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18读书11】蒙台梭利敏感期早教手册——智力发育训练
该原创文章,属于授权她理财独家刊载,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看了这本书之后,深深感觉我们平时对智力的理解是有误区的,以为聪明就是智商高,其实智商高包括很多方面,远远不是印象中的小聪明,感觉跟我前段时间研究《最强大脑》中的那些能力不谋而合,主要包括:观察力、反应能力、空间想象力、计算能力、注意力等很多方面。
一、智力、自由与爱
从孩子的角度看,智力就像是孩子在心智上对环境以及一切信息形成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和再创造活动的总和。
有的人之所以反应快,根源在于他在收集信息、意识印象和思考处理等基础方面的能力出色。我们说一个孩子聪明,不仅仅是指这个孩子能够理解他所接触的东西,而且理解的过程还迅速。我们可以锻炼孩子的行为系统与思维系统之间的协作能力,两者配合熟练,我们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自然就短。
感官练习是刺激智力发育的重要项目。当孩子的感觉与环境能够完美融合的时候,两者之间就会产生和谐的共鸣。在此过程中,孩子的各种能力都飞速提高。
感想:其实在感官训练那本书中作者就指出了:感官训练使孩子成长为优秀的观察者。观察能力应该是其他所有能力的基础。
自由与智力相辅相成。什么样的孩子,其智力发展最快?答案是:那些以某种智力目的为内在动力,可以自由工作、活动的孩子,其智力发展最快。
当成人克制自己的控制欲,不再过多地管束孩子;当成人将孩子从成人世界中解放出去,让他们拥有更适于自己发展的环境……孩子们就能体会到自己智力的优秀。在工作中,孩子将逐渐由简单过渡到复杂——不管是自己还是要处理的工作,都在变化——他们的身心会获得陶冶与成长。
如果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能够主动从事智力活动的人,就必须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就是自我成长的权利。
爱是孩子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服从的对象——成人,孩子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爱恋,这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家长和老师也是无比热爱孩子的,只是,他们却体会不到孩子对自己的爱。爱,尤其是父母之爱能够让孩子的心理获得安慰与滋润,会让孩子出于安全、宁静的情绪中,这当然对孩子专注于自我发展更加有利。
感想:真正的爱不是控制和包办,而应该是自由,让孩子自由地观察、思考和摸索,从而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既发展了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其实也是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认知的重要过程。我的宝宝,前段时间开始要自己穿裤子、袜子和鞋子,开始的时候当然是有点慢,而且错误百出的,但是我不怎么管,只在旁边看着,发现她需要我的帮助的时候才指点一二,然后她继续笨手笨脚地穿。有的人也许觉得孩子慢,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时光正是她觉得享受和重要的呢,孩子要赶时间干什么呢?其实大人为什么一定要赶时间呢?难道生活的乐趣不是最重要的吗?等她穿好了之后,我首先会夸张地鼓掌,那时候她脸上的笑颜应该是自豪而快乐的吧。然后也会对一些做的不太好的地方帮忙改善,比如裤子歪了告诉她要挪正等小问题,现在的她已经能够很好较快地完成这些工作了。我就想做一个懒妈妈,放手让孩子去做,给她充足的自由和爱,在她学会做事的同时定会收获更多。
二、孩子的智力如何发育
孩子被他生活环境中的某一个方面所吸引,这时孩子会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热情,这就是有吸收力的心灵的力量——它不是家长的教授,而是孩子在内在动力促进下的自发吸收。对有吸收力的心灵,家长应该持欢迎和不干涉的态度,这样才能让它自由地发挥。
孩子是积极的观察者:孩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所带来的敏感期,会从孩子出生一直持续到五六岁。在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和接受程度从外界获得感官印象。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作为一个积极的观察者去感知世界,在感知的过程中,孩子会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而不是全盘接受。
帮助孩子尽量保留他们所获得信息的每一个细节很有必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区分与判断,进而发展自己的智力。我们应该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特殊需求,而不能因为我们的需求打断他们、干扰他们。理解孩子的特殊兴趣,适应孩子的特殊视角,孩子会因你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三、智力发育的特征
智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能区分”,促进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他把自己意识中的所有印象全都进行了区分与归纳。锻炼孩子区分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是感官练习:首先,孩子会通过大量的对比和分析联系,来培养自己准确把握两个对比物体特征的能力;接着,孩子会逐渐熟悉同一属性不同程度的区分。
想象是智力发育的标志。智力和代表智力运行的逻辑思维、辨别能力将高效地处理我们收集到的信息,区分、抽取信息中的共性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想象王国。孩子的智力发育,基本上延续了这一过程。3岁以前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发起阶段,4—4.5岁最发达,5岁以后开始向着现实的、具体的方向认识世界。
四、培养孩子稳定的注意力
