十恶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远离贪心、害心、邪见。在此基础上,再行持相应的十善业。与之相对的是十善业,比如爱护生命,布施助人,对婚姻忠诚,诚实守信,不搬弄是非,言语柔和,不东拉西扯说些无意义的话,不贪婪,不心怀怨恨,劝人行善,不谤因果。这其中有的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有的是道德底线,有的是身心平衡之道。


在第三辑中,我们围绕有关轮回、因果、苦、慈悲的提问,更为具体地介绍了佛教在这些方面的基本观点。


生活中哪能总是称心如意,求而不得是常态。学佛,首先是要认识这一点。人们的学习佛法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总不出以下三类:希望生活安稳快乐,事业发达,家庭幸福等等;希望从根本上摆脱人生的烦恼痛苦,实现心灵的自由解脱;希望获得圆满的智慧,以更好地帮助众生。


从佛法中能得到什么,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发心(也就是根本的动机),然后就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佛法落实到自己身上了。这才是重点。


佛教的自律是指为了不制造伤害而自觉地远离身语意的恶劣行为。对神智正常的人来说,言行主要受思想意识控制,所以远离意的恶业,身口业自然就会清净。意的恶业概括为贪心、害心、邪见。时刻提醒自己对治贪心、害心、邪见,可以有效制止自己身心上恶的发生。


佛教中常说的“五浊恶世”就是污浊。五浊指命浊、劫浊、烦恼浊、见浊、众生浊。

 命浊是说寿命衰败,人的寿命越来越短。佛经上说,劫初时,人寿万岁,后来由于烦恼丛生,杀业日重,人寿便逐渐缩短,到现在人寿不到百岁,以后还会越来越短。

劫浊,享用衰败。生存环境恶化,水、空气、土壤污染严重,食物越来越没有营养和精华,衣食住行越来越低劣和有害身心。

 烦恼浊,在家人的善法衰败。个人修养丧失,社会道德下滑,善恶不分,基本的良善观念越来越薄弱。

见浊,出家人修持的善法衰败,见地颠倒。能够理解和传讲佛法的人、认真学习和思考佛法的人越来越少,实修被摈弃,热衷于空谈。

众生浊,众生的身体衰败。形貌丑陋,恶臭随身,各种各样的疾病层出不穷。


佛法虽然能用来解决世俗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但这并不是佛法的全部,不要以为把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舒缓压力,帮助度过情感、健康危机、工作困境,化解家庭纠纷,让生活更和谐更称心如意,让我们对自己更满意等等,就是佛法的最大价值所在。 佛法更重要的是它出世间的一面。出世间,不是说一定要在形式上从社会中抽离出去,关键是内心放下对得失、苦乐、称讥、赞毁的希望和恐惧,厌离这生死疲劳无尽循环的游戏,为此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佛法中解脱道的法教——声缘乘和大乘(其中包括金刚乘),基础都是此出世心,或称出离心。舍出离心而谈佛法、学佛法,怕是只能触及到佛法的皮毛而已。

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全部。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持戒是否现实可行,是否有意义?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戒律。

 戒律常被误解为束缚,其实不然。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从而避免给自他带来伤害、痛苦。佛陀慈悲地教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协调起来,不再因为笨拙而受苦。

 我们可以把持戒理解为一种自律,自觉地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活动,这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从社会共建的角度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修行是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过程,我们的内心需要足够柔软、开放和坚定,否则将举步维艰。


第四辑“依止上师与闻思修”谈到修行的问题,包括如何辨别善知识,如何依止上师,闻思修的内在关系,正念的训练,止观,回向,等等。


每个人的生命都或远或近地是其他人、其他众生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你的苦也是我的苦,你的局限也是我的局限,而我的愿,我的修行,我的清净善业也指向你的安乐清凉。自律主要关乎个人修养。越是在文明、法治的社会中,自律与惩恶扬善越不矛盾。


学佛的基础: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痛苦,获得安乐,其实这是我们一直试图去做的事,只不过因为方法不对,往往适得其反,现代生活中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例证,人们以为这样生活会更快乐,更有安全感、满足感,而实际上却只是增加了痛苦和伤害,在不安全、不满足的循环中越陷越深。佛法的修行,简言之,就是学习以正确的方法,创造正确的条件去实现自由安乐。显而易见,这是在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也可以去做的一件事情。  每个人的因缘、喜好、性情不同,面临的问题,希望达成的愿望也各不相同,所以佛陀相应教授了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大家消除不同程度的困惑、苦恼,实现各自希求的安乐,佛法因此而分为不同的乘。具体如何修行,取决于各人的根器和愿望,但无论怎么修,先要打好一个基础。


