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的男孩——读《网:阿加西自传》
那一年,男孩7岁,和一个叫“大龙”的机器抗争着。
这是男孩父亲制作的陪练机器,用以对男孩进行网球击打训练。但男孩憎恨网球,全身心地恨着,在这样的憎恨中,他仍在不停地打球,不停地击球,每个早上,每天下午,因为他别无选择。他将所有的“仇恨”集中在“大龙”身上。父亲却不满意男孩的表现,冲着男孩喊道:早点儿击球!再早点!
对于父亲的疯狂训练,男孩在多次的用力击球以后找到了相对应的偷懒方法,当“大龙”每喷出三个球,就会有一个击中地上的球,使其疯狂地向一侧弹去。而男孩要在最后一秒钟调整好姿势,及早地击中球,把球巧妙地打过网。这样便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憩时间。
这个男孩叫做阿加西——美国职业网球运动员,获得过60个冠军头衔,8次夺得大满贯冠军。上述描写的片段便是来自于他的自传《网:阿加西自传》中一段关于他和“大龙”对决的描写。
父亲对于阿加西近乎虐待的训练,为阿加西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阿加西的自传中,他曾写到:父亲说,如果我每天击球2500次,每周就会击球17500次,这样一年结束时,我的击球次数就将接近100万。他相信数学,他说数字是不会骗人的。如果一个孩子每年击球100万次,那么他将是不可战胜的。
后来的阿加西用实际成就证实了父亲的话,成为了那个不可战胜的人,他是那个时代的球王!
后来,他更多地出现在世人的眼中,是一个荣耀地存在。当然,如果不曾阅读他的《网:阿加西自传》我也这样认为,而当我完整地在他的回忆里走过一次以后,却是心疼这个男孩,他的世界里从黑暗到光明,曾挣扎曾坠落,他挥舞着他的球拍,成了一个追光的男孩。
这是一本翻译以后的自传,谈不上很优美的文笔,却让阅读的人,可以在阿加西的回忆里,彻底地走上一回。他不仅仅是那个光芒万丈的大满贯得主,他也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小孩,他叛逆着,在网球学校里学习时,他将那里称为战俘集中营,和那里的掌舵者斗智斗勇;他勇敢着,在极度的压迫下,他能够选择逃跑,尽管最后失败了;他爱着,对于他的感情,自嘲自己逃不过两年的宿命,要么是自己在2年后不再喜欢对方,要么是对方在2年后离开了他,但最后的他却在2001年,相遇了他的妻子,直至今天;他感恩着,在吉尔的陪伴下,他感受到了父亲般的温暖,他庆幸他们的相遇……
这是关于阿加西的回忆,直至他的退役,他将前半生的经历像是事无巨细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收录进《网:阿加西自传》中。跟着他的回忆,阅读书的我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词儿去形容他,近乎变态的坚持?“瘾君子”和“欺骗”的改变者?自卑者?光满万丈的网球王者?
然而这些都不是完整的阿加西,亦或者说这些构成了阿加西,后来,我想私自地将他称为追光的男孩,在他没有童年里,他没有光,他经历了网球的大起大落,他曾经努力地找寻一份感情,即使失败了几次,他完成了张奔斗口中的变化:从长发飘飘到智慧的光头,从奇装异服到一身枯燥的白色,从任意挥洒才情到赛场上计算如仪器版精准,从口不择言到谈吐中充满智慧,这些都是他追光的结果,在黑暗的日子里,一次次放下球拍,又一次次地重新拿起球拍,依旧是那个和“大龙”抗争的男孩,在没有光的日子里,追到了光。
他是追光的男孩,亦愿你我不放弃心中的那束光,一直追寻!
2018~11 加油啦 嘻嘻

谢谢分享
加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