孩子能够克服注意力转移的问题,是其形成判断力、性格和意志的基础,所以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教育,才是最优秀的教育。孩子的注意力在自由中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教学实际上就是一门引导孩子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知识到复杂知识学习的艺术。通过让孩子对未知世界产生巨大的兴趣,我们把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注意力激发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要想让孩子的认知能力、注意力和智力共同发展,成人就应该为孩子提供大量的、系统的、复杂的、符合孩子需求的外部材料。
注意力培养主要包括感官注意力培养、阅读注意力培养、动手—工作注意力培养和意志力培养几个方面。
孩子使用注意力的误区,哪怕孩子生理上没有出现差错,由于童年遭遇了太多的强迫,有太多内在欲望没有获得满足,那么他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会把这些欲望的满足当做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自由和快乐。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他们并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感想:最近看小说或者新闻,就发现很多孩子长大之后变得偏激、仇恨社会,其实根本原因就在童年时期父母对于孩过多的干涉和强烈的控制,所以长大了之后他急于找到一个出口,可是又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所以最终害人害己,甚至触犯法律。关于孩子注意力方面,我也是思考挺多的,首先一定是要给她足够的自由空间,然后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来提高专注力,专注力就是学习力,是未来强大竞争力的保证。
五、想象可以创造奇迹
想象力的基础是现实:在现代社会,要想让孩子的想象力获得更高的起点和更显著的发挥,就必然要让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参与实践观察,让他们能够真正与现实紧密相连。想象力的发挥必须建立在感官基础上,所以对孩子感官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感官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从生活环境中获得供自己就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信息。当孩子基于想象而创造出的东西能够与现实密切联系的时候,他所创造的东西就有了更高的价值。
让孩子自由地想象: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关键点有两个,对现实的观察和让孩子自由但又有规则地想象。一方面,想象的真正基础是现实;另一方面,孩子还需要自由而有规则的想象。成人的教育并不能主导孩子的智力培养,在这方面,更多的还需要孩子自己去努力、去成长。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误区:我们想让孩子通过接受那些虚幻的内同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如果我们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不人为地干预孩子,让他自由地成长,赞美他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就是给了孩子最好的帮助。
感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是无穷的,可是为什么到最后却都变成了最平庸无比的人呢?很多都是在环境中被限制、被压抑、被否定,最后就慢慢没有了,So ,天使变成了凡人。比如现在很多孩子很小就被父母送到相关机构去学习各种技能,最多的就是画画,还是天生不就是小画家吗?为什么我们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在家里的墙上涂鸦,而是非要送到专业老师那里学习画千篇一律的东西呢?还有一个同事每周都送孩子去学习如何讲故事,为什么不让孩子在家里阅读,然后让她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构思故事,然后模仿书中的语言来讲出来呢,在这个模仿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就学有了区分能力、归纳能力和创造力。在我看来,这些家长都是急功近利的,从来没想到给孩子自由的环境来发挥,他们把孩子当成了什么都不会的白痴,所以要去进行加工,最后变成和别的小孩一样的让人满意的产品。我不想自己的孩子变成产品, 只想她活出自己的样子,所以我要学习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六、儿童数学等知识能力的发展
给孩子自发学习提供条件:孩子的智力发育就是这样,只要方法正确,他不仅不会疲劳,而且能通过学习获得力量与健康。
数学是智慧的启迪:计算:关于数学的科学;代数:关于抽象数字的科学;几何:关于抽象的图形科学。数学作为一种抽象的活动,不仅有明显的高准确性特征,而且还把这种特征带到了抽象层面。从具体的实物开始,孩子逐渐接受抽象的“数“概念,然后再进入更抽象的代数阶段。
帮孩子为学习计算做准备,孩子要做的绝不仅仅是认识数字这么简单,因为孩子只有具备了三种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他们才有可能进入数学计算的世界。
巧妙使用教具教孩子计算,认识数字,打开孩子的数学思维之门,孩子认识了数字之后,就会慢慢地将数字抽象化,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能用于具体概念的认识。
感想:数学是多少人读书时代的噩梦?我想很多吧,在我的高中时代也是这样,现在想想很多原因:从小爸爸就说我不如弟弟聪明、小学明明我数学很好,可是数学老师还会当众说女孩子学数学就是不如男孩子,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一直暗示我不用学,学也学不好,高中时代尽管我每次都能听懂,但是一到考试数学基本都要掉链子。心理占一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数学能力和思维的建构并不完善,到现在为止我都不太喜欢数字和计算方面的,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这是一种习惯,天然的逃避,所以我当然数学不会学的很好啊。所以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想给她系统地培养,当然还在摸索之中,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