佛法修行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贤善的人格,更简单一点说,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这对修行者来说实在很重要。不伤害使我们逐渐远离恶业,而心中常怀善意使我们从容、坚韧,不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发现、分享美好和快乐。


第五辑“死生事大”主要谈到修行者如何面对死亡,怎样帮助病人、临终者和逝者,往生净土的因缘,等等。


人天生就带着很多东西来的,相貌、性情、福报受用,一生下来差别就很大。这不是偶然的,也不完全是遗传而来,你看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也各各不同。


佛教的轮回讲的是六道轮回,众生跟随业力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之间生死流转,不是只在人道循环。


果报不是惩罚,它只是事态发展的结果,就像你做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没掌握好,或者火候没注意,结果做出来的米饭夹生,烧糊了,你因此没能吃上可口的米饭,或者干脆就没饭吃。没人因为你不好好做饭而罚你饿肚子,是你自己把事情办砸了。


佛菩萨平等大悲,并不会因为你烧香磕头就偏袒你,他不烧香磕头就不理会他。然而,正如阳光普照时,向阳的房间才温暖明亮,背阳的房间却晒不进太阳,你究竟能感应到多少佛菩萨的加持护佑,要看你有多少恭敬信心。


苦乐是感受,不是概念。你自己觉得苦,对你而言就是苦;你自己觉得乐,对你而言就是乐。


第六辑“护生”是有关放生的问答。 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关怀,正是现在诸多社会和个人问题的根源。人们需要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生命平等这样的问题。


佛教徒心怀一切众生的疾苦,对六道众生具有平等的慈悲心。其实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佛教徒在以个人的身份、以个人的名义或团体的名义在积极帮助他人、奉献爱心,建立孤儿学校、养老院、扶贫医院,从事各种公益活动。在灾难到来时,也总有大量佛教徒在前线与后方无私无畏地救援,慷慨地捐赠。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往往都是默默无闻的,很少曝光,更不会刻意去宣扬自己佛教徒的身份。

放生,顾名思义,就是从屠刀下、牢笼中把动物解救出来,让它们活下去,还它们以自由。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也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你都可以放生。

 对一位大乘佛教徒来说,因为他关注的不仅是帮助其他生命远离眼前的危险,他还希望众生能够从根本上摆脱死亡和痛苦,所以他不满足于单纯地把鱼虾放游江海、让飞鸟回归山林,他要充分利用放生的宝贵机会,通过佛教的放生仪轨,使被放的生命与佛法结上缘,在它们的相续中播下未来解脱的种子,这样,这些生命便能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利益。从放生者的角度说,我们通过如理如法的放生培养菩提心,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同时,积极放生也是在创造善知识长久住世的殊胜缘起。如果说我们的亲人受伤、生病,我们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等死。我们会尽全力去救他们,哪怕能延长一天生命也好。大乘佛子应该把对亲友的这份慈悲逐步扩展到所有众生身上。我们的问题是没有认真把放生当作一个修行的过程,而只是把它看作一种宗教的、集体的活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如果我们真的用心去做,去修心,很多问题都不成为问题。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归结到发心上。发心对修行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途径。如果我们的发心是为了众生远离痛苦并最终究竟成佛,那么我们在行善、在修行中的疑问会少很多。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吃素很好,希望大家有条件的话都尽量吃素。吃素主要是出于慈悲,放生也是出于慈悲,两者都是因为慈悲。吃素具备自他二利的功德。吃素不仅对自身有很大益处,还间接起到放生护生的作用,因为吃肉的人少了,动物被宰杀供人食用的情况也就会相对减少。佛陀也说过:“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执著、无所挂碍地去修一切善行,即得圆满菩提。


第七辑“空性”介绍的是佛法的精华——般若空性。空性的话题,有些人很忌讳,不理解也不打算接受,另一些人却很喜欢谈论,而仅仅止于谈论。这两种态度都无法让人真正修学般若空性。空性见解甚深微妙,即使只是简单的介绍,恐怕也不是很好懂。


这一章节我真的理解不深刻。


“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空性不仅是概念,它是人、事、物本身,不论你理解不理解,空性都未曾有一刻离开过我们。


如果有时间可以读一读麦彭仁波切的《醒梦辩论歌》,慢慢体会醒与梦并无本质的不同,二者都是心的幻化,也都是因缘的显现。因是心,缘是心,因缘生灭是心。


最后再补一句,你若还有烦恼,自然就还没有解脱。烦恼越多,离解脱越远。

来自她理财 Android 客户端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10)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