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曲线定投,投基界最伟大的坑
前天下午,一个帅哥来推销房子。
“最近房价跌了,不买。”
“哪里跌了?”
“有个楼盘原来一万一,现在九千多还送精装修。”
“这也不能说是降价,这只能说是优惠,每年年底都会有些优惠的。”
“这优惠力度不小的啊。你们也过双十一?”
“……”
他那句“不能说是降价,只能说是优惠。”瞬间让我想到了部分投资者总会说的”浮亏不是亏。”
浮亏不是亏,那是买一送一还是自动满减?
十一年前中国石油上市当天买入的投资者,他们持有至今,敢开口说“浮亏不是亏”?
浮亏不是亏,只是因为大家都很阿Q,都觉得明天会更好。
大家之所以都觉得明天肯定会更好,那就是个沉重的话题了。
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坑,但很多人自愿地跳了进去。
这个坑叫做微笑曲线定投。
最先提出“微笑曲线”的是宏碁集团施振荣先生,1992年提出的,意思是双向发展,研发和营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不知道这个理论何时被套用到基金定投的,但这肯定是中国人的发明,因为我们外来的证券投资知识来自于美国,而美国指数涨多跌少,没有一个像样的微笑曲线。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微笑着跳进这个坑的。
很久以前好像还没有微笑曲线定投这么魅惑人心的说法,理财经理告诉我:“我们一般建议定投要有5年时间,因为5年时间是一个比较大的周期,比较大概率会出现一次比较大的行情。”
他要是敢拿出图告诉我微笑曲线定投,我肯定从此对定投深恶痛绝,觉得这就是个骗人的东西,因为我会指着前半段告诉他:“这是傻笑定投吧,你们就是这么坑人钱财的?这么明显的坑,我干嘛要往里跳?”
没想到,基金定投成了一种很主流的投基方式。
基金定投开始推出的时候,是以小额、强制储蓄和任何时候都适合开始定投来吸引投资者的,迎合了一大批没什么钱,但被灌输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而出现迫切理财需求的中青年。我正是这样被教(xi)育(nao)的啊。
要让人明知是坑还往里跳,就得不停造各种名人名言,比如“浮亏不是亏”、“下跌的时候赚份额”、“如果你试图避开所有下跌,那你也会避开所有的上涨。”“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不要在乎过程,要看结果。”“停利不停损”……最伟大的,莫过于微笑曲线定投。
任何时候开始定投都是正确的,君不见,即使是2007年上证6124点开始定投的,如今早已经盈利了。这就是微笑曲线定投的魔力啊。
我用“成功“、“伟大”来形容微笑曲线定投,是因为根据以往的行情,持续定投,不管怎么跌都定投,确实很有可能会赚回来的。微笑曲线定投最终真的很有可能微笑到最后的。
这个理论至少是造就了一批基金投资者的,虽然过程可能比较难受,但最终很多人接受了这种先入地狱再上天堂的定投理念。这种理念的优势在于,很大一部分人,没有那么在乎短期的收益了,比没有接受过微笑曲线定投理念的人更能承受亏损。
只是,我越来越觉得,被这样教育出来的投资者,过于麻木和懒惰了。如果长期持有这种理念,对个人的整个投资生涯,是很不利的。
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会涨上去,有些基金并不值得长期投资。该止损时就止损,该换基金时就换基金。
一看到下跌就买买买,并不是勤快,而是缺乏耐心的表现。不想错过每一次反弹,那你也将收获每一次下跌。
如果你定投已经超过两年,那么你该清楚了解你所定投的是什么基金,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现如何,市场地位如何。你应该坚持看自己持有的基金的公告。
如果你定投已经超过五年,那你所有的投资都应该有清楚的可以书面记录的理由,你可以挑到你愿意投资的基金,有明确的投资理由。你应该懂得止盈。
如果你投基超过八年,那你应该了解市场趋势,耐心等待你想要的价格。你知道什么是恐慌,什么是贪婪,什么是正确,集中去做正确的事,投正确的基,不要白白正确。——这句话套用自前基金经理陈杨帆的“超额收益是通过正确加集中获得,正确,我们责无旁贷;集中,令我们不白白正确。”

很多时候,每个人感觉不同,如果我认为合适的价格我就会去买,我认为还是贵了,那我就只能看着别人挨刀。当我买了去挨刀的时候,也许别人正在看着我挨刀。这就看每个人的感觉啦。只是我觉得很多人动不动就买买买,其实真的很没耐心,从3000点买到现在,很多人已经买了不少了吧。
我们应该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尽可能的保住自己的本金,而不是把太多的钱都套住在里面
我就定投了一千现在快腰斩了